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特輯] 2019–20 NBA 討論串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3244)
|
---|
[youtube]P19dlZoRHSI[/youtube]
找到了,這個場景實在太好笑了。 |
沙發男轉制服組也發展不錯
現在升任馬刺發展聯盟球隊總管 林書豪昔戰友確定升官 費爾茲成奧斯汀馬刺總管 https://nba.udn.com/nba/story/6780/...UxsPYwmB_nojUyE |
現在的棄學潮...連以往最吃體系的杜克都開始靠球員天份打球了
很多時候在NCAA能跑pace & space的球員... 基本上遇到NBA等級的攻防就GG了 要簽到整隊先發都能適應NBA層級的pace & space的球員... 其實很難... 身體條件好找,戰術執行力才是問題 這邊就不得不說Pop真的是很會自行培養側翼鋒衛球員 鋒衛球員多到外流給人簽走也沒差 但是我覺得也因為如此他視側翼鋒衛為耗材 老是想回頭走過往的大中鋒中心戰術 |
嗯,最近我也常覺得Pop的養成能力沒人提及,是被低估的。
要讓他帶一群磨合太短的陣容,期望他帶的跟馬刺一樣是不切實際的。 K教練很強沒話說,這真的不是Pop所長。 至於馬刺的球風,前有TD後有LMA,不這樣帶還有別的方法嗎,我覺得無可厚非。 |
引用:
TD當核心是Ok的 我指的是後來找的LMA 他的球權可不比可愛低 我個人認為可愛走人跟不想與LMA分權有關 但可愛走了之後確實也只能靠他了 可惜今年季後賽結束的方式實在太不馬刺了...XD |
Kawhi與LMA的配合的確有問題。LMA前兩年打的戰戰兢兢,最後跟Pop談開了之後才比較舒展些。
孰是孰非我不想妄加評斷。在馬刺打球有所犧牲是常見的,具有先發實力的Manu也是屈居替補多年。只能說有些組合能成功,有些不然,沒打之前誰也不知道。 LMA和DDR有些評論不佳,然而"在當時"那個時間點,已經算是馬刺所能找到最好的選擇了。 |
剛看到一則討論回應,我覺得很有道理:
"三分被犯規以後的得分期望值遠高於三分正常出手的期望值" 我不知道聯盟罰球的平均命中率哪裡查,查到一個(30隊)最高81.9最低69.5,取平均75.7 (1/8)*(.757+.757+.757)=.2838 (3/8)*(.757+.757)=.5678 (3/8)*.757=.2838 3者加總,得分期望值1.1354分,這可比擬3分射手.378的得分期望值。 (我不知道有沒算錯,歡迎指正) ![]() 除了某一年有點疑問,這個得分期望值高於這個圖表其他年的3分平均命中率。 所以上面的論述大概是正確的--3分買犯的得分期望值高於3分投進的得分期望值。 無怪乎聰明人無不大力研發3分買飯(參考:鬍子罰球命中率.857, 三分命中率.365),這是現行規則的一個漏洞。改兩罰不公平,一方面期望值降太低,二方面沒法3分追分,大家一定巧妙犯規讓你最多只得兩分。 我個人覺得,應該在正規罰球線後30公分(12吋?)劃一條新線,專供3分罰球用,讓犯規後罰球得分的期望值略低於正常3分得分期望值,會撥算盤的人就會儘量避免被犯規,因為努力把球投進比較划算。 |
G-League將實驗 一次性罰球
聯盟的思考進入了誤區,只罰一球決定3分或0分,這個得分期望值太可怕了(包括兩分球),大家仔細研究後一定瘋狂研發各種神奇姿勢買飯,不可能節省時間,反而會愈拖愈長…… 我的腦筋打結了……我的計算可能是錯的,不過實際數值可能更高。 |
算了好久,終於理清思路了。這次一定是對的。(以罰球.757計算)
1,1(.5730)1.146+.3678=1.5138 1,0(.1839) 0,1(.1839) 0,0(.0590) --- 1,1,1(.4338)1.3014+(.2786*3)+(.0447*3)=2.2713 1,1,0(.1393)0.2786 1,0,1(.1393)0.2786 0,1,1(.1393)0.2786 1,0,0(.0447)0.0447 0,1,0(.0447)0.0447 0,0,1(.0447)0.0447 0,0,0(.0143) 兩分罰球的得分期望值是1.5138,三分罰球的得分期望值是2.2713。 所以買飯盛行是必然的演變。這樣聯盟的嘗試幾乎沒有改變(得分期望),是有可能節省罰球的時間。 |
憨登這種要飯引領NBA乞丐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