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車子一直以來都沒有啥太大改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29724)
|
---|
奇怪 我提供的兩部車的資料不就已經準備量產了嗎
三菱EVO預計2010年發售馬力是在250上下 同車廠還有一款是只有後輪兩輪有內置馬達 會比EVO還早發售 推估應該馬力是在120匹上下 慶應大學的ELICA車重(沒有乾重 哈)2400kg 總不可能每個輪子都重到一兩百公斤吧 這台車可以四秒到一百 極速四百 續航力是350公里左右 重點是現今車廠都是用市販車車體裝上電池來當電動車 ELICA是把電池模組當成底盤 大大減輕了車體重量 總之兩部都已經進行量產動作 同時兩部車都未拿日本政府補助金一分 相形之下....... |
輪內馬達的evo有要量產嗎 :confused:
不是光充電問題就很難解決了嗎,好比瓦斯車的加氣站遠遠少於加油站的問題 |
引用:
你要先確認那些馬達到底是調教成哪一種型態的,不然這個馬力重量比一點意義都沒有 電動遙控飛機的馬達所輸出的功率(馬力)可遠比同體積的四行程內然機高上許多 事實上使用內然-電驅設計最重要的就是能提高效率,電能轉換所耗損的能量並沒有比自動變速箱來的高多少,而且引擎也可以不管實際的路速有多少,不需要去遷就齒輪比一直在最省油或是馬力最高的轉速運作 如果再加上大型的電容與電池,就可以將能量更平均且更有效率的回收利用 廠商之所以先推油電,就是因為像你一樣有錯誤觀念的人還是很多,只好先推效率較差的油電車建立大家的信心 |
引用:
有一種就是你說的,固定減速比的軸上馬達。 但也是有軸轉速最高僅100rpm出頭的軸上馬達喔 :) (Canon鏡頭的環狀馬達就是這種極低轉速設計)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應該都是流行高轉速馬達搭配行星大減速機構。 |
引用:
是為了達成精密定/變速,類似大口徑望遠鏡的追星同步機構嗎? |
引用:
我是覺得電池問題,續航力高的太貴,低一等的一般電池又太重,體積也大 :jolin: 馬達也是好的頗貴,以前咱機台上的伺服器馬達同樣2HP出力的,台製一顆5000$ 日本三菱製的一顆快3萬! 不過那加工精度跟運作音一聽就知道差別就是了.... :stupefy: :jolin: :nonono: |
不是車不變,而是人不變
|
也許是因為一些較新科技都只應用在較高檔的車子上,不是很普及所以才會如此覺得吧!
|
引用:
每個廠商之所以推的技術完全不同,你這種說法是以偏概全,率先推出怎樣的車輛,那都是廠商自己的考量,日本廠豐田跟本田一開始就是以混合動力車為主,燃料電池為輔的策略,而美國與賓士等廠都是以燃料電池為發展主軸,現在因為燃料電池發展碰到瓶頸,所以大家轉回頭去開發油電車,歐洲車廠更甚者還有柴油油電車,不過設計上卻必須閃躲豐田與本田所註冊的大量油電車專利而困難重重~~ 油電車的發展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整個燃料通路的建立,假設使用燃料電池,目前的燃料來源非常的多樣,除了各國的燃料來源還沒有統一,更別說整個加氫站的建立更是遙遙無期,在美國要是沒有加州政府強力推動,本田也絕對不會在那裡租售燃料電池車~~ |
引用:
= = 這邊講的是內燃機-電力驅動的設計,搞不清楚狀況也別亂入好不好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