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天下雜誌] 台灣低薪元凶 過度依賴服務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5710)

j020 2011-07-13 09:03 AM

...
我公司工廠裡一堆現場的小主管連請購單都開不好了
規格 型號 品名都分不清 從銘牌上抄型號都會抄錯
問他料品的材質是甚麼 也不會辨識
...

這些主管是誰請來的?

沒看過老闆不會吃飯的吧?還要人餵.

Meishing 2011-07-13 09:17 AM

引用:
作者cys070
認真,努力不等於薪水就會漲
等看過廢物和叛將回鍋
薪資比你好
不擺爛想偷懶才怪 :laugh:


很多時候薪資跟能力是兩件事,並不成正相關
與其擺爛偷懶,乾脆找另一間願意出高價的

電子庫房 2011-07-13 10:02 AM

有調查顯示..員工會依薪資調整自己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

所以老闆太摳門沒甚好處啦...員工會自己想辦法補的

dabochi 2011-07-13 11:17 AM

天下的這篇文章有不少問題沒有講清楚 應該要更細緻才是:

1.如果製造業如此具神力 那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南部為何薪資還是無法與以服務業為主的北部抗衡?

2.如果國家政策扶植製造業就能減少薪資下降幅度 那至今依然緊抱著製造業-而且還是有品牌的製造業-的南韓與日本 為什麼一樣有薪資過低的問題?
(Keyword:800萬韓元世代 200萬日幣世代)

3.美國是個看起來人均所得很高的國家沒錯 但是製造業領域託非法移民的福 平均成本可能世界最低的地區之一
這篇文章應該有必要去解釋其效應才是

---------------------------------------------------------
台灣的服務業低薪問題 個人看法其實應該要歸於兩個問題:

1.服務業是金字塔的底部 薪水本來就因為其進入門檻低而注定不會高過需要專業能力的領域(Ex.電子 化工 金融)
但是台灣的問題在於就連這些應該要金字塔上層位置 負責拉底下薪水的專業人士
薪水也偏低!比如說金融業 我們的金融從業人員薪水只有HKG的20% SIN的50%
又如電子 連大老闆都出來喊想要透過降低薪水來Costdown 薪水又能有何起色?

2.政府管制服務業的方式不正確 很偷懶 也過度嚴格 太朝製造業傾斜
實際上對服務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很大程度也壓縮了服務業的發展

orea2004 2011-07-13 03:42 PM

引用:
作者geminiprince
:mad: :mad: :mad: :mad: :mad:

奴隸銀行 : 暗~ 伶杯也是要賺錢吃飯 , 誰知道伶杯唬濫幾篇短命文 , 政府跟那些企業假戲真幹.. :nonono: :nonono: :nonono:

我朋友在某幹字輩的人力銀行工作,每次看他的FB,真覺得這公司待遇真的夭壽好。

abo5738 2011-07-13 03:53 PM

[天下雜誌] 台灣低薪元凶 過度依賴服務業
 
服務業 跟製造業薪水高低

也是很兩極化

朋友A 待某中部曾上櫃鋼鐵公司 職位小主管 月薪10多萬

而中部一堆工業區一堆月薪加班2萬多 都有


真的是勞工沒得嫌 當人員工 說難聽點 只能被動接受壓榨
過勞死都不是新聞

就目前台灣物價 生活水準 老闆各各吸血鬼 啥行業都一樣 1人當兩人用
老闆各各吸血鬼

除非自己創業當老闆 當然失敗
負債機會可能很大 個人見解

orea2004 2011-07-13 03:55 PM

引用:
作者6APF6T
一銀前董事長黃天麟那時候就在報紙上投書反對, 他的措辭遣字我還有印象: "未老先衰"用來形容台灣經濟~~ 還舉了德國美國為案例, 他們人工成本夠高吧, 還是有很多製造業; 台灣所得還那麼低, 竟然認為製造業無法生存, 這是很不合理的想法...

我覺得這是所得、消費習性跟企業競爭手法交互作用下的結果。
同樣類型產品,a的質感品質都比較好,定價100。b的質感差品質普普賣90。
台灣消費者絕大部分都會買b的產品。因為能省則省。
a只好減價競爭賣90然後用料差一點。但因為b的用料本來就差,所以他的減價空間
比較大,所以可以跟著減價賣80。然後最後搞到大家利潤都不高,品質也都普普。
只好從人力成本下手。然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geminiprince 2011-07-13 03:58 PM

引用:
作者orea2004
我覺得這是所得、消費習性跟企業競爭手法交互作用下的結果。
同樣類型產品,a的質感品質都比較好,定價100。b的質感差品質普普賣90。
台灣消費者絕大部分都會買b的產品。因為能省則省。
a只好減價競爭賣90然後用料差一點。但因為b的用料本來就差,所以他的減價空間
比較大,所以可以跟著減價賣80。然後最後搞到大家利潤都不高,品質也都普普。
只好從人力成本下手。然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反正原物料漲不停的結果 , 就是你們這些奴隸只能勒緊褲帶領低薪忍氣吞聲活著...

就像汽油... 漲價看國際情勢 , 不是看你們這些窮人的收入來評估...

physx 2011-07-13 04:13 PM

引用:
作者orea2004
我覺得這是所得、消費習性跟企業競爭手法交互作用下的結果。
同樣類型產品,a的質感品質都比較好,定價100。b的質感差品質普普賣90。
台灣消費者絕大部分都會買b的產品。因為能省則省。
a只好減價競爭賣90然後用料差一點。但因為b的用料本來就差,所以他的減價空間
比較大,所以可以跟著減價賣80。然後最後搞到大家利潤都不高,品質也都普普。
只好從人力成本下手。然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台灣多數消費者都有東西便宜夠用就好的觀念

這的確可能是品牌起不來跟製造業不斷costdown的原因

節流>開源 現在都很講究環保 :p

nomad 2011-07-13 05:16 PM

引用:
作者dabochi
天下的這篇文章有不少問題沒有講清楚 應該要更細緻才是:

1.如果製造業如此具神力 那以製造業為主的中南部為何薪資還是無法與以服務業為主的北部抗衡?

南部的製造業,大部份都已經外移了
不然就是死得差不多了
現在剩下來的已經少很多了
北部,以台北為例,主力是金融業
新竹是科技業
這兩個收入最高的地方,主力都不是靠服務業來拉的
在台北,服務業薪資還是很低的
引用:
作者dabochi
2.如果國家政策扶植製造業就能減少薪資下降幅度 那至今依然緊抱著製造業-而且還是有品牌的製造業-的南韓與日本 為什麼一樣有薪資過低的問題?
(Keyword:800萬韓元世代 200萬日幣世代)

南韓只要能進大公司(以製造業為主),都是高薪一族
只要是走服務業,幾乎就是低薪一族
日本亦同然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