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當年為什麼守得住金門這個地方?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4902)
|
|---|
引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8%98%E5%BD%B9 看了這邊之後 真的搞不懂為何古寧頭要說是大捷??? 國軍 1,267人陣亡及失蹤 1,982人受傷 共軍 3,873人陣亡 5,175人被俘 這些數字和其他的戰役比起來真的小很多阿 |
引用:
因為那時候............ 兩邊都還互相想統一對方........達成一統中國的夢想.. |
引用:
很好奇哪來的『台灣子弟在拼命』 不都是死傷外省兵嗎? |
引用:
中原大戰這種土匪搶地盤,都可以稱為大戰 :laugh: |
引用:
的確是有種說法 老共當年只是想測水溫 看美國協防台灣的程度到那 |
因為很簡單~~~
老蔣跟一些阿兵哥都很愛喝金門高粱 當時為了怕喝不到純正金門高粱所以誓死保衛金門 就這樣金門被守住了~~~ 恩~~~本日最中肯~~~~= =不好笑 |
引用:
你的問題維基裡面就有答案了~ 在共軍渡江後,國軍兵敗如山倒,1949年10月27日金門戰役獲勝的消息傳到台北,蔣介石流了淚說:「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5]。古寧頭戰役規模並不大,只是師級規模,但其深遠的影響,卻遠非普通的一場師級規模戰鬥可比。 所以對國民政府而言,的確是大捷~ :think: |
引用:
馬總統指示 研議建大橋連接金廈 中央廣播電台 (2009-02-05 07:15) 聯合報報導,馬英九總統5日指示,行政院經建會應加速研議連接金門、廈門的「金嶝大橋」興建案,並儘早提出評估報告;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回應,行政院會緊盯進度,擇期向馬總統專案報告。經建會則表示,本月內會將規畫案送行政院。所謂「金嶝大橋」,是指連接金門島與廈門大嶝島的跨海橋梁,將是首座直接連結台灣與大陸的交通工程。目前大陸將大嶝島規畫為「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是大陸第一個台灣商品免稅交易市場。 ============================================== 馬總統也唬爛? :rolleyes: |
金門的危機,諸位網友都說的很清楚,分為1949年的古寧頭和1958年的八二三,其中最大的差異是,古寧頭是玩真的,八二三是打假的。
1949年攻打金門的是林彪的四野解放軍,裡面幾乎全是東北和山東農村子弟,大多沒見過海,於是水土不服;四野一路從東北打到福建,國軍根本不堪一擊,於是驕兵必敗,水土不服和驕兵必敗這兩個兵家大忌,讓不可一世的四野在古寧頭吃了敗仗。 大家要注意一件事,1949年時,國軍駐守的大陸沿海島嶼不只金門馬祖,其中浙江沿海島嶼以及最大的海南島後來都陸續被解放軍攻陷,卻只留下金門馬祖,為什麼這麼做,先前已有網友述及。 1958年的八二三正好相反,美國政府希望老蔣從金馬撤軍,然後第七艦隊攔腰切斷台灣海峽,讓台灣和大陸永遠分離,可是老蔣不願意,不願意的原因倒不是大陸近年來宣傳的,什麼老蔣的民族意識,算了吧!真正的因素是如果老蔣不能把台灣和大陸聯繫上,就不能把台灣視作中國內戰的延伸,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就會失去正當性,所以老蔣不願意從金馬撤軍。 可是老蔣在台灣的統治完全依賴美國的支援,不同意又能怎麼辦?此時老毛得知美國的意圖,於是大規模砲擊金門,老蔣下令全面反擊,雖然根據1954年的美國與老蔣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不包含金門馬祖等外島,可是一旦戰事開打,第七艦隊仍然協助運補金門,於是老共立刻在國際上宣傳美軍干涉中國內政,既然台灣的國民黨軍隊和大陸的共產黨軍隊,在大陸沿海的小島大打出手是中國內政,那麼老蔣老毛的共同目的也就達到了。 時至今日,回頭看看過去這一段歷史,到底是非功過如何評價?台灣獨立論者通常都認為是錯誤的,其實不然,正因為老蔣和老毛共同把台灣和大陸聯繫上,讓老共不再以實際行動來解放台灣,否則縱使解放軍屢戰屢敗,可是卻屢敗屢戰,小小的台灣哪經的起這樣子折騰,外資不來投資,人民無心生產,台灣絕不可能有今天的經濟成就。 |
引用:
馬總統唬爛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畢竟蓋一條要花納稅人好幾十億以上吧 他們是說先從小金門蓋到廈門 然後從大金門蓋小金門 這樣中共不用登陸直接開戰車過來就好 :laugh: 真是超方便的...蓋橋只需台灣出資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4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