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災難常態化的背後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5681)
|
---|
你誤解我的意思了, 我只是說在這裡有心人的是極端的少數.
當然你說的意思我也懂, 目前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說在這塊土地~ 我關注跟貢獻的比土生土長的人還多, 看每次颱風來情況就知道. 然而, 越來越沒興趣去關心其他人了, 多說也是無益. |
引用:
這種說法會被歸類為天龍人,這不用我提醒吧 :stupefy: |
沒有任何客觀數據
巴西雨量100公釐就死了160人 台灣20萬人領休耕補助 官方還繼續鼓勵休耕造林 二戰日本佔台灣可能有糧食考慮 戰前台灣供應日本20幾%糧食 環保是科學 不是玄學 |
引用:
請問海地紙磚和木碳的售價、使用紙磚和木碳使用者的比貌? |
嗯,有小川這樣的大大提醒,真好。
讓我不會熱血過頭,也必須尊重多方人的意見。 我會自制跟克制的,再次的謝謝您。 環保杯這件事,長期以來,我們消費的成本,都只放在看得到的部分, 例如內容物,杯子,儲存或是運送,行銷成本。 但從來沒有計算過環境破壞的成本,有使用,有破壞,就應該付費,這是應該的吧,我想。 另外一併回覆iDemon大大的問題, 這是海地人民的開始(6萬多人開始使用綠色農業),與覺醒。 海地人口約900萬,從事農業約66%,所以將近600萬。 1比100,感覺上很少,但是跟0比100,這是一種進步。 統計學上講7%--11%的人改變,就可以變革。這是一個機會。 台灣也有很多人從事綠色農業,有機農業,自然工法的農業。 但政府協助種檳榔樹之類的轉型,目前還看不到。 我的焦點在這邊,並非要針對人,很抱歉,用字遣詞上激動之處,請見諒。 今晚去看看東熱,消消火去................ :ase ps. 小弟平常的興趣,就是從事環保,與看............. 引用:
|
引用:
基本上沿海地區地層下陷已經沒救了 要封井,連地方政府為了選舉都跳出來反對 一旦下大雨淹大水,這些人又跳出來說中央放任地方淹水 我看只能到最後整個泡在水裡,沒辦法生活這些人都離開了 沒人就不會有災民了 :rolleyes: |
引用:
天龍人??? :confused: 烏鴉嘴 比較習慣說 ... :laugh: |
引用:
在下也認為環保很重要,不過您舉的其他國家例子,跟台灣狀況不太一樣 :ase 北歐人口密度低,資源豐富,可用的籌碼很多,所以比較容易兼顧經濟及環保; 海地因為目前貧窮,所以暫時可以在不過度破壞環境的情況下,維持基本的生活, 但若日後開始經濟發展時,就難說了........ 台灣比較麻煩,人口密度比海地還高,天然資源也不豐富,但生活水準卻直追北歐。 要在不降低生活水準的情況下(甚至還要年年提高)推動環保、維持生態, 是一件非常高難度的任務....... :nonono: 在許多國家中,環保不管再怎麼重要,永遠是擺在人民生存發展之後, 而生存發展定義往往不是只求溫飽,是起碼不能過的比現在差 :flash: 以在下為例,環保當然重要,但若要我為了環保而水電費加倍、薪水減半的話, 大概就很難同意了........ 雖然這有點自私 :ase 以台灣的狀況來說,情況比較接近,比較值得效法的國家應該是日本, 日本也是同樣人口多、資源少、經濟高度發展,但日本在推動環保有相當的成效出來, 雖然仍是有許多問題存在,不過某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借鏡的。 |
謝謝您的分享,日本的某些例子,的確值得我們借鏡。例如秀明農法。
還有蘋果爺爺的故事,感動全世界: http://blog.xuite.net/stillsea/blog/29082632 在日本,也有推動「環境信託」相當成功的故事,就是「龍貓森林」。「龍貓」是日本動漫導演宮崎駿一部動畫作品,主角龍貓的家,創作靈感參考東京近郊埼玉縣鄉村景色。後來當地居民為避免土地被開發,決定發起「拯救龍貓的家」運動,找來宮崎駿當代言人,由於許多大小朋友相信龍貓真的存在,因此這個活動迴響熱烈,許多小朋友踴躍參與捐款,最後成功留住一大片「龍貓森林」,目前該地仍繼續交由「龍貓基金會」保護管理。................................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d2=1&nid=237440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