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更換成24吋螢幕後眼睛變的很難受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82556)
|
---|
引用:
請教大家,問個可能腦殘的問題~ LCD不是預設「最高解析度」為最佳顯示效果嗎? 印象中一般LCD降低解析度普遍不是會「糊糊的」? 經驗中是CRT調整「任意解析度」負面影響較少。 「糊糊的」LCD原因又何在呢? 謝謝。 |
引用:
不知道您所謂的「最高解析度」是不是就是指「原生解析度」? LCD的原生解析度最佳不模糊,但似乎部分LCD還可以調整為超越原生解析度的解析度,那畫面就糊了 另外同樣是原生解析度,解析度越高時數位和類比訊號的差異就越明顯,數位訊號的畫質會比較銳利一些,類比會模糊一點 不過實際上還是有其它因素會有一些影響,例如接線的品質、Port是否氧化、驅動IC、顯卡驅動等等 |
原來如此~
那CRT為何就沒有「原生解析度」這樣的問題呢? |
引用:
嚴格說起來CRT還是有類似原生解析度的東西, 就是CRT前方的遮罩. 不管是shadow mask還是aperture grille, 間距都是固定的. 所以事實上CRT還是有最佳解析度. 但是因為電子槍是根據輸入訊號不同的速度去掃描, 等於是可以改變解析度, 而LCD是一開始就固定住解析度, 需要先將輸入訊號轉成panel可以接受的訊號(scaler在做的就是這件事情), 造成影像失真. |
引用:
這還是一樣把因果關係搞錯了.. 事實上以windows桌面環境來說, 在顯示器端校色器幫你做的事情不多, 主要是load進量出來的LUT, 讓你的gamma curve跟色溫準確而已, 這只是先決條件. 再來應該要能取得輸出裝置的profile, 然後在支援color management的程式裡面做輸出, 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真正的color space conversion在這時候才會發生作用. 所以其實是"沒有取得輸出裝置的正確profile"造成你要用眼睛去對, 這件事其實比較高階的校色器還是可以做. 結論是"因為你無法取得輸出裝置的正確 profile, 又沒有能夠有適當的儀器去測量取得輸出的profile", 造成你認為"阿, 校色器有屁用印出來又不一樣". 因為在整個流程中你可能只做了一半, 就是把顯示設備校正到一些常用的標準色空間而已. 準確的校色在越嚴謹的工作上應該是更需要才對, 而不是重要性降低. 那是因為輸出的廠商擺爛和使用者經費/認知不足所以才沒有去取得輸出裝置的正確profile. 建議參考: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05191 如果你真的需要一個對於色彩要求嚴謹的工作環境, 那你更需要做好色彩校正才對. |
色彩空間愈小愈準,當然要做好校色工作。
校色器只能抓個大概,色彩傾向還是要從後端校正, 例如: 我家的校色器如何校正PCDVD每個人眼前的螢幕? |
引用:
這還是一樣把因果關係搞錯了.. 您自己也指出原因, 假如廠商擺爛和使用者經費/認知不足,造成以為單靠正確的iccprofile就能解決所有的色彩問題, 印刷品出來色彩問題依舊是無解的。 |
引用:
看來你是根本沒有看我貼的link. 裡面正好就有提作者怎麼讓輸出(而且也是沖印行)的結果接近螢幕上看到的東西. 這個就是解決你說的"印刷品出來色彩問題依舊是無解的". 所以我想你是認知不足的那種沒有錯. 否則連"色空間越小越準"這種莫名奇怪的荒謬結果都講得出來, 正確的icc profile怎麼來的? 就是像文章中lukelo兄一樣從輸出品直接測量得到. 我想你甚至沒有在多螢幕環境使用校色器的經驗(也許也根本沒用過...), 所以也會講出"怎麼去校正成PCDVD使用者眼前的螢幕"這種笑話.. 你如果有試過在"不同螢幕上"拿"不同校色器去量測", 卻可以得到接近的結果, 這才是校正的精神, 事實上廠商在東西出廠前會做一次校正, 只是大部分廠商這點都做得很爛, 少數像是Eizo, 三菱, NEC, LaCie這些廠商的螢幕出廠就有先做個別校正, 就可以得到更接近的結果. 照你的理論的話這些廠商做這些事情做啥? 不是拿一個"正確(校正過的螢幕)" 去對照一個"不正確(沒校正)"的螢幕, 然後說怎麼不一樣, 校正真沒用.. 我住家, NB, 工作處, 親人的電腦, 總共大概是6顆螢幕, 除了NB的panel天生色域太窄, 窄到某些顏色已經沒辦法mapping到而差異稍大之外, 校正後可以說是蠻接近的.. 我有用Huey, 也有用i1 Display 2, 目前沒有輸出的需求所以沒有使用可以測量輸出設備的產品像是i1 photo等等, 但是至少校正過後同樣的圖檔放到這幾台機器上看是遠比校正前接近太多了. |
感謝經驗分享!
有機會應該要找您來幫大家校色一下。 是否有其他操作心得可以分享? 謝謝。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