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未來車子的動力可能會是....空氣?!! Discovery頻道看到的新東西.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21707)
|
|---|
其實這東西的原理本來就很簡單
白努力定律就可以簡單沽算出多少壓能可以轉換成多少動能 不過問題是高壓氣體還是很危險啊 容器安全係數做很高的話成本會很貴 另外表面精度也是要考量 要不然應力一集中 安全係數做再高都沒用 如何維持容器的表面精度也是一門學問 這東西可不像油箱一樣 被石頭劃破了還不會有事 可能劃一下 某地方凹陷 應力集中個幾百倍就馬上完蛋了 運氣好 可能像火箭一樣 一值不停有氣體跑出來然後不會有事 運氣不好的話..我想手榴彈也是這種原理做出來的東西 稱他為大型的自走手榴彈也不為過阿.. :laugh: |
將氣體內位能,轉變成機械能~
同時機械能又能轉換成電能~ 電能又可以轉換成機械能~ 複合動力加上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 這如果真的發展起來並普及絕對是 工程上的重大貢獻~ |
1. 氣動車: 氣體壓力位能 -> 動能
2. 內燃機: 石油化學能->熱能 -> 氣體壓力位能 -> 動能. 看起來氣動車是比較直接的, 可是比較詭異的是: 氣瓶裡面的氣體能量是哪邊來的. 應該是電動壓縮機處理的吧 ? 因此1 的部分應該調整為: 電能 -> 氣體壓力位能 可是我們的電能可不是憑空出現的, 還是要有其他東西轉換. 而目前全世界發電的大宗是, 核能/火力 (石油) 因此 1 又要改為: 石油化學能/核能 -> 熱能-> 電能 -> 氣體壓力位能 -> 動能 跟原本的內燃機系統比較: 石油化學能/核能 -> 熱能-> 電能 -> 氣體壓力位能 -> 動能 石油化學能->熱能 -> 氣體壓力位能 -> 動能 似乎是多了幾個步驟. 這樣還會比較省本嗎 ? (知識淺薄, 如有錯誤請指正) |
普通車車禍還要的燒到油箱才會爆炸 (還有時間逃
這種我看氣瓶一撞..... |
原油價格不斷上漲
加上因應快速的經濟發展 全世界的發電方式應該 會慢慢邁向核能 中國大陸最近不是發展的還不錯? 好像清大有研發出省錢又安全的核能發電方式 忘了在哪一期的彭蒙惠英語雜誌有看到相關報導 |
引用:
這就要看轉換的效率. 目前內燃機轉換的效率, 其實不高.......... 如果能乾淨的發電, 接下來都不會是問題. |
對車的原理不太懂,電從哪裡來,空氣壓縮可以產生電嗎??
|
引用:
其實這種車的利點就是"輕" 就現在內燃機來講 有相當大的部分是為了防止汽缸爆裂所作的強化 而氣壓缸則無需做到如此強化 所以相較之下引擎會變得超輕量 然後就是車體的輕量化 由於大部分的車輛其動力都是消耗在車體本身 說實在的 載人對車子來說只能算是附加的 引擎本身要拖的是整輛車的結構 假如整輛車的重量能夠有效減輕的話 其實是相對的馬力提升 而這樣的提升也意味著整體的效率比較高 提外話 這就好比一台搭載100匹馬力引擎的飛機與300匹馬力的跑車比速度 誰會比較快? 答案當然是飛機 雖然跑車有300匹馬力 可是車身太重又加上摩擦 這使得它的效率會比較低 反觀飛機雖然只有100匹馬力 不過由於機身輕又低摩擦力 這就讓它的速度能夠比跑車快上許多 也就是在動能利用率上 飛機會比跑車還來得高 |
引用:
1. 氣瓶偷工減料, 變成活動式炸彈 (破片手榴彈 ?) ==> 可以找到屍體嗎 ? 2. 氣瓶用破裂的方式外洩 (沒有爆炸) ==> 快速的吸收熱量, 小範圍的冷凍. 運氣好的話, 你只是有點涼... 運氣不好的話, 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冰棍 ^^; |
引用:
這樣問題就變成: 目前人類的發電技術, 乾淨的發電效率低 (風力水力雖然號稱乾淨, 其實還是有環保問題), 效率夠高的發電技術都不乾淨... :stupefy: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