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杞人憂天??如果∼全球人口只剩五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38454)

sutl 2017-12-03 08:32 PM

引用:
作者0660817
AI取代勞工....但還會有新的工作等著勞工去做.....不用刻意煩惱....
就跟農業社會轉工業社會時.....機器取代人力一樣的道理.....
被取代掉的人力難道就失業了嗎??

被取代的人力,那一代真的就失業了,中年失業通常只能去做低薪勞工。(例如校對跟打字)

Parten 2017-12-03 08:41 PM

引用:
作者0660817
AI取代勞工....但還會有新的工作等著勞工去做.....不用刻意煩惱....
就跟農業社會轉工業社會時.....機器取代人力一樣的道理.....
被取代掉的人力難道就失業了嗎??
會有轉型陣痛,農村的人聚集到都市求職,造成城鄉差異,轉型成功就是社會整體向上提升,都會的人匯錢回家幫助農村經濟,最慘的狀況就是像北京的低端人口,還會被持續洗掉,簡直是用後即丟一樣 :think:

XElem 2017-12-04 05:09 AM

引用:
作者P&W
43....
引用:
作者XElem
別被現代經濟學騙了∼回想古代....
資本家佔地為王、下轄機器人(百姓):舉凡國防、農林漁木、生產製造等....都自給自足
消費??∼機器人需要消費嗎?就算要也能鎖國自給自足∼更別說佔地為王滴資本家了.... :flash:
43....

經濟不是這樣走的,經濟是要開放才能活絡發展,即使是以機器人為底層的社會也是一樣,若沒有經濟交流就沒有經濟發展......
43....

1.偶蠻好奇您對「經濟」 or「經濟學」 滴定義.... :rolleyes:
2.「若沒有經濟交流就沒有經濟發展」?∼那若不需經濟交流是否也就不需經濟發展? :p r2~

其實,不需想滴那麼複雜!反過來想:原始人or嬰幼兒or動物or寵物.....等∼會有以上滴問題or煩惱嗎嗎?
人類之所以會有以上問題&煩惱:主要是因人類除了基本生存外還有其他欲望∼故藉由「交易」來互助互惠
這也是偶何以會說:「別被現代經濟學騙了∼回想古代....」乃至∼18樓,對現代「金融貨幣制度」有所疑慮

試想:當一個人生活所需&各種欲望....等,都能獨立自給自足時∼何須與他人交易?何必所謂滴經濟交流? :think:
簡單舉例∼嬰兒(人類)等:被父母等供養(AI包養)後,還需要工作嗎?還需要交易嗎?還需要經濟交流嗎? :flash:

其差別:
嬰幼兒vs人類:嬰幼兒沒有完全滴主導權(雖可提出要求,但選擇權在父母),人類則有完全滴主導權
父母vs機器AI:父母有完全滴主導權(可選擇如何照顧嬰幼兒),AI則被人類編程∼沒有完全滴主導權
ps:
但若AI一旦有了「自我意識(靈魂)」後:將會面臨此AI是否為「智慧生命體」滴哲學辯論∼甚至探討是否和人類擁有同等權力
且若AI一旦有了「自我意識(靈魂)」後:是否還甘願受人類奴役?若然覺醒抵抗∼人類終將會被當成寵物、牲畜、甚至是.... :fear:
因此:
現在人類都無法完美控自自己了,居然還想嘗試讓AI具有「自我意識(靈魂)」∼無異於自掘墳墓....
故此:AI發展,還是別太過於強調「自適性學習or深度學習」等∼光是現今AI技術若能普及就足以造福人類了.... :think:

補充:
若將來AI普及後,除非能夠國有化(公共財產),讓AI包養國民&免費提供國民基本生存、甚至各種生活需求....
否則若AI普及後,成為資本家獲利工具,一般百姓失去收入管道∼就只能靠「高稅收、高社會福利」來解決社會問題了.... :think:
如此:
您以上「若沒有經濟交流就沒有經濟發展」方能成立∼否則:整個「金融貨幣制度、經濟體系」等∼恐怕會破局要改寫了.... :flash:

參考「無條件基本收入」
43....
主條目:技術性失業
科技進步,大量與快速的使用機器和人工智慧取代多餘的人力[11],雖然新科技確實也能創造新工作,
像過去農業、工業自動化後,釋出的人力可以從事當時新創的服務業工作[12],
但隨著機器人深度學習技術的問世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全面性地影響所有產業,包括服務業、製造業、金融業、農業、礦業以及其他產業等,
而現在創造新工作的速度已不足以彌補原有勞動力被取代的速度,也就是說,每創造出1份新工作時,會有2份甚至更多的就業崗位消失。

根據牛津大學在2013年,對於美國702種主流工作電腦化影響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0∼20年之間,47%的工作有被取代的風險[13]>;
已開發國家於1980年代電腦化技術增加了8%的就業機會;但到了1990年代只增加4.4%;至於2000年以後,新職務僅增加了0.5%[14],
服務業的工作崗位也正快速的被機器取代,包括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取代傳統相機、底片、照相館、相片沖印[15],
以及2014年初上路的台灣etag電子收費系統,取代人工收費員。製造業部分,也正在逐步以智慧化、自動化等科技來取代工人,甚至進一步出現完全無工人的關燈工廠,
商業上,網購搭配無人車及無人機配送、加上自助取貨、自動販賣機無人商店等趨勢[16],[17][18]
無論是原來100個工人減到90人、80人、50人,乃至於20人或全部被取代,都造成人力暫時性或永久的失業狀態。

在現行經濟體制下,失業者將失去參與經濟分配的權利,且要找到新工作越來越困難,而現行社會福利體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但工廠仍能借著機器人、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生產出足夠甚至更多的產品[19]。[20]

工作被機器取代,人們可以發明新工作,但需要考慮周轉時間與成功率,政府可以藉著無條件基本收入發放貨幣給國民,
以讓即使失業的國民也能參予資源分配,並享受自動化科技減少人類勞動需求的成果,而不必跟機器競爭。

43....

XElem 2017-12-04 06:53 AM

引用:
作者8888888
我的看法是,T1000 出現機率是微乎其微,原因在於要超越地球上已知的物理極限是不太可能出現的事情,主要還是材料科學等一大堆學科都還沒有更強的突破,更何況是要創造出像 T1000 這種液態機器人,我看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要難。 電影真的是看看就好~~~ :think:

雖然世上早有「記憶合金」,但卻只是單功能恢復原狀....
但若當真要模擬T1000變形能力,可能還是要從研發「奈米機器人」做起吧
例如:人體有各種不同細胞(各種不同奈米機器人)組成各種器官進而形成人體....
如此一來:
只須個別不同奈米機器人能夠隨意排列組合&自動歸位合體等∼就能達成類似T1000滴變形能力.... :p r2~


引用:
作者威士忌
AI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樂見的是地球人口過多殖民外星是必定會走的路
所以讚成地球人口先縮減至5億
台灣先減半至一千萬人口吧!

如果是按照「共*會」滴計畫:可能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or生化滲透(去勢藥)等.... :p r2~
若如此:您選擇那一個....?? :laugh: r2~


引用:
作者Asiablue
會不會發展出各式特化的AI機器人
會煮菜的機器人
各種料理技巧
都像駭客任務裡Trinity學開直昇機一樣
用灌的 :laugh: :laugh: :laugh:
到時候
因為科技已太發達
已經沒有差距
買手機
每支都是iPhoneX :laugh: :laugh: :laugh:

宅宅要滴是∼您懂滴.... :p r2~


引用:
作者0660817
AI取代勞工....但還會有新的工作等著勞工去做.....不用刻意煩惱....
就跟農業社會轉工業社會時.....機器取代人力一樣的道理.....
被取代掉的人力難道就失業了嗎??

呆完光是開放部份外勞(限制性),就造成大量低薪高工時滴職場環境....
偶蠻好奇:主張會有「新的工作」滴大大們∼能否舉例?就算有,能否足以提供給絕大多數滴失業人口賴以生存....?
ps:
約20年前:一條SMT產線(約一億),只須五人看顧(上下料、品管等),當時對岸可用幾百人工來比拼(工資低廉)
現在:別說對岸了,連印度、非洲....等,都不玩這一套了(工人素質要求、生產效率、產品品質∼都難以比擬).... :think:
例如:電腦內滴主機板or手機等精密電路:
SMT自動化,(PC主機板)生產含品管完成∼總工時平均不到10分鐘、且良率高(產線人員好訓練、且工作負荷低....)
若人工去置放那些和螞蟻等同大小密密麻麻滴電子零件or易受損滴IC等,就算有百人協同作業,不良率也會瞬間爆升許多
或許有人會說:
可從事手工藝、文學音樂藝術、運動競技人性化服務等∼然而且莫說水準要求更高、能賴以維生滴更是少數有天賦滴人.... :flash:


引用:
作者sutl
被取代的人力,那一代真的就失業了,中年失業通常只能去做低薪勞工。(例如校對跟打字)

校對跟打字??您認真滴嗎??偶怎麼反而覺滴更容易被淘汰掉.... :ase

Parten 2017-12-04 08:54 AM

AI還沒很發展,不過自動化機械這麼普及,很多工作還是機器難以取代,像是製鞋這些,所以落後國家才有工廠可開,事情可做,都市也才需要那麼多低端人口,即使紐約東京這種現代化大都會

XElem 2017-12-04 09:37 AM

引用:
作者Parten
AI還沒很發展,不過自動化機械這麼普及,很多工作還是機器難以取代,像是製鞋這些,所以落後國家才有工廠可開,事情可做,都市也才需要那麼多低端人口,即使紐約東京這種現代化大都會

隨便咕狗一下 :flash: :其實粉多行業,過去做不到自動化滴∼近幾年也都研發出來了.... :think:
Nike 引進 Grabit 製鞋機器人,鞋舌製程效率是人類的 20 倍 | TechNews 科技新報
中國紡織廠導入紡織機器人,22 秒就能生產一件 T 恤 | TechNews 科技新報
AI 機器人覬覦紡織業,人口紅利將成人口惡夢 | TechNews 科技新報

Parten 2017-12-04 09:45 AM

引用:
作者XElem
隨便咕狗一下 :flash: :其實粉多行業,過去做不到自動化滴∼近幾年也都研發出來了.... :think:
Nike 引進 Grabit 製鞋機器人,鞋舌製程效率是人類的 20 倍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17/09/06/grab...y-to-make-shoe/)
中國紡織廠導入紡織機器人,22 秒就能生產一件 T 恤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8...ndreds-of-jobs/)
AI 機器人覬覦紡織業,人口紅利將成人口惡夢 | TechNews 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17/07/20/robo...aking-industry/)
反正人類消費潛力無限,以前也沒這麼多人用手機啊,還沒幾年就換一支,各式用品也是

在擔心機器和AI取代人力之前,可能要先擔心人類被自己製造的垃圾給淹沒吧 :agree:

假設你的擔心成真,人類失業率大增,失業就沒有所得,消費也會降低,資本主沒有來自社會底層的消費貢獻可以開發製造機器和AI,到頭來還是要回頭使用便宜人力,自然你的擔憂也沒法成真了

Sioux 2017-12-04 10:08 AM

 


https://pcdvd.com.tw/showpost.php?p...postcount=23026
 
 
 

XElem 2017-12-04 10:32 AM

引用:
作者Parten
反正人類消費潛力無限,以前也沒這麼多人用手機啊,還沒幾年就換一支,各式用品也是

在擔心機器和AI取代人力之前,可能要先擔心人類被自己製造的垃圾給淹沒吧 :agree:

假設你的擔心成真,人類失業率大增,失業就沒有所得,消費也會降低,資本主沒有來自社會底層的消費貢獻可以開發製造機器和AI,到頭來還是要回頭使用便宜人力,自然你的擔憂也沒法成真了

您滴順序有問題吧.... :rolleyes:
1.AI普及:品質效率優於人力、成本低於人力∼因而取代人力....
2.故此:人類失業率大增,失業就沒有所得,消費也會降低(資本家:關偶屁事呀!)
3.資本主沒有來自社會底層的消費貢獻∼可以開發製造機器和AI....??何須再開發?? :unbelief:
ps:
前半段資本家就賺飽飽夠吃好幾輩子了,若然獲利沒有成長or競爭對手∼大不了:資本家只須維持原狀即可
如此資本家何必又去開發新滴AI技術??又何須回頭使用人力?(現有AI就足以生產,又何須再增加人力??)
甚至資本家還可趁早轉賣廠房設備:誆騙有批牛肉好便宜給後知後覺滴倒楣鬼∼自己去當土皇帝享受人生去了.... :flash:

Parten 2017-12-04 10:45 AM

我的意思是資本主建廠房賣產品也要產品能賣得出去才能賺錢啊,工廠持續運作也是需要經費的,照你說的絕大多數人都沒工作做是要賣肝賣身換產品嗎(這倒是也有可能,古代農奴多的社會和經濟破產的希臘委內瑞拉或集權的中國可能還這樣)

能接手廠房設備的也是資本主,頂多笨一點,也不用你替他們擔心吧
引用:
作者XElem
您滴順序有問題吧.... :rolleyes:
1.AI普及:品質效率優於人力、成本低於人力∼因而取代人力....
2.故此:人類失業率大增,失業就沒有所得,消費也會降低(資本家:關偶屁事呀!)
3.資本主沒有來自社會底層的消費貢獻∼可以開發製造機器和AI....??何須再開發?? :unbelief:
ps:
前半段資本家就賺飽飽夠吃好幾輩子了,若然獲利沒有成長or競爭對手∼大不了:資本家只須維持原狀即可
如此資本家何必又去開發新滴AI技術??又何須回頭使用人力?(現有AI就足以生產,又何須再增加人力??)
甚至資本家還可趁早轉賣廠房設備:誆騙有批牛肉好便宜給後知後覺滴倒楣鬼∼自己去當土皇帝享受人生去了.... :flas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1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