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問中國對於二戰勝利的實質貢獻在哪?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3676)
|
---|
看了一些人的回應,總覺得會讓人邏輯混亂..
照某些人的說法,中國軍閥會抗日是因為被日本佔領自己地盤 未來會沒搞頭所以才會抗日,仔細來說哪有啥貢獻.. 同一套思維拿到日本佔台,日本治台所做的各項建設說到底不也是為了掠奪台灣物資,況且日本對治理原住民上面的殘酷手段可不少..結果相似的作為再同一個人解讀,是軍閥有錯 日本有功... 奇怪!太奇怪了!! 是我的理解能力有問題?!還是有人喜歡挑有利自己論點的事實來詮釋? |
引用:
我從來沒說我是專家高人、只是業餘的歷史愛好者 只是你的水準我基本上我認定是無檔次 你叫我拿實例、我拿得出來,人事時地物都有給你 我請你拿實例出來,從頭到尾你拿出過什麼過 :jolin: 不是躲、就是鬼扯 至於日本的困境、你終於說對了 快也玩不起、慢也玩不起 以為搶中國賺錢,結果做了虧本的生意 |
引用:
這一點來說,我可以說現實完全不是如此 遼國是中國有史以來、唯一實力與中國平起平坐 卻是最遵守和平條約的國家 自潭淵之盟 遼宋結成兄弟之邦、達成罕見的百年和平 遼宋每年遣使往來不下十幾次、外交關係好的不得了 宋遼國境根本不打仗、很多戰爭時不能開發的地區都可以開發 發展盛熟興旺、北宋錢糧稅賦最厚之地,便是河東和西北三路 南方反而還是發展期、國家財政上根本不能倚靠 若說不斷侵犯、應是誤解 宋仁宗駕崩之時、遼帝還感嘆說竟四十年不識兵戈 最後推翻和約的,並不是遼、而是宋 後面事實證明、這是非常嚴重的外交錯誤 金遠遠比遼難相處多了 還讓北宋變成了南宋 |
引用:
中國和日本對百姓來說都非好鳥 日本掠奪 那票軍閥就不搞掠奪?(我前面那些寫軍閥掠奪史的例證還不夠狠嗎) 提日本殖民台灣那套 是指日本對台灣那套要放到中國實行、根本緩不濟急 要是硬搶激起民變、更是得不償失 這是日本的困境 |
提一個不一樣的想法,西晉末年匈奴貴族趕走了西晉司馬氏統治集團,從西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建漢立國起,到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為止。
這136年間北方少數民族先後建立16個國家,因16國大多是匈奴、羯、鮮卑、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建立,歷史上稱為『五胡十六國』。 五胡政權的存在打亂了漢族政權在北方統治的延續,史家又把這段時間稱為『五胡亂華』。 以上這些敘述是宋朝宰相:洪邁,在著作『容齋隨筆』寫的一段故事的白話文。 提這些引述是想說,古代其實老早在周朝甚至更早就跟北方、南方的外族接觸,甚至產生文化、種族的融合。 古代的百越一部份獨立存在,一部份跟中原為主體的漢人融合,例如楚國、吳國、越國即是。 在漢朝初始對於匈奴、東胡民族不斷在對抗、和解、交流。到了東漢末,羌、氐的勢力上來才有曹操北伐的作為。 史書上許多北方外族人名的記載從外族語言的音譯,到大量中原文化外傳連帶許多外族的領袖貴族階層大量漢化,著漢服改漢名,接受中原制度。 隋唐之後更加接受除了北方外族以外的中亞民族,李白愛看的胡姬跳舞,說不定是不少現在台灣男人感興趣的中亞國家女孩。 :laugh: 唐朝覆滅之後的五代十國,各民族又再次征戰融合,重新發展出更豐富的文化。到這裡幾乎是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宋朝北方的遼、西夏、契丹和女真族再次與宋融合,之後蒙古這個看似跟中原文化距離稍遠的敵人崛起, 實際上蒙古族老早在這一千多年來不知道被匈奴、羯、鮮卑、漢族融合過多少遍才衍生出來。 有的人說蒙古族有喝馬奶的習慣,中國北方人可沒有。我說這是現代才沒有的習慣,明朝清朝的北方人喝的馬奶、羊奶甚至做馬奶酒可多了,現在沒有不代表過去沒有。 講了這麼多只有一個結論,其實所謂外族的定義在兩千多年來的歷史其實越來越模糊,可是跟中國(應該說是中華民國)打仗、強佔在各地的領事館、租界的外國, 在清朝以及中華民國人民眼中其實是外人,制度、文化差距很遠,加上清朝的加速衰敗使得當時的人很清楚知道外族跟本國人的差別。 一些北伐後被壓抑的地方勢力遇到外族也不得不先考慮,是要把外人先趕走,然後再來內鬥。 對於發生戰爭的原因、敵人的定義不同,就會改變自己的心態。許多當時要為汪經衛、滿州政府辯護甚至是後來想翻案的人,在這些觀點定義上就很難被認同。 跟台灣被日本統治不同,台灣民眾當初對於日本軍隊抗爭撐了一段時間才被優勢武力壓制下來。 當時的大陸跟台灣不一樣,除了德國幾乎沒有國家在中國戰爭問題站在日本那邊。 加上後續中國撐過前面的艱苦時期讓英美在歐陸戰場喘息之後,才將資源送到中國繼續打下去。 如果中國承認敗戰,在當時二戰未結束之前就投降,試問日本有辦法壓得住很久嗎? 那年頭已經不是滿族入侵中原,實施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漢人被殺得無路可走的封閉年代。 當時十里洋場許多現代科技、軍事與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都跟五十年前很接近了,如果投降了,日本恐怕局面也不容易控制很久! |
會凝聚民族意識 可能是對抗 元 清 或日本
不然李白 爸爸 可能 中亞人 吧 李白愛喝酒 能不能輝映今天俄羅斯男人愛喝酒 平均壽命60歲 請問是不是蒙古武功蓋天下 造就泉州世界第一大港 蒙古在中國政權之爭 首創海戰成份?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 |
感覺中國差不多 本土政權和外來政權 輪流執政
誰是正朔也很難講 例如 五胡亂華好像也有白種人 |
引用:
我在與你爭吵之前,就承認是半瓶水不想裝模作樣丟資料, 我可沒在裝或躲什麼. 反到是你之前,隨口就來句批評:沒斤兩,一無所知,妄想... 現在又改口說不是專家高人,既然沒有專家高人的事理分辨 能力,那你之前那些貶損人的言詞,是怎樣,自大白目嗎? 更何況你引用的那些資料,多是不當例證. 1.你拿台灣為例. -我說過兩件事相距40多年,當時中國的開發程度完全不同 -於台灣. 2.你接著轉進成日本在台灣要平亂,所以才不入不敷出. -台灣是割讓,日本當然要花心力治理. -中日戰爭是投降,日本有一堆偽軍+傀儡政權,代他去直接 -面對民眾.最不濟日本也能如甲午一樣撈到天價賠償. 3.你又說日本不可能在中國掠奪足夠資源,用與老美開戰. -1937當時,日本壓根沒想過真正要打一場世界大戰. -那時誰都是提心吊膽走一步算一步,英美法是這樣,德義日 -也是如此. -況且老美一開頭並沒對日本禁運,是日本不斷擴大侵略, -才激起老美主動干預. -日本就算一時間在中國撈不到足夠好處,但中國投降後這塊 -大肥肉已夠日本吃撐了. -若在軍事需求減少,且不明顯缺乏鋼鐵石油等重要物資的情 -況下,日本為何還要選擇對美開戰. |
引用:
肯定是有白種人,印象中好像是北魏那一個皇帝在當太子的時候, 由於他的父親雖是黑髮黑眼珠的黃種人,但是母親是紅髮的白種人。 有一場戰役兩軍對峙,這位太子褪下將軍服改穿士兵服裝去探查敵軍部署狀況, 因為他是混血,頭髮是紅的,正好敵軍將領上高樓巡視看到這個姿態英挺的紅髮白皮膚士兵在偵察。 於是下令射箭,後來這個太子脫困才回到部隊裡。 |
引用:
?我提到的你也只回答一部份 專門回答宋代的 四十年不識兵戈 只是說沒有大戰爭 沒有說小侵犯吧 就像流氓每天到店門口坐坐一樣 回到正題 還是要比較偽滿洲國(或汪精衛政權)VS割讓初期的台灣 這樣比較妥當吧 至少1938之前東北與北方被日本佔領地區 好像沒太多上的檯面的武裝衝突 對日本經濟有一定挹注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