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關於long hua兄發表的"我們是否真的需要超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42108)
|
---|
引用:
牠們應該不是死於電磁波而是水溫. 基本上水溫升高五度, 他的魚就全掛了. |
引用:
人嘛 一定是死定的. 只不過是先死還是晚死而已. :P 開個玩笑, 別介意 快點把機殼蓋上就好了 |
引用:
小弟突發奇想 在壓克力 or非金屬機殼內部貼上廚房亨調食物用的鋁箔紙 記得要大片大片覆蓋整個機殼 然後擷取一段銅線連接機殼內部的6面鋁箔紙 然後再將銅線牽出來做接地的動作 接在插頭上的接地孔, 若一般插頭沒有接地孔 可以將整個插座面板拔起, 直接將電線鎖在插座裡面的金屬鐵合上.... 如此可以達到靜電屏蔽效果 原理是讓主機板輻射出來的EMC透過鋁箔紙短路(類似感應電機) 將EMC轉換成熱能 如果怕壓科力機殼貼上鋁箔紙會變的很醜 烤肉用的錫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效果會比錫箔紙差一點囉 附註: 小弟覺得再台灣一般人使用電器都沒有習慣將地線確實接地的動作 不知不覺當中, 沒有接地的電器產品在使用上 輻射出來的EMC有可能會超過安規.... 電腦產品就不用說啦 雖然用金屬機殼, 沒有確實做到接地動作, EMC依然會高過標準值... 不可不慎 |
引用:
老兄 雖然我也是MD迷 可是你的簽名檔也未免有點長了吧.. 可以縮短點嗎?? thx... PS: 我用17" LCD 1280*1024 剛剛好兩頁 :jolin: |
引用:
多謝指導 小弟新手上路, 難免不之規則~~多謝提醒 |
引用:
建議SONY迷兄,如果真的想show您的收藏,就把照片resize一下,然後再放橫的,就比較不會佔空間了。 |
剛收到一封MAIL
沒想到鍵盤的輻射量最高 據醫學報告指出每天使用電腦4-6小時,三年後得到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多26 ﹪ *中午睡覺時要記得關電腦 你是否常覺得頭重重的或記憶力衰退呢? 趴著睡覺的時候要記的把? q腦關機,不只是把螢幕關掉而已, 因為只把螢幕關掉是無法杜絕輻射線的, 而且我們都是趴著睡,頭直接對著電腦,哪天得了老人癡呆症或腦瘤就來不及了! 輻射線真的很可怕的!! 小心啊~健康重於一切! *電腦族的殺手---胸廓出口症 常坐在電腦桌前的你,是否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而且坐姿不正確, 總感到莫名肩頸疼痛,甚至於無心工作? 現在請你作個小測驗,請你將你的頭向左側方向望去, 然後將你的頭45度朝下慢慢彎下去,動作做到這裡你的脖子頸肩是否感到不正常的酸痛? 對假使你有上述症狀,你可要小心了, 因為你很可能得到現代電腦文明病「胸廓出口症候群」的受害者 *殺手原來是'電腦' 據醫學報告指出每天使用電腦4-6小時,三年後得到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多 26﹪ 一、電腦一族的您或許常納悶為何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身體抵抗力越來越弱, 精神常常無法集中,您絕無法想像原因出在' 電腦', 電腦所散發出的輻射電波往往為人們所忽視, 依國際MPRⅡ防輻射安全規定,在50cm距離內必需<25V/m 的輻射曝露量, 但您知道電腦的輻射量是多少嗎?告訴您 Ⅰ、鍵盤 1000V/m, Ⅱ、滑鼠 450V/m,< /FONT> Ⅲ、螢幕 218V/m, Ⅳ、主機 170V/m, Ⅴ、Notebook 2500V/m, 據醫學報告指出每天使用電腦4-6小時,三年後得到癌症的機率比正常人多26﹪ 二、輻射電磁波對人體的八大傷害, 1、細胞癌化促進作用, 2、荷爾蒙不正常, 3、鈣離子激烈流失, 4、癡呆症的引發, 5、異常妊娠異常生產, 6、高血壓心臟病, 7、電磁波過敏症, 8、自殺者的增加, .在您使用電腦及享受上網樂趣時,請您多加深思 *仙人掌的功用說明: 仙人掌除了可以攻擊壞人,還有一項好處喔! 聽說在電腦桌前放置一仙人掌有 助於減少輻射,因為仙人掌是在日照很強的地方生長,所以吸收輻射的能 力特別好,那些久坐電腦同學們趕快去找顆仙人掌,保護一下眼睛.至於要多大顆那 就看你們的需要囉....? |
推一下...
今天在朋友店裡,七、八台裸機同時運作,不到一小時我就頭昏眼花想睡覺了:jolin: 仙人掌有用嗎?不是還有人用竹備長炭之類的? |
引用:
對阿...真是ooxx...進去前人家說少爺兵...直到進到虎尾受訓看到迷彩服整個人都呆了 阿不是空軍...迷彩還有那機車的無線電跟那支65K2...全認了:jolin: |
用仙人掌有用啊?哈....當你打瞌睡頭往前低下去的時候就知道....提神很有用: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