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夏普只想技術 卻被消費者淘汰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79424)

老飛俠 2012-08-16 12:13 PM

當年我本來以為能建立線上數位內容生意的公司會是Sony,沒想到最後是Apple首先成功

Phenix 2012-08-16 12:28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當年我本來以為能建立線上數位內容生意的公司會是Sony,沒想到最後是Apple首先成功

額 ~ 這方面SONY 的腳步沒有Apple 來的早跟快吧

2003 年 Apple 就開始弄整個局了
2004 年 在歐洲開始 iTunes Store 的服務

第一年就賣了七千萬首歌 :think:

SONY ? 還在弄他的私人規格吧!? :laugh: :laugh: :laugh:

LR2001 2012-08-16 12:51 PM

2011年成績單:
  營收約合新台幣9,400億元、虧損約合新台幣1,400億元。
撇去虧損不談,就其營收看來,真是值得尊敬的一家企業。

B76202023 2012-08-16 12:56 PM

引用:
作者LR2001
2011年成績單:
  營收約合新台幣9,400億元、虧損約合新台幣1,400億元。
撇去虧損不談,就其營收看來,真是值得尊敬的一家企業。

這就是最嚴重的問題啦
怎能不談 :agree:
技術不能轉化成利潤, 等於白搭

blair 2012-08-16 12:58 PM

引用:
作者Phenix
額 ~ 這方面SONY 的腳步沒有Apple 來的早跟快吧

2003 年 Apple 就開始弄整個局了
2004 年 在歐洲開始 iTunes Store 的服務

第一年就賣了七千萬首歌 :think:

SONY ? 還在弄他的私人規格吧!? :laugh: :laugh: :laugh:

SONY的問題是一般大型企業都會有的問題,
部門鬥爭。
SONY有音樂事業,電影事業,消費電子產品事業...
這些事業通通有自己的業績要做,誰也不讓誰,結果就是各行其是。
當年在要做iPod時,在蘋果內部開的市場分析會議,
Jobs對SONY只有:別管SONY,他們根本不知道要做甚麼。
一句話就道盡了SONY的問題
相較於SONY的MP3 player,
iPod賣的不僅是硬體,也賣服務(iTunes),優勢顯而易見(當然台灣之前一直沒有這項服務,所以iPod就沒有優勢)
很悲慘,當年還是小小一間的Apple根本就看不起SONY
當時的蘋果是有Jobs坐鎮要求全公司都要整合,
所以蘋果才能發揮出日後大家所看到的實力。
隨著Jobs離開,Apple變成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產品線也在逐漸擴展。
應該也會開始產生大型企業會有的問題吧。

老飛俠 2012-08-16 01:11 PM

引用:
作者Phenix
額 ~ 這方面SONY 的腳步沒有Apple 來的早跟快吧

2003 年 Apple 就開始弄整個局了
2004 年 在歐洲開始 iTunes Store 的服務

第一年就賣了七千萬首歌 :think:

SONY ? 還在弄他的私人規格吧!? :laugh: :laugh: :laugh:

我沒說明清楚,我說「本來以為」就是Apple還沒出手前的想法(大概是2000年前後的看法吧!)
當時是覺得Sony的條件最好,軟硬體技術實力都夠,旗下音樂、電影產業齊全,所以當時覺得如果這個產業遲早要出現,
他們家應該最有機會,當然現在證明我錯很大 :ase

strong 2012-08-16 01:19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我沒說明清楚,我說「本來以為」就是Apple還沒出手前的想法(大概是2000年前後的看法吧!)
當時是覺得Sony的條件最好,軟硬體技術實力都夠,旗下音樂、電影產業齊全,所以當時覺得如果這個產業遲早要出現,
他們家應該最有機會,當然現在證明我錯很大 :ase


同時間 SONY 資源大量投入 藍光光碟 (Blu-ray Disc) 規格競賽!!

顯然 SONY (家電業代表) 的 市場走向 和 Apple (電腦業代表) 大不同 .... :ase

LR2001 2012-08-16 01:28 PM

引用:
作者B76202023
這就是最嚴重的問題啦
怎能不談 :agree:
技術不能轉化成利潤, 等於白搭

我跟我的老闆都超級崇拜這種超大營業額的企業,要累積多少次成功的決策才有辦法做到這麼大,也許結果是失敗了,但至少也經歷過成功的喜悅,台灣企業敢玩、有能力玩的有幾家,炒股、剝削員工薪資的垃圾公司倒是不少。

blair 2012-08-16 01:29 PM

引用:
作者strong
同時間 SONY 資源大量投入 藍光光碟 (Blu-ray Disc) 規格競賽!!

顯然 SONY (家電業代表) 的 市場走向 和 Apple (電腦業代表) 大不同 .... :ase

當時的Apple顯然有很清楚的未來展望,
而Sony自己卻不了解。
Jobs講的好,
唱片公司搞IT只會找到二流的工程師,
Apple要是想要自己做音樂也只會找到二流的製作人。
所以Apple搞硬體搞軟體,服務內容則是找唱片公司合作,這樣才是完整的產品。

blair 2012-08-16 01:32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我沒說明清楚,我說「本來以為」就是Apple還沒出手前的想法(大概是2000年前後的看法吧!)
當時是覺得Sony的條件最好,軟硬體技術實力都夠,旗下音樂、電影產業齊全,所以當時覺得如果這個產業遲早要出現,
他們家應該最有機會,當然現在證明我錯很大 :ase

問題就是在於集團資源不能整合,
這也不能怪Sony,
畢竟Sony每個事業的規模都奇大無比,
沒有一個高層出來主導是不可能整合成功的,
偏偏這些超大型企業集團的高層都不會是產品企劃出身,
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合無異於天方夜譚。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