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華為開發鴻蒙 決定動員140萬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5051)
|
---|
東西爛不爛, 有沒有人敢用是一回事, 我們可以不要用
但是自己沒在做的研發, 我們去譏笑別人研發的行為 代工大國果然不是當假的 |
引用:
硬體代工大國, 可惜軟體邊都沾不到 笑! |
引用:
核彈? 我只是感覺有些東西是不適合台灣去碰的 我從以前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觀點就是:台灣到底大到什麼程度,需要跟世界上所有產業比較? 這是一種不同屁股,該拉不同屎的問題 前面有人說重複發明,我把他稱之為成本效益邊際不吻合問題 如果是國安問題到沒辦法,那就是賠本都要搞出來 現在的狀況是嗎? 整塊歐洲,有鴻蒙這樣的大面積推廣計畫嗎? 只能說,中國向來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是六合居中,所有人類上的產業技術等等都要是世界頂端,這並非是壞事,只要方針得正,砸錢買經驗也無所謂,但是破壞秩序規則就不太好了,有些事情是可以做,而不能光明正大地說自己這樣做正確,這可不是我窮我光榮,我是後進小孩子就可以熊的世界 至於能不能改寫秩序規則,也得是成為維護者,開發者,制定者之後的事情 我特討厭那個詞:彎道超車...... 更討厭貓論 |
台灣真的很小, 小到很多東西都不適合來做
但自己做不來的事 又可以拿來譏笑別人, 我是覺得真的相當了不起 算了明天大概就會有來把我噴粉紅色了, 都忘了這件事 |
引用:
不是跟不上時代 單純只是發音方式的不同 就像thousand 有騷和刀 就只是個大舌音而已 然而現實上不只有這兩種 |
引用:
玻璃心碎了嗎?要認真討論? iOS/OSX 是 FreeBSD kernel (改),Android 是 Linux kernel, Android 會成功不表示他們做得好,實際上在初期是很糟的, 畢竟開發出 Android 只是一個小團隊, 他們越來越好只是因為被有錢老爸買走,肯砸資源跟人才堆出來的。 而 iOS/OSX 就更別說了,這個 OS 的背景跟開發時間都不是一天兩天, 要知道 iOS/OSX 當初是 Jobs 回歸 Apple 後, 把他當初離開蘋果做的 NeXT (Cocoa Framework) 直接套上去用。 反觀當初手機大廠的弱雞鴨,很難用的 Sybian 跟 Linux 的 Meego 都成了歷史或失敗, 而巨硬公司靠著桌面 OS 霸主地位去搞的 WinCE/Mobile 也被淘汰。 開發 OS,除了 OS 本身,還包含整個 OS 生態系統, 這裡面要投入的資源不可計數,我不認為台灣應該去做自己的 OS, 一來沒那個環境,二來沒那個企業家有那個遠見。 而且在現在 Open Source 這麼發達的時代,早就沒有靠一個 Killer Application 大殺四方的事了, 中國是肯花錢,但在那種政治氛圍下,我其實也不太看好, 可以想像一個連動森都能被禁的國家會有什麼樣的 app 生態? Short answer 你不滿意,這 Long answer 滿意了嗎? :sleep: :sleep: :sleep: :sleep: :sleep: |
引用:
扯台灣啥事, 沒東西一直吹大話被笑理所當然 等萬年後超越Google在來吧 :D 真正的硬體代工大國叫鴻海,如果出走那中國什麼也不是了。 |
中國就是一些錯誤的想法害了自己。
做一個自己的OS,不是人數的問題。相關專業出身的,自己一個人就能寫個OS出來。但這東西有人要用嗎? 你今天要一千萬個人做個能把衛星射上軌道的火箭,這裡假如沒有好的人才,以及適當的工作分配,給你十年也不一定做的出來。 而人才,就是重點。今天要能請到人才,不光是靠錢。中國就是覺得什麼事情都用錢就能解決。但今天要讓一群人才都願意來你這裡賣力,環境才是問題。 歐美等先進國家就是有好的環境去吸引人才。這不光是薪水,而是環境,教育,法治,公平,政治等。這樣他們才能對未來有期望,有前(錢)景。 華為的生態就是要用不完的肝。無止境的去剝削年輕人,而能在公司長期待下去的人(變成大頭的),少之又少。這樣子的生態只能招到沒辦法,必須妥協的人,但對真正的人才而言,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因為你沒辦法保證今天自己的能力永遠是110%。總有後浪推前浪的時候出現。而如何妥善的安排前浪的生態,才是一個長期吸引人才的方針。 其實這不光是指華為,很多公司都這樣。不過今天以身為頂尖的科技公司來講,華為做的真的不好。今天人家聽到你是ex-googler,是一個能力的象徵。今天聽到你是ex-huawei... 感覺只是過氣了。 |
引用:
這應該是不一樣的,你說那個是平常口語為了省力的發音方式, 舌尖停留在齒間的時間不同而已,音標並沒有變, 我說的這個是從根本的音標都變了。 口語中這種狀況很多,比如說 ing 有發鼻音 ing 的標準唸法, 也有不發鼻音 in' 甚至有直接用 schwa + n 的。 許許多多的常用字也是這樣,如 to/too,for/four 口語中因為重音不同,常常都是不一樣的唸法,但音標是一樣的。 我是後來在一個影片中看到母語人士提到她奶奶的 what 有 h, 才知道原來我當初沒學錯,只是過時而已。 |
唉 算了, 第1句話就是說別人玻璃心碎的
這串還是還給你們 :think: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