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eed for Speed: Pro Street第一彈預定九款車型亮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42626)

faustchu 2007-09-05 03:18 PM

競技用工廠賽車

把妹用超跑

這兩者本來就不是同樣路線的

26953898 2007-09-05 04:25 PM

說到寬螢幕的解析度

如果pc沒有...

xbox360總不可能沒有吧...

如果xbox360有...而pc沒有...

那不就.......- -

"全民公敵"跟"玩命山道"在360都有出吧...

應該都有對應寬螢幕吧...

pc為什麼會沒有呢??

Adsmt 2007-09-05 10:50 PM

引用:
作者Raziel
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超跑的成本本身就是個黑箱子, 他說成本就一千五百萬我們也無法評估.
裡面有大師的設計嘛~ 有手工打造嘛~ 有客製化嘛 ~ 有品牌嘛~ 是限量嘛......
做給有錢人買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有賺頭. 不去大量製造是為了侷限高階客層的數量.
而不是做不出來, 所以很稀少, 這是完全是商業手段的操作.
讓你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 這樣才有無與倫比的抬價機會.
業務os: 我就是要賣你貴, 你不買還有別人會買, 下手晚了可能就買不到了. 自己看著辦吧~
對有錢人來說, 花一千五百萬跟一千七百萬買台讓自己奇魔子好的車對他會有差嗎?
所以說各種行業的高檔貨沒賺錢, 我自己是不相信的. (裝沒賺錢是業務開工的第一件功課啊~)

成本不只在那台車的做工或材料,很多背後的成本也必須考量在內,包含研發、測試.....
光是測試耐撞性,就不知道要用幾台全新的去把他撞爛,場地、機台、儀器.....一台儀器幾千萬幾億,還有薪水高得要死的工程師,這些都是成本。
當然這些只有他們內部自己知道。
(就如同一顆 CPU, GPU, 不要算研發成本,光是蓋一座晶圓廠,就要花新台幣一千億,所以知道為什麼 nVidia 不自己做晶片了吧?)

至於一定以賺錢為考量是沒錯,但不表示每一個產品都用來賺錢,有時候故意削價賠錢,也是一種策略。
有些公司確實在某些產品,是以賣一個賠一個在賣的,但卻因此可以用來吸引更多的客戶,或者讓同樣的客戶買其它產品,這也是一種策略。

如果你是以台灣售價的話,一千多萬只能買到入門級的超跑而已,那些 400KM/hr 以上的怪物,恐怕在台灣要上億才買得到吧。
(阿湯哥就開一台 400KM/hr 以上的怪物 Bugatti Veyron, 這台剛出來在歐洲售價就高達新台幣五千萬)

SATCHELMOUTH 2007-09-06 05:31 AM

引用:
作者hyperhou
同意+1 :)

XBOX360上吸引我的遊戲真的是越來越多了... :flash:

敗吧∼敗吧∼ :D :D

如果要入手新主機,我肯定以360為首選 :p

hyperhou 2007-09-06 06:57 AM

引用:
作者SATCHELMOUTH
敗吧∼敗吧∼ :D :D

如果要入手新主機,我肯定以360為首選 :p


是呀...話說HALO3也即將要上市了~ :flash:

f750319s 2007-09-06 01:34 PM

引用:
作者hyperhou
是呀...話說HALO3也即將要上市了~ :flash:


是呀…每天經過捷運台北車站的地下街都看到宣傳…
快敗吧 :flash:

Raziel 2007-09-06 05:23 PM

引用:
作者Adsmt
成本不只在那台車的做工或材料,很多背後的成本也必須考量在內,包含研發、測試.....
光是測試耐撞性,就不知道要用幾台全新的去把他撞爛,場地、機台、儀器.....一台儀器幾千萬幾億,還有薪水高得要死的工程師,這些都是成本。
當然這些只有他們內部自己知道。
(就如同一顆 CPU, GPU, 不要算研發成本,光是蓋一座晶圓廠,就要花新台幣一千億,所以知道為什麼 nVidia 不自己做晶片了吧?)

至於一定以賺錢為考量是沒錯,但不表示每一個產品都用來賺錢,有時候故意削價賠錢,也是一種策略。
有些公司確實在某些產品,是以賣一個賠一個在賣的,但卻因此可以用來吸引更多的客戶,或者讓同樣的客戶買其它產品,這也是一種策略。

如果你是以台灣售價的話,一千多萬只能買到入門級的超跑而已,那些 400KM/hr 以上的怪物,恐怕在台灣要上億才買得到吧。
(阿湯哥就開一台 400KM/hr 以上的怪物 Bugatti Ve...

研發測試的經驗很多都可以沿用,並不是從無到有去做的,工程師與設計師及測試人員也是
share的pool, 不是所有參與人員團隊都只做超跑這單一project而已.
而也不會因為做超跑而另外找新的團隊出來做,也是沿用既有的人力加入這個專案.
人事開銷是固定的,測試設備也是共用的,也不是超跑專屬的....兄臺不要把超跑想成多偉大的
東西,只不過是車廠的其中一項產品罷了.
一座晶圓廠也不可能只做一顆型號的CPU, 這個道理很簡單.
也因為它就是這麼有價值的產物,所以更需要高額的毛利才能夠cover回來.

策略性低價吸引客戶的產品我相信不是沒有, 但是以量制價的算盤, 可以在大眾型的低價產品做,
用在超跑這種奢華品上是個不make sense的作法 :think:
真的七千萬的車,降到六千萬,買的客人都還是那些雲端上的富豪,
客戶不會因為這樣而變多, 而不少有錢大亨還不想買太便宜的車, 那會顯得自己不夠闊氣.
這樣的局勢,讓車廠不從這些富豪身上賺到超跑的錢都難.

Adsmt 2007-09-06 07:34 PM

如果什麼設備都用固定的,那就不需要研發了。設備很多是固定的沒錯,但以頂級超跑為公司技術前膽,相信一個專屬團隊研發並不為過(這個團隊說不定還大得驚人),設備維護也是不會停止的,並不是一千億花下去蓋的晶圓廠就不需要維護。
而且現在講求分工的社會,很多東西都是外包,或像其它公司購買。

舉個例子吧,我們部門為了要測試一些東西,向某公司購買一套五十萬的測試軟體。如果到時軟體有新功能是我們需要的,那要怎辦?重買。

研發砸入的錢是很難想像的,很多時候砸了大量的金錢研發的東西,最後卻完全沒派上用場(或根本沒上市),相信做研發的都可能有這種感受。(我想很多人都聽過某某大公司原本計劃的產品,最後卻胎死腹中,這些投入的經費,就差不多是丟到垃圾桶一樣)

再者設備也是一個超龐大的開銷,不是你買了他就永遠不會壞。

還有,富人是有錢人,不是凱子。五千萬和五千五百萬是有差的,再者頂級超跑的目的是為了和同業競爭技術,跑車公司最賺錢的絕不在頂端這個領域,用頂端技術吸引別人買次級以後的產品,這也是目前 GPU, CPU 公司的策略。

不過討論這些也不是很有用,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他們真的成本是多少,但在各類高科技領域,要研發,再多的錢都是不夠的,一件太空衣造價可以高達 2200萬 美金,一台百多萬美金的跑車算什麼?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