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小六閩南語課本教唸李白詩 母:看完開始懷疑人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3719)

CPC slaver 2019-07-05 06:11 PM

不只客語台語,念古詩好聽的還包括潮州話、粵語...,甚至越南語念中國古詩也可以清楚分出押韻跟平仄。
反而國語或普通話不行。跟古音比,北方話為了適應外來民族的語音系統,發音系統合併簡化太多了。
還有,把除了國語或普通話以外的語言都當作方言,這是政治性分類,其實是錯誤的。
方言是對某種語言來說,因為地區差別,所以在語音跟用法上產生了差別,但基本上還是可以溝通,對普通話來說,北京話是方言,但是閩南話、台語、粵語、吳語...都不是北京話的方言,而是不同的語言。閩南話、台語、潮州話還可以算是彼此的方言。
所以說,中國有很多方言,怪怪的。中國有很多語言,正確。

FLYFLY4 2019-07-05 06:44 PM

我是這樣理解的:
以當代的「政治實體」的思考角度來說,「中國大陸」有很多「地方語言」,這樣說其實沒錯。
在這麼多「地方語言」之中,總會有其中一個,因為其政治勢力相對較強的關係,成為了「官話」,而當代的官話,則是以方言之一的「北京話」為基底,再二次創作出來的(可見民初時代的教育體系,可能北方人較強勢)。

Glock0704 2019-07-05 07:45 PM

在中國,自古中原戰亂多,而江南相對偏安
所以北方的中原人士遷移到江南避難
中原人士說的語言就是古語,官語,也就是吟詩作對用的語言

進入江南後,漸漸的影響江南當地人士說的語言,當成了大宗,
在融匯了一些江南原本語言後成了河洛話
在時間作用下漸漸的轉化成閩南語
再來又在地域關係下轉化成了台語

到了清朝,因為清朝蠻橫的統治下
主體是滿蒙與演化來的北京話(普通話)
成了主流語言
民國後成了國語

然後以音來說,閩南語/台語 幾乎與當時吟詩作對的語言差異極小...
反而用北京話才是真的不倫不類(很多根本對不起來)

airily 2019-07-05 08:04 PM

引用:
作者a9607
所以,原住民、客家人、其他非台語系的族群都不是台灣人?

:shock:


好吧,我承認我說錯

對台灣人來說,台語才是我們的母語之一

Melia1830 2019-07-05 08:08 PM

引用:
作者Crazynut
4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了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

5 但是耶和華降臨看到了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6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著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

7 讓我們下去,在那裡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

8 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他們也就停止建造那座城。

9 因為耶和華在那裡打亂了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別。

——創世記11:4–9
所以全世界能被英文統一,人類就不會互相打打殺殺了?我還蠻希望美國能做到⋯⋯

Melia1830 2019-07-05 08:14 PM

引用:
作者rainwens
人家也不是只做一件事,研究希臘羅馬古文明的語言家也是一堆,
歐美有的學校還要學拉丁文


只是說母語教學重點在於讓孩子學會簡單的母語溝通,
古詩詞拿來賞析可以,比重不宜過高

話說台灣母語教學有根據學生的族群個別教授嗎?
父母閩南就學閩南語,客家就學客家語,原住民就學原住民語(各族學各族的),
新住民就學新住民語(馬泰越緬印日韓法西葡義德俄),浙江雲南山東要學?
混多個地方的要全學嗎?還是自由選? :laugh:

之前有稍微問過,好像同個班級都是學一樣的..... :rolleyes:
都是要看人數規模。我知道台北市會做問券調查,客語母語人數如果夠多也可以開課,當然通常是開不成。客家人聚居地比較有機會吧

政府就是要鼓勵母語,當然鼓勵比較多的是住在這塊土地上更久,說的人稍多的語言。中國各地方言千百種,也只能留給中國政府去煩惱,不過他們應該根本不在乎。

少數族群語言存續困難,不過現在至少不像以前威權專制政府那樣想打壓消滅,甚至連多數閩南人講的話都被其貶低成次等不入流,嚴格限制媒體出現時間與比例

台灣的在地語言,是因為這種不當政治性干預才被弱化成今天的現況,有點像新疆香港的現在進行式⋯⋯

Crazynut 2019-07-05 08:29 PM

>當然鼓勵比較多的是住在這塊土地上更久,說的人少多的語言

原住民:啥時輪到我們。(照這邏輯不是應該排最前面嗎)

創世紀的章節,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我不是神學權威,就不予獻醜了。

我玩文明時深有體會,有缺陷的,固步自封發展太慢,偏向有誤的文明遲早都會消失,也沒什麼可惜的。最後一支消失的馬雅文明大概是阿茲提克,被西班牙帝國消滅。

星空晚風 2019-07-05 08:37 PM

引用:
作者CPC slaver
不只客語台語,念古詩好聽的還包括潮州話、粵語...,甚至越南語念中國古詩也可以清楚分出押韻跟平仄。
反而國語或普通話不行。跟古音比,北方話為了適應外來民族的語音系統,發音系統合併簡化太多了。
還有,把除了國語或普通話以外的語言都當作方言,這是政治性分類,其實是錯誤的。
方言是對某種語言來說,因為地區差別,所以在語音跟用法上產生了差別,但基本上還是可以溝通,對普通話來說,北京話是方言,但是閩南話、台語、粵語、吳語...都不是北京話的方言,而是不同的語言。閩南話、台語、潮州話還可以算是彼此的方言。
所以說,中國有很多方言,怪怪的。中國有很多語言,正確。


引用:
作者Glock0704
在中國,自古中原戰亂多,而江南相對偏安
所以北方的中原人士遷移到江南避難
中原人士說的語言就是古語,官語,也就是吟詩作對用的語言

進入江南後,漸漸的影響江南當地人士說的語言,當成了大宗,
在融匯了一些江南原本語言後成了河洛話
在時間作用下漸漸的轉化成閩南語
再來又在地域關係下轉化成了台語

到了清朝,因為清朝蠻橫的統治下
主體是滿蒙與演化來的北京話(普通話)
成了主流語言
民國後成了國語

然後以音來說,閩南語/台語 幾乎與當時吟詩作對的語言差異極小...
反而用北京話才是真的不倫不類(很多根本對不起來)


果然是專業的,漲姿勢了!我趕快筆記下來 .....

Melia1830 2019-07-05 08:45 PM

你不知道有很多鼓勵的相關政策嗎,自阿扁總統時代就開始了,你可以多查查

包括原住民委員會,早自1996年解嚴9年後就有了,還有一大堆關於原住民的考試優惠及補助,和戒嚴時期甚至被迫強制改漢姓的卑微地位差別很大

你年紀輕,或者一直以來不太注意時事⋯⋯
引用:
作者Crazynut
>當然鼓勵比較多的是住在這塊土地上更久,說的人少多的語言

原住民:啥時輪到我們。(照這邏輯不是應該排最前面嗎)

創世紀的章節,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我不是神學權威,就不予獻醜了。

我玩文明時深有體會,有缺陷的,固步自封發展太慢,偏向有誤的文明遲早都會消失,也沒什麼可惜的。最後一支消失的馬雅文明大概是阿茲提克,被西班牙帝國消滅。

PCDVD_2018 2019-07-05 11:30 PM

引用:
作者星空晚風
太后說的是對的,閩南語可以算是隋唐時期官方語言留下的一種語言,也有人稱之為河洛話,也有人說現代閩南語是當時隋唐時期官方語言的一種變種,眾說紛紜。

然而,拿閩南語(河洛話),或是大家廣稱的臺語,來念唐詩,嚴格來說,確實比較有可能接近本來的平仄押韻。

黃文擇系列的霹靂布袋戲,也有很多古音。

閩南語跟客家話都是很好的寶藏,有很多古音調,反而只有臺灣有,也只有臺灣人才知道那些古音調的發音。

所以,還是有很多文化保存上的價值,值得被保留與保護的


每種語言都是種藝術跟文化,都有他的美,都該留傳保存

但是不是這種強迫式學習

這是兩回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