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視博通的小白鯨機殼真是強!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39509)
|
---|
引用:
呵呵呵,冬天快到了。電腦兼做暖氣用。經濟又實惠。 :D 底板就算沒有架高也沒關係,下方的側板也有進氣孔 :shy: 說老實話,這台主機我裝了四天,也是腰酸背痛 :shock: 。 |
期待你的側邊外殼改裝完成,這樣你的CPU會開心一點.....
Chunyan0001主要是希望將Xeon裝入小機殼中,並DIY散熱系統 我也希望快點看到成品.... 期待喔~~~ |
您的手工真是精緻
小弟深感佩服 呵呵 |
總算是從工廠拿回鐵殼了,保護用的鐵網也裝上了。
什麼?鐵網有點眼熟? 中秋烤肉不是才用到嗎?這麼快就忘了它? 沒錯,鐵網就是烤肉架加上鐵樂士。 質感還不賴,烤肉架鐵網的洞大到足以透風,又小到剛好手指插不進去。 左側面板,洞中透出悠悠藍光煞是美麗。 右側面板 經過兩天的不停機全速運轉,大致上抓出了幾個比較熱的區域進行處理, 一個是顯示卡的地方,因為冷空氣進入的開孔不夠大,導致熱風無法有效排出, 因此在顯卡下方又加了一個大星渦輪扇降壓供電來抽入冷空氣, 作為機殼內晶片組以及顯卡的冷空氣提供。 另一個較高溫的區域是主機板上方,本來擺硬碟的地方。 因為導風罩只針對CPU,而主機板的廢熱都堆積在機殼上方, 所以也加了一個渦輪扇排出主機板廢熱,而硬碟則移到光碟機下方。 觀察CPU導風罩右側多了一個漏斗狀的罩子,它就是負責導入機殼外的冷空氣。 經過兩天改造後,全體變成這樣。 接著就是用小弟最愛用的極限測試,12宮格播放影片,不但簡單好用, 不用額外軟體,又可以同時操到所有硬體。 ;) 穩定測試五小時後CPU溫度分別為主CPU是55度,副CPU 54度。環溫27度。 接下來就等星期一帶到公司用溫度紀錄器詳細紀錄每一個硬體溫度由空載到滿載的變化。 預計紀錄時間為8小時,開機4小時紀錄待機穩定溫度, 4小時候全速運作到第8小時,紀錄滿載工作溫度, 接著取得數據後再來製作機殼內部的溫度分佈圖。 :cool: 不過先撇開測試不談,這次改造完後燒機5小時,用手摸兩邊的機殼, 也只有左側以及右側下方電源供應器部分微溫,其餘部分都是冷的! :like: 看來這次把雙CPU伺服器加硬碟陣列加燒錄器光碟機塞到Micro ATX機殼的挑戰是達成了。 :p 而且,開著睡覺也不吵! 幫同事裝的另一台也已經被他高高興性的搬回家這樣這樣....那樣那樣了..... :D |
小白鯨真是漂亮啊∼
可惜我不能用...3個硬碟。 :cry: |
引用:
小白系列可以用到三顆啊,除了小白鯨,小精靈之外都可以....只是不能裝軟碟而已 :ase 上吧上吧 :flash: :flash: |
......................
7800系列顯示卡太長 撞到POWER裝不進去 5950U時還勉勉強強(MB上AGP插槽剛好跟power錯開一點點) 幫一號機找新家中 (T_T)....... |
小的有問題 (-.-)ˊ
為什麼要把測版左右邊調換過來用ㄚ... 不懂... |
小弟組過3台小白鯨
第一台約快一年前,他有附2個腳架可墊高,真的超美超有質感,重那時候就愛上小白鯨了,不過散熱不盡理想 第三台就沒腳架了,不過機殼正上方有預留一個8cm風散模組,可以加裝一個直接重上面抽出,怎麼樓主的沒有看到,第二台是昨天組的,大概又改了一次吧 除了power散熱的小缺點外,真的無可挑剔,正打算在開一個下去自用@@ HD的部分在原本CPU上方那個不知道3CM的風散擠的進去嗎?3CM??不無小補咩~"~ |
小白鯨好漂亮
我想買粉紅色的ㄏㄏ 可是我的辛巴達不肯 ㄏㄏ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0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