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轉載】淺析占用騎樓問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8941)
|
|---|
引用:
我老家就是! 但我們比較簡單, 直接在牆腳正下方放一個小碟子&報紙來接鳥糞... 燕子餵食幼鳥的樣子很有趣, 久了也不會怕生, 有機會我再拿單眼拍下來. :D |
引用:
古蹟歸古蹟,台灣很多有騎樓的建築物都算不上是古蹟。 另外,無騎樓也是可以遮風避雨的,只要在行人道上蓋雨蓬即可,我住的大樓就是這樣,有騎樓遮風避雨的優點,也有人行道一路平坦的優點。 日式建築也沒有騎樓,但去人潮較多的商店街也是不會淋雨,因為商店街會做雨蓬連接左右建築。 雨蓬便宜多了。 再來,騎樓的設計對行車也不安全,因為騎樓的法令,造成建築物往路中靠,導致路口視界狹窄,容易導致盲角車禍。 很多人不知道,人行道除了給行人走之外,也有擴展視界的功用。(關於視界,其實也是有相關規定的,只是台灣人連路都舖不好了,視界更是沒聽過的東西) |
騎樓的特色和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A%91%E6%A5%BC 至於說騎樓落後或是畸形,小弟是覺得可能對騎樓不甚了解吧。 其實騎樓應該是個對大眾有美意的建築特色,讓行人可以遮陽避雨,好好管理其實應該對大家都好,畢竟你也有可能在下大雨或大太陽時,在別人家的騎樓遮陽避雨,假如一樓是商家,還可以邊走邊逛櫥窗。 所以小弟是比較贊成把騎樓清空還給行人。 機車雖然沒地方停,政府有責任提供適合的停車空間,但也不是找地方就塞。 |
引用:
需求增加?除了郵差、貨運有一定要上路跑的需求外,你不能搭公車、捷運、計程車嗎?為什麼一定要自己開車?大眾運輸不好用嗎? 而且馬路愈寬,你的安全感會讓你不自覺的把油門踩得更重,如果你不小心失控了,對週邊環境的人事物是很危險的! |
引用:
歐美日建築沒有騎樓,甚至中國式建築也沒有騎樓,難道這幾大國家的建築物不美嗎 :flash: 日本也是多雨國家,他們是用雨篷來解決下雨的問題,所以就算下雨,還是可以走路逛商店街。 台灣騎樓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高低不平,而且是無法解決的。因為騎樓的養護是地主自己的事,他愛蓋多高政府是不能管的,政府也不能出錢養護騎樓(圖利私人)。 |
引用:
說真的 日本除了商店街外 其實是沒甚麼雨棚這種東西的 真的去日本自由行就知道了 所以可能都是窩地下街 不過日本的雨量本身就比台灣少 所以這也是得考慮的 以我行人的角度來看 有騎樓真的滿方便的 |
騎樓建築應是長廊型建築的演進 . 世界各地都可見長廊型建築
台灣因磚頭與水泥建築的風行 (台灣樹木資源不多 . 不可流行木造建築 . 即走向全石材質感建築) 與人口密度變大 . 城鎮商業發展需要 . 排樓型建築便到處都是 (房屋與馬路平行而成排) 在多雨且炎熱的台灣氣候環境 . 騎樓建築自然而然流行起來 (夏天 . 有騎樓的一樓室內溫度 . 比無騎樓的低) 騎樓建築文化是自然發展 ..... 並非畸形 一些台灣商業發展初期所建造全磚造老街 . 樣式之古樸精美 一棟建築美醜與否 . 不能以有無騎樓來判定 那些騎樓下拱斗牆柱的工匠手藝 . 排磚的精準 現在就算去工地精挑細選一位40~50年疊磚老師傅 <= 也幹不出來 趁假日 . 攜家帶眷走走全台的老街 去想想看那些全磚造的騎樓是怎麼疊磚建成的 . 便知 如 . 湖口老街 .... 我在那接過一個仿磚造復古的建案 新竹朋友可以過去看看 . 仿的與真的磚造建築之風韻差在那裡 ?? 另 ~ 遮雨棚 中高齡的建築從業者都以日語稱之 . 叫透薩 ?? 西莎細 ?? 忘了 :jolin: 語言是文化的第一象徵 . 台灣建築的遮雨棚歷史 . 絕對與日風建築有關 在台灣遮雨棚的應用最大困難 . 仍是風強雨大 + 地小人綢 若遮雨棚前伸的長度不足 . 風雨強一點 . 行人還不是一身濕 若造個前伸加長型遮雨棚 . 就要立柱 . 以妨礙行人動線換取遮雨棚的穩固 若採用活動式遮雨棚 . 風強點就要收起來 = 沒在用 (太陽能手電筒概念) 但在強颱之前 . 連短前伸的遮雨棚也不一定能在強颱之後完整 那些被吹落的彩色鋼板 . 或玻璃 . 或塑板疾飛在馬路上 . 誰被削到脖子就幾乎是被砍帳號 更糟的是 .... 凡是排樓都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洩水 這便造成了同一排樓前端與後端水平高度不等的問題 使得騎樓地面 + 遮雨棚頂緣或下緣水平 與前伸長度不均一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看到一整條平整的騎樓地板 + 全連貫交界沒空隙的整排遮雨棚 除非 . 那一整條排樓地型平緩 + 建商統一樣式規劃 .... 才能辦到 但 . 僅是在交屋前 最後 ..... 相較於遮雨棚 . 騎樓是對行人比較友善的 . 遮風避雨擋太陽都好用 在無人行道的設計裡 . 行人動線大多數可維持在騎樓內而安全 更有些公車站牌就直接掛在騎樓柱子上 . 大家在騎樓內等公車 接送因下雨未帶傘的小朋友 . 我都叫他們在騎樓等 .... 店門口有人看著他們 . 我較安心 而胡亂搭建拼湊的遮雨棚 . 鄰居們做的樣式都不一樣 . 走在裡頭還得撐傘 嚴重妨礙都市觀瞻 . 又有穩固問題 . 真的會比騎樓好嘛 ?? |
引用:
騎樓真的方便 :confused: 推一趟輪椅就知道了 :unbelief: |
引用:
從走路說到推輪椅,就算推輪椅不方便,也不能否認他對行人的好處。 早期或許沒太考慮到關於無障礙空間的問題,也或許是後人的增建所導致。 但如何改善騎樓空間,從而更發揮它的好處,不是比在雞蛋裡挑骨頭更好嗎? :) |
引用:
當被挪用占用成常態時,就只剩對店家的好處了。 尤其當店家的利益和行人的利益不一致的時候。 騎樓店家拿來做生意堆貨停車,行人的好處在哪裡? 還不是只能走人行道?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5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