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博弈公投未過 你的看法是?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0303)
|
|---|
只要政府可以抽稅就是合法!!
沒抽到稅∼非法!! 政府∼笑 |
引用:
這一點都不奇怪,其實據說在民主制度愈是成熟的國家,投票率一向都蠻低的。 維基詞條-投票率 成因為何當然眾說紛云,我只是敘述有這樣的「現象」,不作為抬摃之用。 |
引用:
不對呀 維基投票率所指的顯然是選舉投票並非"公投" 這個是自家地方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前途問題,跟對政治人物或政黨的喜好無關(人才都不從政,民主選舉幾乎都是爛蘋果中選個較不爛,中間選民當然興趣缺缺) 澎湖不去投票的人表示"開賭或不開賭都沒所謂",涉及治安等問題都是切身利益亳不關心?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
引用:
投票率指在選舉中參與投票的人數佔擁有投票權人總數的比例。 不同國家的投票率相差很大,例如美國通常少於一半人口投票,而在馬爾他和實行強制投 票的澳洲,投票率則達到95%。1960年代後,大部分成熟的民主國家,投票率有不升反降 的趨率。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可歸納為: 1.對政府不存期望; 2.對政治冷感; 3.支持的候選人很大機會獲選; 4.對政府感到滿意。 投票率下跌由不同原因所致。選民很多時以太忙碌為由不去投票,但研究顯示,過去幾十年 來人們的閒暇時間並無減少,只是現代人比以前更易感到忙碌,間接導致投票率下跌。 流動性增加也使投票率下降,因為初搬進社區的人對候選人並不熟悉,未必會熱衷投票。 另外,未婚人士的投票率較低,故遲婚普及和離婚率偏高也對投票率構成壓力。 政治醜聞會影響國民對政治的信心,從而影響投票率。美國投票率在1960年代開始下跌, 當時正值越戰爆發和水門事件,其他國家也面對類似的示威和運動,國民對政府和政治的信心下挫。 可是,學者認為電視在1950至60年代的出現,改變了大眾的娛樂模式,團體活動如運動、 紙牌遊戲不再重要,間接導致投票率下跌。另一些學者認為,選舉宣傳模式改變, 由地區動員變成著重****宣傳,針對的只是被動的參與者,對投票率有負面影響。 宣傳策略改變亦有影響。負面宣傳、人身攻擊成為主流,影響了選民對選舉的印象。 各國政府各出其謀推高投票率,加拿大、台灣、英國等地政府均利用大眾傳媒鼓勵國民投票。 ========================================================== 感謝提供資料,不過我還是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什麼他們的投票率這麼低 這次投票也不是政治問題(?),那就是選項1跟4 不過這次是政府開放給他們自己決定的 結果投票率這麼低,就好像在問他們晚餐要吃什麼,他們都說"不知道,隨便"一樣... :shock: |
切身?
扣掉老病呆, 島外工作,有事的, 42%算高了。 |
強烈支持澎湖蓋高鐵 + 捷運。
|
引用:
因為沒有宣傳 然後....下週就是中秋節了 誰還要再花機票/船錢回澎湖一趟:laugh: |
引用:
反對勢力的動員能力也是主因之一,甚至有位檢察官不惜摃上法務部反對到底 ============================ 澎湖會為了觀光賭場,到行政院和立法院陳情不計其數,馬英九上任後公開表示支持離島優先設置博弈,政治人物趕忙推動博弈公投表態。但公投一辦才發現不對了,博弈管理辦法沒出來,面對縣民諸多質疑,支持者愈宣傳愈心虛。 公投前正好遇上八八水災,馬政府救災能力遭質疑,反賭攻勢愈趨凌厲,「連救災都做不好,怎麼管得好觀光賭場」效應持續發酵;再加上選民喊出「年底我選你,公投我反對」,政治人物擔心三合一選情遭波及,選擇沉默。 澎湖軍公教至少三千人,是澎湖主流人口,他們不希望博弈進駐徒增業務量及教育問題,也不願治安敗壞造成警察勤務繁重,私下積極串連,連馬公市不少被視為應該同意博弈的重要商業區也「翻盤」,「動員」威力驚人,也是公投未過關主因之一。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161733.shtml |
引用:
經你這樣一說, 中秋節前一個星期投票會不會是一個陰謀? |
引用:
不會啦,因為這樣才能給支持者一個禮拜的時間來傷心 就可以開心過中秋節阿... :laugh: 當然也可以反之... :unbelief: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