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心得]有2G以上RAM的可以參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54130)
|
---|
有沒有人的系統是vista 32bit
請問要用哪款免費而且可以備份的ramdisk? Gavotte Ramdisk利用手動安裝的方式是可以用 但是沒辦法備份成映像檔 一重開機就回復回來的格式(FAT32) 裡面資料也都不見 RamdiskVE只能用"30次" 不知道30次的意思是 :confused: |
引用:
這大概是 windows handle 不夠用,不是記憶體的管理問題。 |
Vista記憶體管理比XP好很多,充分的使用了記憶體
用XP的人雖然開機用的記憶體少,但還要將記憶體另外割一塊給pagefile用? 難道是DIY比較有趣嗎... XP: 1GB->1.5GB 沒執行大程式時,還真感覺不出來有任何差別 vista: 2GB ->3GB 原本的2GB就夠跑vista,開機使用率就40%,開程式也不會不順。 但加記憶體後,明顯感覺到跑起程式更"順暢",幾乎一點就開… 二者的差別在於,XP如果原本記憶體足夠的話,多加一條記憶體會完全感受不出來。 但vista會把更多程式載入。 我之前用XP時也裝過ramdisk,但我不覺得vista 需要這個軟體 |
引用:
以前好像讀過 handle 有 64K 還是多少容量的限制,它的大小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加大記憶體而增加,用完就沒得用了。 |
引用:
那究竟是會還是不會呢? 假如關閉虛擬記憶體是可行的,那麼是否有人實際測試過: 1. 關閉虛擬記憶體 2. 虛擬記憶體設最小,在硬碟 3. 虛擬記憶體設最小,在RAMDisk 4. 虛擬記憶體設很大(例如)1G,在RAMDisk 哪個速度最快? |
引用:
這樣說,XP 好得多 Vista,只要 Vista 一半的記憶體容量,就能跑出不輸給 Vista 的效果。 我想你是舉錯例子了,這種說法就像是 XP 使用的記憶體由 256 MB 擴充到 1GB 的效果,這麼相比,孰優孰劣? Vista 的優勢是使用 SuperFetch、ReadyBoost、ReadyDrive 這三樣,所以會記憶體總量增加,使用者會有明顯的感覺。 SuperFetch: 就是預讀機制,XP 也是有的,只是 XP 引進了預先擷取支援,根據以前的開機和應用程式啟動,執行大量磁碟 I/O 以預先載入包含它所預期之程式碼和檔案系統資料的記憶體,改進了開機和應用程式啟動效能。 SuperFetch 利用歷史資訊和主動的記憶體管理,加強近來最少存取的方法,利用對記憶體使用模式的了解,在實體記憶體可用時預先載入資料和程式碼,只要記憶體變成可用 (例如,當應用程式結束或釋放記憶體時),SuperFetch 就會要求記憶體管理員擷取最近收回的資料和程式碼。 ReadyBoost: CPU 和記憶體的速度遠快於硬碟的速度,因此磁碟是常見的系統效能瓶頸。隨機磁碟 I/O 更是惡夢,因為磁碟頭搜尋時間大約是 10 毫秒,對現在 3GHz 的處理器而言是很漫長的時間。雖然 RAM 很適合快取磁碟資料,但是相對而言它很昂貴。不過,Flash 記憶體通常比較便宜,而且隨機讀取的速度最高可比一般硬碟快 10 倍。因此,Windows Vista 包含名為 ReadyBoost 的功能,這會在 Flash 記憶體存放裝置上,建立邏輯位置在記憶體和磁碟之間的中繼快取層,以利用 Flash 記憶體存放裝置的優勢。 所以為何會有 SuperFetch 搭配 ReadyBoost 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原因就在此。 ReadyDrive: 是利用 MS OS 中只有 Vista 才支援的交互式硬碟機 (稱為 H-HDD) 來發揮的功能;而 H-HDD 是具有內嵌靜態 Flash 記憶體 (也稱為 NVRAM) 的磁碟;Vista 會使用 ATA-8 命令,來定義要保存在 Flash 記憶體中的磁碟資料,所以系統關機時會將開機資料儲存到快取中,以允許更快的重新啟動,而系統休眠時將部分休眠檔案資料儲存在快取中,以加快後續的恢復執行,由於即使當磁碟處於關閉狀態時,快取依然啟用,因此 Windows 可以使用 Flash 記憶體做為磁碟寫入快取,這可避免磁碟在系統使用電池電力執行時啟動。保持磁碟的磁針關閉可以節省磁碟機在正常使用下所消耗的大部分電力。 XP 也有改善方法,就是使用 RamDisk、SuperCache II,XP 的虛擬記憶體使用模式,早期的前輩們早就說過,不懂為何要把 PageFile 放到 RamDisk 中的人自己去爬文;透過 RamDisk 將程式運作中(不是啟動,是運作)會受到硬碟拖累的問題消除。 SuperCache II 做法則比較像 ReadyDrive,拿記憶體當硬碟的快取,以加快常用的程式的啟動速度。 不過上述兩者都屬於被動工作,與 ReadyDrive、SuperFetch 的自動『偷跑』不同,效能上的差距會在每次開機後的第一次使用時出現,這是被動工作的缺點,但在此之後,差距則不存在,因為都已經被載入到記憶體中,速度不會有差距(假設在相同硬體之下)。 ReadyBoost 我有找到一套可以在 XP 上替代的軟體:eBoostr,不過這軟體只支援 32Bit 的 XP,其它的作業系統都不支援(64 Bit 的 XP 也不能用),不過我還沒用過(我沒高速、容量大的 Flash Memory,也沒 SD 卡),所以成效有多少我也不知道,有人想試的話可以試試看。(據說這軟體的彈性很大,只要是 XP 能使用的儲存裝置都可以被拿來使用) 順便附上:Tom's 硬體~Windows XP vs. Vista:評比大對決,僅供參考。 eBoostr 試用版(授權時間只到 2007/12/1,此外並無正式版的時間限制) PS:正式版可以到官方網站上去下載,有時間限制,每次開機只能用 2 小時。(可以變成《快樂》,不過這邊的版規好像不能說的樣子) |
引用:
這樣說,XP 好得多 Vista,只要 Vista 一半的記憶體容量,就能跑出不輸給 Vista 的效果。 我想你是舉錯例子了,這種說法就像是 XP 使用的記憶體由 256 MB 擴充到 1GB 的效果,這麼相比,孰優孰劣? Vista 的優勢是使用 SuperFetch、ReadyBoost、ReadyDrive 這三樣,所以記憶體總量增加時,使用者會有明顯的感覺。 SuperFetch: 就是預讀機制,XP 也是有的,只是 XP 引進了預先擷取支援,根據以前的開機和應用程式啟動,執行大量磁碟 I/O 以預先載入包含它所預期之程式碼和檔案系統資料的記憶體,改進了開機和應用程式啟動效能。 SuperFetch 利用歷史資訊和主動的記憶體管理,加強近來最少存取的方法,利用對記憶體使用模式的了解,在實體記憶體可用時預先載入資料和程式碼,只要記憶體變成可用 (例如,當應用程式結束或釋放記憶體時),SuperFetch 就會要求記憶體管理員擷取最近收回的資料和程式碼。 ReadyBoost: CPU 和記憶體的速度遠快於硬碟的速度,因此磁碟是常見的系統效能瓶頸。隨機磁碟 I/O 更是惡夢,因為磁碟頭搜尋時間大約是 10 毫秒,對現在 3GHz 的處理器而言是很漫長的時間。雖然 RAM 很適合快取磁碟資料,但是相對而言它很昂貴。不過,Flash 記憶體通常比較便宜,而且隨機讀取的速度最高可比一般硬碟快 10 倍。因此,Windows Vista 包含名為 ReadyBoost 的功能,這會在 Flash 記憶體存放裝置上,建立邏輯位置在記憶體和磁碟之間的中繼快取層,以利用 Flash 記憶體存放裝置的優勢。 所以為何會有 SuperFetch 搭配 ReadyBoost 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原因就在此。 ReadyDrive: 是利用 MS OS 中只有 Vista 才支援的交互式硬碟機 (稱為 H-HDD) 來發揮的功能;而 H-HDD 是具有內嵌靜態 Flash 記憶體 (也稱為 NVRAM) 的磁碟;Vista 會使用 ATA-8 命令,來定義要保存在 Flash 記憶體中的磁碟資料,所以系統關機時會將開機資料儲存到快取中,以允許更快的重新啟動,而系統休眠時將部分休眠檔案資料儲存在快取中,以加快後續的恢復執行,由於即使當磁碟處於關閉狀態時,快取依然啟用,因此 Windows 可以使用 Flash 記憶體做為磁碟寫入快取,這可避免磁碟在系統使用電池電力執行時啟動。保持磁碟的磁針關閉可以節省磁碟機在正常使用下所消耗的大部分電力。 XP 也有改善方法,就是使用 RamDisk、SuperCache II,XP 的虛擬記憶體使用模式,早期的前輩們早就說過,不懂為何要把 PageFile 放到 RamDisk 中的人自己去爬文;透過 RamDisk 將程式運作中(不是啟動,是運作)會受到硬碟拖累的問題消除。 SuperCache II 做法則比較像 ReadyDrive,拿記憶體當硬碟的快取,以加快常用的程式的啟動速度。 不過上述兩者都屬於被動工作,與 ReadyDrive、SuperFetch 的自動『偷跑』不同,效能上的差距會在每次開機後的第一次使用時出現,這是被動工作的缺點,但在此之後,差距則不存在,因為都已經被載入到記憶體中,速度不會有差距(假設在相同硬體之下)。 ReadyBoost 我有找到一套可以在 XP 上替代的軟體:eBoostr,不過這軟體只支援 32Bit 的 XP,其它的作業系統都不支援(64 Bit 的 XP 也不能用),不過我還沒用過(我沒高速、容量大的 Flash Memory,也沒 SD 卡),所以成效有多少我也不知道,有人想試的話可以試試看。(據說這軟體的彈性很大,只要是 XP 能使用的儲存裝置都可以被拿來使用) 順便附上:Tom's 硬體~Windows XP vs. Vista:評比大對決,僅供參考。 eBoostr 試用版(授權時間只到 2007/12/1,此外並無正式版的時間限制) PS:正式版可以到官方網站上去下載,有時間限制,每次開機只能用 2 小時。(可以變成《快樂》,不過這邊的版規好像不能說的樣子) |
引用:
1.2.我沒試過 不過1.有前輩指出可能會導致錯誤 而2.的話我個人猜想 當虛擬記憶體不足時XP會強制在系統槽 設定另一個pagefile出來 所以有設定等於沒設定 我是用M大的做法 把虛擬記憶體設定在ramdisk槽 其他硬碟槽都沒有設定虛擬記憶體 最大最小都設定為30MB 這樣子xp會根據所需要的虛擬記憶體多寡而自動去調整大小 ramdisk只要割64mb就很夠用了 除了這個以外 環境變數裡的temp,tmp也都設定在ramdisk槽 這樣子速度真的快很多 尤其是硬碟重組 所以加上temp的檔案 ramdisk設個256MB就差不多了 不用特別去切個1g來當ramdisk 有點浪費 我的電腦實體記憶體只有1.5G 以上設定可以玩AOE8人對打 可以玩卡丁車 可以跑solidwork,ansys 目前只遇過某一款遊戲不能玩 必須把虛擬記憶體調大到256MB才能執行 工作管理員裡面可以把每個執行中的程式 用了多少記憶體,多少虛擬記憶體叫出來看 通常記憶體用越兇的..虛擬記憶體也用越兇 所以把虛擬記憶體設定在ramdisk裡 開啟越龐大的程式速度提升的感覺會越明顯 |
引用:
我這樣比較是在二者記憶體都足夠下,再增加記憶體。 又… SuperCache II一套要台幣6400以上,而且跑有些程式要先把SuperCache關了才能跑ramdisk光是要設多大就有得討論了 eBoostr我倒是沒用過,不過同樣要八百多… 其實一部分也是我個人比較懶啦XD 當然,vista有很多缺點,但在記憶體管理這部分我認為vista大勝 而附的評比主要都是在不同OS的CPU效能上面,跟這次主題沒很大相關… 不過文章中有提到同樣記憶體(2G)下,vista跑來是比較順的 以下是"Tom's 硬體~Windows XP vs. Vista:評比大對決"最後二行 雖然應用程式的表現不盡理想,但Windows Vista新增了SuperFetch和ReadyDrive這兩項特色,能使Vista比Windows XP跑起來更快更順暢,我們將在下一次的文章中介紹它們是如何辦到的。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