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以前的教育跟現在比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010)
|
---|
引用:
差不多就是華人思想的全部,再加上一些道釋輪迴報應的觀念而已 我的意思是華人的文化思想太蒼白貧乏,和文藝復興前的歐洲沒兩樣,與其只抱著儒家不放,更應該多多開展自己的眼光和視野,學學日本韓國怎麼做到今天這樣的程度會好很多吧 |
引用:
中國古代君臣重農抑商 你認為是為什麼? |
看了一下…
討論變成儒家不儒家了… 其實…我的感覺真的就像前面幾樓上說的… 我們明明就不是儒家… 我們的文化大都嘴上說說…根本連毛皮也談不上 日(韓)才有那種深到骨子裡的儒家文化 我們千年傳下的是… 法家儒術的一脈愚民下來的思想才對吧? 幾乎是尚術而已,連崇法的那派都談不上(如果能,完全崇法還好一些) 所以…真正的儒家經典(論語中的子曰) 真的用心去想想…並沒有那麼不堪… 反而很多到今日都還適用呢∼ |
引用:
以農立國,不鼓勵創新 照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作者的說法,既得利益者都害怕創新,創新會帶來創造性破壞(還是破壞性創造),一切因循舊章對既得利益者最好 |
引用:
就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 拿到基督教國家去照樣能用 儒家不是宗教 也不會有什麼衝突 中國人古代就是拿儒家來包裹法家 從來也沒什麼人照儒家規範來做 帝王要真照奉行儒家學說 也不會產生什麼荒***無道的帝王 或是貪污到富可敵國的奸臣 但儒家是皮毛、是外殼 大家都是外貌協會 看到不喜歡就開始批評外貌 批儒批孔 引用:
我不認為是什麼鼓不鼓勵創新的問題 中國到18世紀前的科技都是領先中亞、歐洲的 即使在一些古代農業器具上 也能看到科技發展進程 中國重農抑商是為了方便統治 土地帶不走 要將人綁在土地上 這樣才收的到稅 有稅有錢才能維持國家 商人到各地都能做生意 人口的遷移 當政府無法管控時 意味著財源減少 財源若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 帝國將無法維持 這一部分也是因為科技能力不足以掌握人口流動 所以要把人 也就是錢財的來源綁在無法移動土地上 重農抑商是是為了方便統治 獨尊解讀有利於帝王統治的儒家學說也是一樣 為了帝王方便統治 |
重農抑商
請看大明王朝 皇帝的任務是什麼 - 維繫政權 愚民 控制思想 天地君親師 關鍵字 胡宗憲與高翰文 窮民 壓制商業 人民吃不夠 活不下去 就會造反 關鍵字 沈一石 上下揮霍無度 便掠之於民 民變在即 變掠之於商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 莫非王臣 士農工商 終歸只是皇帝維繫帝國的棋子罷了 |
我看Will Durant的世界文明史,裡面談羅馬帝國的篇章很多,我個人的觀感是,歷史上的明君無一不想重農抑商,但也無一例外全告失敗--商人實在太強大了……
我寫這段的意思是,重農抑商不是啥新鮮的玩意兒,即使沒有儒家,中外的明君也都得到相類似的結論,是很平常的。 |
不過談到抑制創新,似乎也沒啥不對,跟希臘人相比,羅馬人的創新確實差了好幾條街,在科學與數學上,甚至呈現倒退的黑暗期。
希臘人過於跳脫飛揚的自由學術思想,也許也造成人希臘人散沙一盤的狀況……每回波斯人入侵,才匆匆忙忙組聯軍相抗,我看史書的記載,幾回擊退波斯人,似乎還帶著幾分狗屎運道……所以說何者較優較劣,其實也很難評斷。 |
引用:
我認為這跟台灣人的保守性質有關。 相較於美國人,在我看來台灣人很希望每天都以同樣的方式生活不做改變,無論是好還是壞. 結果就是人們拒絕改變解讀儒家思想的方法,即使台式儒家已經過時。 |
引用:
我認為重農抑商與保持封建社會穩定有關。 封建社會需要農民為貴族/地主耕種,而貴族/地主負責維護社會秩序和保護農民. 然而財富給予商人挑戰貴族/地主的力量,從而給予商人影響社會秩序的力量 而沒有保護農民的要求。結果是商人成為對封建秩序的威脅,而抑商成為最簡單的維穩方法。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