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公園飆車族聚集喧嘩,多次打110無效!!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3735)
|
---|
剛剛又受到一肚子氣了!!於是我又反映到署長信箱了
以下是信件內容 ---------------------------------------------------------------------------------------------------------------------------------------------------- 您好~ 我是內湖公視社區的住戶,日前已有反應東湖二號公園飆車族聚集試車,把人行道當展示區,改裝排氣管噪音擾人,社區治安堪慮之情事,今日2009/3/17日晚間10點40分到公園散步,如往常又看見飆車族聚集,正在想怎麼反應都不見成效,難道警政系統已經病了??恰巧在10點50分左右遇見兩名東湖派出所員警前往籃球場驅離運動民眾,我則上前詢問是否有看見那群飆車族聚集??人行道為什麼可以停車還可以試車??打球民眾吵,改裝排氣管就不吵嗎??而兩位員警則是非常盡責的回答我:我們是接到報案球場有民眾運動影響安寧所以前來處理,不是來處理人行道停車等等事情的。我於是又問:所以我要先報案你們才會處理?? 員警:對!! 好!!我報案!!於是員警們就騎車離開了.... 如果真有民眾報案讓員警前往驅離運動民眾,我想應該有紀錄可查出是哪兩位盡責員警才是 只敢驅離運動民眾,不敢驅離飆車族,這就是我們的人民保母?? 有人報案才會動,就算旁邊有人被搶因為沒人報案所以就不關他們的事?? 驅離飆車族沒績效又危險,在社區單行道抓逆向有績效危險性又低,幹嘛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因為其中有長官的小孩或親戚,所以不能動?? 我想承辦的張先生,機車違法改裝,開個驗車單應該不難吧??還是這事交通大隊事的?? 改裝排氣管噪音過大,又在深夜試車,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應該已經可以告發了吧~~還是這是環保局的事?? 在人行道停車、試車、甚至在上面騎乘,這些都已經可以開單告發了吧~~還是這也是交通大隊的事?? 以上東湖派出所員警通通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我也知道這封信不可能會到署長手上,不過承辦的張先生您就行行好,給大家一個交代吧~~ 如果此案真的在承辦上有一定的難處或是為何種種原因遲遲無法交辦,也麻煩張先生您給我們個回覆,好讓我們體會員警的辛勞,謝謝~~ 對警察感到失望的社區小住戶留...... ---------------------------------------------------------------------------------------------------------------------------------------------------- 前天環保署的也沒有下文,應該是夜深了沒人想加班吧~~ 我想接下來應該是郝市長信箱了,再來就是數字週刊了...... :tu: |
警察:不是只有你們老百姓怕飆車族,我們也怕耶!
|
老實說好了 警察 去想送死嗎...........其實 真的在路上 看到 飆車的 每個人 都希望摔車吧
可惜 壞人 都活的 比好人長命......警察 也不想淌這混水吧 除非有把握 不然 也沒用 抓了又放 這就是 台灣的法律...人權 XD |
其實我也滿好奇的......
如果樓主直接到派出所報案, 那麼那些被取締的飆車族有沒有機會知道報案的人是誰?:confused: 如果會被知道報案的人是誰,那也很不安全,說不定還會被報復 :think: 因此還是要隱藏身份比較穩當 :flash: |
引用:
我昨天已經跟警察打過照面了,他們應該已經知道是誰檢舉他們的了,有時候白道比黑道還可怕,我只好硬著頭皮衝了!! |
今天收信時有收到警政署的回信,說真的,有回跟沒回是一樣的~~~
以下是回信內容: ---------------------------------------------------------------------------------------------------------------------------------------------------- X先生您好: 您於98年3月15日的電子郵件,茲答復如下: 一、有關您信中反映本市東湖2號公園土地公廟旁廣場,每天晚上10點後有飆車族聚集及改裝車輛飆車製造噪音,影響安寧乙案,本案經查本署勤指中心於98年3月14日23時18分接獲警察局110通報上述情事,便立即派遣東湖派出所巡邏人員前往現場,並未發現有飆車情事,且機車停放於公園內之空地(非屬道路範圍),並非停放於道路上之人行道,另查未發現青少年有不法情事,即勸導離去,並非 您所認知員警有包庇放水之情事。 二、上開地點本署已列為巡邏查察重點,並請轄區東湖派出所加強巡邏查察,因本署警力有限,為防有心分子趁勤務警力未逮之時違規,及把握迅速機動時機,您如有發現上開情事,請直接向本署勤務指揮中心(電話:02-27900505)或110檢舉,當立即派員前往處理。 承辦人:張永祥 聯絡電話:27900505#1705 ---------------------------------------------------------------------------------------------------------------------------------------------------- 我報案內容已經說是每天了,他只以當天的情況來判定就想結案了!!我看真正的肥貓應該是警務人員吧~~ 再來我依他信中我發現,原來那邊真的是合法的停車場,那可是有遮雨棚的喔!!大家應該了解意思了吧~~上吧!! 他信中提到上開地點本署已列為巡邏查察重點,並請轄區東湖派出所加強巡邏查察,那邊本來就設有巡邏箱,警察每天都只是簽到而已,裝做沒看到就快閃,加強巡邏有屁用!!我真的很懷疑,官方說詞大家都會講,果然是肥貓一隻!! 對於昨天的:你要報案我們才會受理的事情卻隻字未提,果然官官相衛....... 所以我也給他回了個信了,信件內容如下: ---------------------------------------------------------------------------------------------------------------------------------------------------- 張先生您好: 感謝您的回信,對於您的用心本人深深感謝!! 土地公廟本來就設有巡邏箱,每天大約22:30~23:00左右都會有巡邏車前去簽到,每天都前往巡邏了,飆車族還是這麼猖狂,列為查察巡邏重點會有效果?? 我等拭目以待。 社區的安寧及治安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還望警察同仁們費心勞力,維持社會秩序。 依您信中的解釋讓我恍然大悟,根據警政署解釋,台北市東湖二號公園土地公廟旁邊的空地是可以停車的還有遮雨棚保護愛車,這個好消息我會找時間將本文貼在里公布欄造福里民!! 再次感謝您的回信,如有發現不法情事,我等一定立刻通報,防止憾事發生,謝謝~~ ---------------------------------------------------------------------------------------------------------------------------------------------------- 自由心證~~大家去評斷吧...... 如有後續,我一定會繼續報給大家知道的,再次感謝大家的關心~~ |
引用:
誠心建議買黑色塑膠彈,金屬的太危險了.打到眼睛會死人的.而且也太重了. 再買支 VSR10,不要改就夠了.記得先歸零.. 另外要有時打,有時不打;不要瞄人車,儘量打附近金屬物品. 讓這些傢伙摸不著頭緒,只知道附近有人不高興;就不會來了~ ----------------------------------------------------- 以上這些事都是去年作夢夢到的.....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p |
實務經驗來看,社維法規定不明確(無科學數值),形成員警需主觀認定是否"妨害安寧",當事者卻不服的情況,的確讓員警執法不易。
"勤"打110(勤務中心),警察就要去處理,動員效果比直接打派出所或分局電話好。 建議打電話到警局督察室反映"現場警員處理情形"。 建議打電話給選區立委、議員或里長,希望他們能向派出所、警局提出要求,1.增設巡邏箱 2.巡邏頻率提高,不然就3.週邊設點安排擴大臨檢。 所以,試看看上述方法吧,有新聞性的話,也可以打電話給媒體記者(如果無法上報上電視,至少希望他們能打個電話給警方關心一下,這多少有點施壓效果)。 |
小心點
我是不知道.但有些事辦不好,就找議員和官員訴說,像民間一些辦事處理太慢或要拖拉,明明明有時間就要等一陣子,其實是私下要收$$,有錢就先辦!氣大了,找議員找人去開罵,就馬上ok,因為有的關係到他們經會,被點到名就會被刪一大半經費.業績也會減,怕得要命又死要收錢,一些所出的議員好好利用,多識一點,不熟的大不了包個紅包∼ 引用:
|
大大您還是每天回來報一下平安....
讓大家知道您還安好.....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