![]()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車子一直以來都沒有啥太大改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29724)
|
---|
引用:
我的重點在於車廠根本沒有你說的這種想法,亂扯也不要把車廠跟老百姓扯進去,還搞的自己好像專家一樣,到底是誰搞不清楚狀況~~ :jolin: |
怎麼會
GOLF R32(AWD),CLIO V6(MR),BMW 130(FR), 這些車都不是10年你會想到的小車車種 |
大家真的扯遠了....
樓主我還是不覺得有啥太大改變... 我這麼說吧 十年前看到的新技術也沒多少真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況且真的大多數人討論關心的就是外型和內裝 大家的程度太高深了 講一些距離遙遠的科學技術 其實也沒多少應用到... 這樣還會覺得有很大的改變嗎 也不是說車子要飛才叫改變 而是感覺就是被車商牽著鼻子走 明明只是改改小地方 打打**** 標榜一下品味... 就一堆人趨之若鶩 ....怪 |
引用:
記得三菱是說可以用家用插頭充電 當然 若不是某些因素使然之下 小弟相信這部車會更快量產的 哪些因素呢 陰謀論者當然會說是石油產業跟汽車產業的阻礙 務實者可能會說是電池成本比過高跟電池效率過低 還是三菱財務危機不得不放慢腳步 以先消化之前的研發成本為重 總之答案只有車商知道而已 說起來 慶應的可能會先量產吧 答案可能很簡單 因為跟汽車產業的掛鉤最少...... 引用:
汽車就是汽車 大家有個概念就好 分得那麼細的話三輪汽車或卡車是不是也要被除外了呢 不要這麼嚴肅嘛 |
觀感角度問題吧
飛機到現在有什麼改變 船到現在有什麼改變 電燈到現在有什麼改變 短短時間改變當然不大, 每一項機械都是慢慢再改進的 其實已現在車廠的技術往回十年看其實還改滿多的 雖然也是有人在開十年前的車子... 還有尤其是對常在看車的人,自然會覺得好像一直都一樣 有一首歌裡面有一日看三回 看著花時多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其實就算是真的有改變我們也不見得可以用金錢買到這項技術 |
有些人不知道是眼睛不好還是急著回文不看清楚,
我前篇寫的非常的清楚"工業用2極電動機" 什麼叫工業用電動機? 搞清楚一點再來講好嗎?它們是有標準規範的, 還扯到調教成哪一種型態...當作小朋友玩四驅車自己在繞馬達是?真是無言.. 我之所以舉出工業用電動機的馬力和重量數據是給大家參考一下,多少能夠有一點基本認識, 並不是指說 如果把它裝到車上就會增加多少重量, 要回我文前自己腦筋想清楚一點,請不要那麼急,半桶水亂潑... "如果再加上大型的電容與電池,就可以將能量更平均且更有效率的回收利用" 有這種觀念的網兄..想必不是電子電機相關學歷或行業的人吧。 只先推出效率較差的油電車??這樣講就真的很怪了, 不知道該網兄的認識裡.. 是內燃機效率好?還是電動車效率好?又..之所以推油電車的理由? 如果所謂"錯誤觀念的人多"所以不直接推出電動車, 那我倒要反問網兄,您買車是經濟考量還是人車安全+環保考量? 我相信 99%的車主,在購車時都是以"價格考量"為最.. 那些人的觀念是正確還是錯誤呢? |
引用:
工業標準和車用標準有一樣嗎?當然不同!不同的東西就算他是標準也沒用 馬達的馬力重量比隨著用途的不同不同的設計,其馬力重量比會有截然的不同 提一個與動力機械不同的馬達,也根本沒辦法拿來參考,就以航空級的驅動器來講,馬力重量比是你所述的馬達十倍的比比皆是,那你覺得這種馬力重量比差距可以到達10倍的東西,大家可以拿來當參考嗎?重點是現在車商所使用的主流馬達是哪一種,而不是工業用的,不然那些工業馬達光是換個殼就可以輕上許多,再加上內部構件輕量化,要削掉一半的重量也不是難事 從你的回答我也可以看出來你也不是熟知內燃機和動力機械的人 整個系統最大的損耗是來自於內燃機不在理想狀態運作,改善這種情況的唯一手段就是加入buffer,讓內燃機可以在少數選定的運作點運作,而其間的轉換帶就靠buffer去撐,這個手段可以是飛輪、高壓空氣、油氣壓系統,而真正實用化最高的便是轉換成電能 你以為我講的是市面上在賣的節電器嗎? = = 因為直接由電驅系統替代傳動系統這種方案,一般大眾仍然對機械能-電能-機械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其效率差,價昂,難維修並且對可靠性有疑惑,但實際上測試的數據不是這麼回事,但是十幾篇測試報告和研究論文是改變不了大眾的觀念,因此電驅系統一直只存在概念車階段而無量產計畫 大家買車看的不是價格,而是C/P值,如果光看價格的話,那韓國車早就滿街跑了,所謂的"價值"的定義就是因人而異,就像我希望車商能少裝一些雞肋配備,降車價且減輕車重,但是台灣人偏偏對那些雞肋配備愛的要命............... |
引用:
搞不清楚亂入就亂入,不用在後面講得那麼道貌岸然......... SAE論文寫過,大眾科學雜誌也寫過,車廠的先進科技研發團隊的主持人也講過,車廠委託大學所做的市場調查報告也是這樣寫,你沒看過不代表沒有,比起那些人你更不可能代表車廠的想法 你屁了一堆燃料電池,和電驅有什麼關係?你又哪裡看到電驅受到技術上的限制? 你這樣這和拿著雞腿說西瓜很油膩一樣 = = |
車用的一定是包含於工業標準其中,不會有所謂自成一格的車用標準,除非汽車不算在工業類裡面...
|
引用:
所以依你的講法航太工業也不是工業摟?他們用的可是另一套規範喔,滿足一般工業規範的還不見得滿足航太工業規範 別鬧了! "工業標準規範"是一個總稱,底下有一大堆千奇百怪的規範,製造業一套,食品工業也有自己一套,汽車工業、鋼鐵工業也都有各自的規範,有些規範像是零件JIS這種大家也都會乖乖的遵守,但難道汽車工業製造一台車也要按照食品工業的規範,使用飲用級純水製造,所有工具還要定期用鹽酸清洗,員工要戴帽子、口罩嗎? 若汽車電驅馬達應用到達一定的程度,也會專門為他編寫一套工業標準 而規範在不同國家也不見得相同,台灣用CNS認證,日本用JIS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