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Core i7 僅僅會浪費遊戲玩家的金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9615)
|
---|
引用:
Intel:你這是啥意思! NV:在幫你清Core 2庫存,好在Core i5出來時能銜接上! |
引用:
你給的測試中,並沒有e8XX VS I7 的SLI情形吧 只有單純i7 SLI要怎麼比?? 這樣那個網站參考的意義是什麼,我只知道單卡確實實沒差,這不用比大部分玩家也知道了吧,但偏偏,NV就是要用SLI的情形去比較,他如果很佛心的說,不用敗I7大家存錢顧肚子比較要緊,那我想我也不會回文,但他的出發點就是要大家把錢花到NV身上,別理CPU這種東西的感覺,然而你回文跟我回的有沒有對到,你可以自己看看,你的測試也僅限於單卡,detail,AA ,AF的假設說沒什麼差,甚至還提到了迷思??,那數據在哪?AA AF就算沒有,2560也不失於一個參考標準,而且2560下1G的顯示卡記憶體也是要考慮的因素,最後一篇還有QX9770的比較,可以看看,不要怎樣都想闡述自己的理念,但還是無法讓人認同,還有他的圖表示不是人人會畫我不曉得,但這是我能看到我僅有的數據,你何來說這是 迷思?? 到想看看你有辦法證明,I7SLI跟core2 SLI的效率分別,他確定SLI不需要I7的輔助?? http://www.tomshardware.tw/1547,review-1547.html 這篇也可以看 有沒有差距在SLI就很明顯了。 |
引用:
GPU 好像連 CISC 都談不上吧,顯卡的硬體架構就是指令的架構,就像開 AA 的效能用驅動來增進的效果是很差的,要增進效能一定要重新設計硬體才有辦法,顯卡的設計應該像 PIPE LINE,跑流程,其流程當卡片設計完成後是無法改變的. 主流的伺服器的 CPU 都是 RISC,讓每道指令的延持時間盡量的短,而 RISC 看似 CPU 廠商所主導,其實微軟要不要推出 COMPLIER 及其效能如何才是應用的根源,因軟體設計者總不能寫組合語言吧. |
n: 給我i7 NB晶片組的授權
I: 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你不能搶 |
引用:
你如果看過夠多測試的話,就會了解, 低解析度是CPU bound,高解析度是GPU bound。 所以NV是什麼也沒說... |
引用:
一、對啊!當年的 CISC 或 RISC 本來就與現在的 GPU 無關啊!本來就「談不上」的東西,不知道你引我33樓之言要幹嘛 :jolin: 二、雖然 X86 不斷在鯨吞蠶食 RISC Server 的市場,但這跟微軟「要不要推出 COMPLIER」一點關係都沒有吧!微軟又不是靠「COMPLIER」發跡的,「COMPLIER」更不是它主要的生財工具 :jolin: |
引用:
你講「混合架構」我可以接受,但你之前講「CISC皮RISC骨」就有點怪,因為 RISC 也有解碼單元,只是 X86 的解碼單元遠比 RISC 複雜得多也較沒效率 像 Intel 先後推出 Trace Cache(P4) 及精巧化過的 LSD(Core) 就是為了盡量減少 X86指令 在解碼單元浪費太多寶貴的工作週期 |
引用:
本日最台肯 :laugh: |
引用:
不會啊 最主要是流程上外部轉譯器吃的是還是CISC指令集的指令,可是出轉譯器後給運算單元的是RISC指令 |
引用:
快把這碗藥喝了,藥每天要喝 (丟了碗C2D過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5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