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2035電動機車全面上路,車行面臨挑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3998)

sutl 2018-11-06 10:34 PM

引用:
作者星爵
2035禁售,至少到2045還有維修生意可以做

另外不要說機車行,連汽車維修應該都是夕陽產業
等到自駕上路,就會看到車子自己跑到車廠保養了(集中營)
一般修車店就剩下拖吊的車可以修

這是趨勢,不過美國有在討論這種新科技上路要給失業者補助

理想來說大家都會回原廠保養,但現實卻是很多人跑去外廠。

不過自動駕駛車大多數人應該會用租的,不會想買斷。

Jo Jo Chin 2018-11-06 11:20 PM

引用:
作者emm386
每年發牌數會遞減,內銷和進口數量也會逐年限制
-->買新車:車廠無法以量制價,定價會越來越貴
-->中古車:機車行會大量減少,修車會越來越貴

另外還有一條很要命的帝王條款:

「主管機關得視空氣品質需求加嚴出廠十年以上交通工具原適用之排放標準」

也就是說,管你四期車、五期車,以後都得照七期、八期標準來驗,驗不過就別想上路
辛辛苦苦考上爛大學,念到三、四年級,教育部突然下令:凡是當初考進來的分數比台大低的全部滾,重考過關才可以繼續念:laugh:



第一階段執行的目標,是鎖定92年底前(17年前)出廠的機車。目前規劃109年起須符合16年前實施的4期排放標準(即93年實施標準CO:3.5%、HC:2000ppm),其他如四行程機車只要正常保養均可符合排放標準繼續行駛。

109年起才要求17以上出廠老車要符合四期檢驗標準,離五六期還很遠...

聖粉BANG!! 2018-11-06 11:23 PM

引用:
作者marumi
真的天天騎長途的
又給你設個頂標超過加錢
真的做大了根本是穩賺不賠

我覺得年費(基本費)我可以接受,或是有使用還能部分折抵這樣
但其他使用以量計費

PCDVD_2018_2 2018-11-06 11:30 PM

不敢想像那時候的廢棄電池對環境的浩劫

LDSKING 2018-11-06 11:33 PM

引用:
作者聖粉BANG!!
我覺得年費(基本費)我可以接受,或是有使用還能部分折抵這樣
但其他使用以量計費
那些對月租費年費有意見乾脆看電池一顆多少直接買斷好了,用完就等充完再騎,嫌久嫌麻煩啊?再買一顆替代囉,都給你方便爽就好 :laugh:

chengjer 2018-11-06 11:34 PM

引用:
作者marumi
真的天天騎長途的
又給你設個頂標超過加錢
真的做大了根本是穩賺不賠

要是穩賺不賠,三大廠早就跳下來做換電系統.

healthfirst. 2018-11-06 11:42 PM

未來都是AI駕駛了啦
車輛平均有8~9成都是在停著不動的
等到AI駕駛普及
假設人口總數不變
車輛總數降到現在的三成
就能滿足全部人的用車需求

chk 2018-11-07 08:53 AM

材料行影響真的很大...
這我之前沒倒想到

我跟車行老闆天聊天
他說6期以後,很多技術都不一樣了
老師傅跟不上啊~~~

連他自己都學得很辛苦
換電動車...嗯...應該會更慘

Mozohung 2018-11-07 03:33 PM

我認識幾個原廠技師,後來都出去自己開業.就像有些專業醫師,也會自己開診所.你回去原廠,可能會遇到菜島做維修.之前還有原廠保養出來,扳手還在引擎室的情況.

蒼藍的月光 2018-11-07 03:48 PM

引用:
作者kaosc
說真的...政府訂的時限又不]是2025年,
是2035年哪!是17年後哪!
這些廠商是打定主意17年都做不到轉型、不求進步嗎?

台灣的電動車時程說實在的並不比其他已訂時程的時間來得早,
特別是歐洲國家,很多都比我國更早禁止油車,
除非這些油車廠商就是除了台灣什麼地方都不愛、決定只做台灣生意,
不然他們外銷到國外,或者是技術來自國外,
17年後一樣無法生存。

沒有不轉型,不求進步呀!
只是要求補貼和顧及油車的生計...八拉八拉
然後就又要牽扯到投票啦!公投之類的...=_=|||
小弟只是很奇怪
之前CRT轉成LCD時,怎麼沒有廠商出來吵?
之前傳統鎢絲燈泡轉到LED燈泡時也沒有廠商出來吵?
才2035年的事這些廠商就出來吵實在是....囧囧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2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