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轉貼兼考古]緬懷我們的童話 NetBurst的成功與教訓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94913)

Lincutt 2007-02-17 02:55 PM

引用:
作者michael2000
的確,原作者可能過於簡化說明。精確的說,現今的CPU不論C2D還是K8,都只是相容於X86指令集,其內部架構經過好幾代的改良,和當年的X86架構根本天差地遠。
此外,X86指令集中的部分設計似乎也被教科書評為錯誤示範,因此幾年前Intel曾經想
憑其寡佔之優勢,強行推出和X86不相容的指令集,將X86徹底埋葬。可是AMD就像永不
言敗的拳擊手,在當時推出更強的X86相容CPU,讓Intel美夢破滅,於是我們大家就只好
繼續沿用古董級的X86指令集。

+1
CISC跟RISC比起來
"先天不足"也許是個最好的形容

而X86是CISC架構
不斷的改良也只是在模仿RISC...
使CISC穿上了RISC的外衣
但不論再怎麼樣改進
CISC還是CISC
還是不會變成純RISC

當年Intel想徹底埋葬老舊的CISC
其實也是個有遠見的判斷
但無奈孤立無援,再強也無力回天 :laugh:

版兄 2007-02-17 03:06 PM

指令集就像遊戲規則
玩的人越多 也越難放棄

如果哪一天軟硬體大廠們一起說
來 我們從xxxx年開始改用xxx指令集和標準...而且為了推廣...軟體打3折 硬體打5折賣 一起買再打8折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買單 XD

GPF 2007-02-17 04:42 PM

原作者這句話

"最早時的CPU其實幾乎不具備浮點運算能力,但Pentium MMX改變了這個現狀,在加入了一個名為MMX的SIMD指令集後,CPU開始具備了初級的浮點運算能力,"

就至少有兩個錯誤。
1.Intel從80486DX就有內建X87浮點運算器,80386則是需加裝80387才具備浮點運算能力。

2.MMX只能對"整數"作SIMD運算,直到搭載SSE的P!!!才能對32-bit"單精度浮點數"作SIMD運算。但某些需要80-bit雙精度浮點數的場合SSE還是沒輒。

bluedidi 2007-02-18 05:29 PM

引用:
作者版兄
AMD有替user設想到, 先進與實用兼備就是k8的寫照...

這個最中肯

路過 2007-02-23 11:52 AM

引用:
作者Lincutt
+1
CISC跟RISC比起來
"先天不足"也許是個最好的形容

而X86是CISC架構
不斷的改良也只是在模仿RISC...
使CISC穿上了RISC的外衣
但不論再怎麼樣改進
CISC還是CISC
還是不會變成純RISC

當年Intel想徹底埋葬老舊的CISC
其實也是個有遠見的判斷
但無奈孤立無援,再強也無力回天 :laugh:

這篇出來的時候就想回了... 錯的地方還不少 :jolin:

其實就當初CISC的開發並不像你所說的"先天不足"
至少我認為那有點事後諸葛的味道

畢竟記憶體寸土寸金(應該說是貴到爆)的年代
加上憑著相容性這個超級重要的solution
CISC還是有其可理解的長處
進化至今的x86架構
也在導入RISC的諸多概念並盡力排除其缺點
畢竟大家都已經用了這麼久,大環境是很難說改就改的
個人觀點也認為x86架構
的確是適合在這塊充斥著各種聲音與想法的市場


而且NetBurst架構並不是不好
基本上它還是個x86,用原型是x86去形容它似乎比較適當?
新的pipelines與Superscalar很好、導入更多的SIMD概念也很棒

只是由於諸多限制,尤其是時脈上升導致的功耗與廢熱
使得intel不得已暫時發棄了它
只能說它不是適得其所吧?

但也拜此所賜,大家現在的Core 架構
也才有這麼多新的Power management


我想其他很多東西在wikipedia上面都已經寫過
我就不再多提
有興趣的人就幫個忙把RISC那篇給翻譯過來吧!!


遠見這種東西一個蘿蔔一個坑
有用有市場就有資金開發. 供需平衡,如此而已

有錯請指正 :p

路過 2007-02-23 12:14 PM

超過五分鐘 = ="
 
我目前比較有興趣的
是在不久的將來core架構導入Hyper-Threading
以現有core架構,Thread 打架的問題會不會因此有所改善... :p
還是要從OS開刀?要如何實作呢?

我對這方面知識蠻貧乏的,哪位大德能幫忙解釋一下?

竹雲公子 2007-02-23 02:15 PM

引用:
作者路過
我目前比較有興趣的
是在不久的將來core架構導入Hyper-Threading
以現有core架構,Thread 打架的問題會不會因此有所改善... :p
還是要從OS開刀?要如何實作呢?

我對這方面知識蠻貧乏的,哪位大德能幫忙解釋一下?

基本上Core架構是不太可能導入Hyper-Threading的
因為Core屬於短管線設計
跟NetBurst不同
就算導入了效能也不可能有像NetBurst一樣有20%上下的效能增長

之前站上有個處理器達人J大...
他曾針對這點探討過
只是現在一時找不到他po的那篇文章 :ase

版兄 2007-02-23 02:54 PM

P4時代的HT在處理單一process會變慢 (除非程式有支援多執行緒)
最大的效益是多工吧 比較不會卡在單一process上

Intel就真的打算讓Core系列的CPU用HT了
不過我實在想不通
雙核心都已經出來一陣子了
能充分發揮其效益的套裝軟體並不多
現在四核心也蓄勢待發
用了HT 每個核心都在分身成兩個logic cpu
4*2=8.........有必要嗎 用得到嗎?
只怕Intel衝太太快了 XD

NONO72324 2007-02-23 03:08 PM

目前core微架構雖然沒有HT但也不能說它並不適合HT這種技術
前陣子看到一篇針對Core和NetBurst這兩種加構做比較,NetBurst由於超長
管線所帶來的性能減損延遲過長的隱憂,加入HT是為了要增加內部閒置資源的
利用率,而Core則是內部運算資源極為豐富,短流水線的執行率己經很強大了
若再加上HT則更可以充分的把Core其內部的更多運算資源發揮出來
所以HT用在這兩種架構上的原因可能各有各目的。

Core微架構的下代Nehalem,有可能再次導入HT,而核心數也有可能不是偶數位
至於性能方面,核心數量有可能少於目前的四核,但提供的性能卻比四核還強......... ;)

以上只是聽說參考就行了~~~ :)

michael2000 2007-02-23 07:56 PM

討論主題已經從基本架構延伸到多核心(或虛擬多核心)啦。

說真的,除了大型企業 Server 應用、科學或工程計算、同時轉檔並玩 Game 之類的超級使用者外,
我們真的需要多核架構嗎?真的要一直被商人牽著鼻子走嗎?

提出這樣的問題大概會被圍剿,因為多核架構已是不可抵擋之趨勢。但若是從節能、CP值的觀點
出發,單核心對大部分的普通使用者來說,還是最佳的選擇。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1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