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National"和"Panasonic",兩個都叫"國際牌",差在哪裡阿???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3499)
|
|---|
80年代很多日商為了走向國際化都改了名字呀
因為原先使用的英文商標在外國都被註冊過了 很多都採用了沒什麼特殊英文意義的多音節單字 例如說,櫻花軟片,也改成了KONICA 不過軟片業現在都死光了就是了.... |
P字是圓頭的就糟了,N字是尖頭的就沒事,
我來看一下~用瞄的~~ ![]() |
引用:
台灣經濟起飛之際 所有家電跟 汽車課稅 外國價 x2 sony 21 吋 電視機 那時賣 兩萬一 Toshiba 就是五千(拆開內部 都是Sony 零件) 同時台灣封閉的要命 讀到的歷史 都是官方史 不若現在。 後來卡特時代 開始調查台灣外匯存底超級驚人 不然連台灣人自己都不知道是凱子。 :D 於是逼台灣開放 很多日本產業都把台灣當實驗所.尤其藥物.先扔台灣 觀望後才開始自己用。 我接觸最多的是機車 當時只有鈴木機車 因為在美日 不讓機車大量生產 台灣是不來這套........所以鈴木的形象代言人 誕生了 --小黑 柯授良 機車特技人 此君後來飛過台灣湖口壕溝 後引起香港注意 去拍電影以致於當導演。 大陸開放 他又舉一反三去飛長城..... 因此大陸的開放 一切都吸取台灣經歷後再去研發自己一套.....基本上 日本的制照很強 但銷售跟創意設計 不如台灣和 香港 (英國那套)。 .. |
引用:
所以Toshiba是SONY分出來的? |
引用:
這一段,我還小,沒參與到 :D 我有一個朋友老弟,就是跟小黑去大陸發展(飛越黃河那幾年) 小黑往生後,大家就散了,回台搞汽修 |
最早印象
松下 卡式Tape隨身聽 :stupefy: 就使用了N牌 logo 那時代,應該是消費性電子產業的開端.(有別於基本家電設備)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