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DSLR的選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7821)

magic999 2015-05-13 10:19 AM

引用:
作者JXL
不是遜

而是光線直打 本來就比較生硬....
內閃就算設計成可以跳閃 gn值也不夠大

算是應急用的
道理就像 軍隊有營養口糧 但是軍隊在承平時期 原則上不會三餐吃口糧
甚至可以說 外接閃燈比你買第二顆鏡頭更重要


其實曾經 MINOLTA 800si 的內閃有 20GN

而且可以zoom 24~80mm

只不過做出這樣便宜又大碗的東西

下場當然就是賺不到錢 倒閉 合併 相機部門轉手

其他廠商引以為戒 基本上 內閃的爛 是註定了的

gLiC8e1e5I83 2015-05-13 10:29 AM

引用:
作者magic999
其實曾經 MINOLTA 800si 的內閃有 20GN

而且可以zoom 24~80mm

只不過做出這樣便宜又大碗的東西

下場當然就是賺不到錢 倒閉 合併 相機部門轉手

其他廠商引以為戒 基本上 內閃的爛 是註定了的


canon比較聰明,高階的都沒有內閃

JXL 2015-05-13 10:55 AM

引用:
作者Feldwebel
應該說我上個月才起意要買
豈止不熟根本是完全的新手
爬了一個月的文章先補充一下基本概念
還是看不懂的就只好發文問了

我一開始也是有考慮過只帶iPhone就好
無奈6+的對焦速度根本就不能用
相機啟動時間也太久根本不行
然後根據comike的經驗,口袋機拍不了太遠
而日本展場的中距離攝影還蠻常用的
加上我比較喜歡可以自己撥弄的機種
所以最後不選微單眼而是找中低階的DSLR

.....ㄜ , 我其實有點覺得你把微單看作比較次一級的東西
不過 其實不是這樣

全手動 自動這些 不分dslr , milc都會有
甚至就我自己用過的感覺來說
milc在使用手動的時候 更方便
因為完整的資訊都能夠在evf看到

如果我自己要買dslr的話 只有一個原因:副廠鏡頭
c n原廠鏡 已經是貴到一個買不下手的境界
價格貴 畫質也沒有等比的上升
比如n家的 我只買微距 其他的都是副廠

如果沒有鏡頭包袱
我會覺得買中高階milc 會比較好
需要望遠端拍攝的話 , milc的m43更好

只是? 為什麼要堅持手動拍攝?
我雖然也會用手動拍攝 但如果光線允許可以自動拍一拍 我都auto到底
在某些嚴苛的環境下 需要補光 需要安全快門 才會用手動
如果大白天 拿個35mm鏡頭 自動模式下iso100 快門時間又是遠遠超過1/160
用手動不是找自己麻煩?

甚麼情況下要手動?
在樹林裡 照不到太陽光 拿六十微手動鏡頭(G鏡也一樣 反正微距要嘛對不快[因為行程長] 要嘛不準)
這時候你就要手動
因為你要確保快門要在1/90以上 同時間又要縮光圈(要有深景深) 曝光要正常 調整白平衡
你只有手動打閃燈 手動轉對焦環 手動調整,光圈,快門
有時候調好了 太陽又冒出頭.....

如果光線可以允許自動... 我都情願自動
如果畫質還可以 我都情願器材小台一點
有一陣子 我都拿40微轉NIKON 1.....

JXL 2015-05-13 11:29 AM

引用:
作者magic999
其實曾經 MINOLTA 800si 的內閃有 20GN
而且可以zoom 24~80mm
只不過做出這樣便宜又大碗的東西
下場當然就是賺不到錢 倒閉 合併 相機部門轉手
其他廠商引以為戒 基本上 內閃的爛 是註定了的

沒有吧
http://www.konicaminolta.com/about/corporate/index.html
人家只是嫌照相機未來不夠好賺 趁早把相機部門丟給sony
還活得好好的

對照現今的相機市場殺成一片....真是超有遠見的

olympus , ricoh , 富士 , 好賺的都不是照相機
canon 也不是只有照相機
整個相機市場 現在最頭大的應該是nikon 影像部門佔比重最大
不像人家 多少搞點醫療器材, 印表機, ....
dslr鏡頭資產不放棄是資產 但是沒辦法做milc
放棄了 就要跟sony panasonic 那些電子廠 家電廠商一起下海 下紅海去搞一台才萬把出頭的初階機身
做中高階可不可以...可以
問題是 沒鏡~從零開始
誰要花四五萬去買一台中高階milc 然後只有kit lens? 還不如買富士

講個大家很不能接受的: 就算nikon要做milc 我看連samsung nx1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blair 2015-05-13 11:31 AM

引用:
作者JXL
沒有吧
http://www.konicaminolta.com/about/corporate/index.html
人家只是嫌照相機未來不夠好賺 趁早把相機部門丟給sony
還活得好好的

對照現今的相機市場殺成一片....真是超有遠見的

olympus , ricoh , 富士 , 好賺的都不是照相機
canon 也不是只有照相機
整個相機市場 現在最頭大的應該是nikon 影像部門佔比重最大
不像人家 多少搞點醫療器材, 印表機, ....
dslr鏡頭資產不放棄是資產 但是沒辦法做milc
放棄了 就要跟sony panasonic 那些電子廠 家電廠商一起下海 下紅海去搞一台才萬把出頭的初階機身
做中高階可不可以...可以
問題是 沒鏡~從零開始
誰要花四五萬去買一台中高階milc 然後只有kit lens? 還不如買富士

講個大家很不能接受的: 就算nikon要做milc 我看連samsung nx1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Nikon 1系列就是Milc啊
而且還衝很大,以傳統相機廠來說機身更新超快
只是......................................

magic999 2015-05-13 11:50 AM

引用:
作者JXL
沒有吧
http://www.konicaminolta.com/about/corporate/index.html
人家只是嫌照相機未來不夠好賺 趁早把相機部門丟給sony
還活得好好的

對照現今的相機市場殺成一片....真是超有遠見的

olympus , ricoh , 富士 , 好賺的都不是照相機
canon 也不是只有照相機
整個相機市場 現在最頭大的應該是nikon 影像部門佔比重最大
不像人家 多少搞點醫療器材, 印表機, ....
dslr鏡頭資產不放棄是資產 但是沒辦法做milc
放棄了 就要跟sony panasonic 那些電子廠 家電廠商一起下海 下紅海去搞一台才萬把出頭的初階機身
做中高階可不可以...可以
問題是 沒鏡~從零開始
誰要花四五萬去買一台中高階milc 然後只有kit lens? 還不如買富士

講個大家很不能接受的: 就算nikon要做milc 我看連samsung nx1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2003年 KONICA 與 MINOLTA 合併

代表的意義就是原公司已死

那時 MINOLTA的人才

就已不少出走到olympus panasonic 了

合併後也撐沒多久 不止相機部門 像有名的測光表部門也是賣掉了(賣給kenko)

當然還未像Pantax那樣 只剩品牌 公司整個賣人

MINOLTA 是 公司還在 相機品牌基本上是沒了

cdx 2015-05-13 12:00 PM

Nikon 1系列~感光跟手機一樣大
要輕便跟M4/3比,機身跟鏡頭都沒有比較小多少
很多甚至還比較大.比較重
不是Nikon 1系列不好,而是公司投入多少資源
人家P.O可是全力在做,N跟C在EVIL只是插花
尤其是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7YQj9P66E

買了D5300~用EV拍照,比山寨手機還差......

cetranet 2015-05-13 12:53 PM

樓主要不要先看看這篇打個預防針呀?!
http://pentaxfans.net/thread-151703-1-1.html

cdx 2015-05-13 01:01 PM

要便宜好用~
首推LX100

APS-C或M4/3要追上,至少要拿出變焦鏡皇或是定焦鏡
畢竟這台小DC可有4/3吋片幅,等效24-75 F1.7-2.8
光圈就打死一堆鏡頭,鏡頭還內建防手震,可用ISO3200不是問題

缺點~沒翻轉螢幕與觸控螢幕
這兩點可以用手機連線取代部分功能

P家機身安全可靠,買水貨即可,2萬1就有頂級相機,沒有最強,但是這個價位真的無敵
體積重量也都小~400g~免換鏡頭,出門不用想東想西

Feldwebel 2015-05-13 09:48 PM

引用:
作者cetranet
樓主要不要先看看這篇打個預防針呀?!
http://pentaxfans.net/thread-151703-1-1.html

我一來不去跟人比炮管的場合
二來不上論壇跟人拚器材拚畫面
幹嘛要打預防針....

會選DSLR的主因是身為一個電玩狂
我希望這次去朝聖可以留下比較好的相片
加上我比較喜歡看超厚說明書自己摸索的感覺
所以最後不選微單眼
如果只是要照片很漂亮我拿手機出來拍就好
幹麻花大錢買更高階的相機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