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RT半生浮世錄..(職場生存法則交流)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08753)

darkangel 2005-07-08 01:48 AM

引用:
作者lucses
我用一條線來比喻
是為了讓一般人知道上司怎麼看下屬 怎麼認下屬 怎麼用下屬

對於下屬 這一條線 其實還有一種更難聽的講法
就是你根本連線都沒有資格知道

你今天會說小圈圈的成員不是你決定 是外人決定的
那您就不理解我所謂的一條線了
更別說去踏過那一條線 或是自己畫線的可行性了

基本上 我同意您最後一句話
我只能說 都是人治
是人 就會改變
只是您有考慮過影響改變的因素嗎?
上司不喜歡你 你暸解不被喜歡的因素?


雖說這些是書上一定有的

但是您確定您在看這些事情的時候
能保持著兩個重點
A 採用第三者的心態 或是退一步來說 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理心態!
B 永遠別說NO , I can not do this! Or this is not my type(style)!

很高興您在職場上瞭解了有"小圈圈"這種事情的存在
但是您是傾向於積極加入?消極排斥?不爽抱怨呢 還是試著去分析然...


很感謝 L 大為在下做這樣精闢的解說,在下並非否定 L 大所言,實際上 L 大說得非常有道理,實在是在下說得不清楚讓 L 大誤會了,在此鄭重的向 L 大道歉,也非常感謝 L 大的耐心為在下說明,當然在此之外,在下更希望的是能從各位前輩身上得到親身的經驗談。

另外在下說小圈圈的問題,很多時候是由外人認定的,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不管再如何努力,有時候別人永遠不會把你當成其中一份子,很多時候並非一個積極的態度就能解決的,這其中關係到權力與利益分贓的現實,很抱歉在下說得很難聽,但有時候往往事實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在下也從來不認為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如果積極能解決問題,聰明才智如同孔明也者也不會在火計失敗後說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千古名言(是不是孔明說的不重要,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有待考證),這也是在下會認為有時候這個圈圈並不是說想進去就能進去的原因之一,並非不夠積極。

另外對於同事的學歷、生日與婚嫁應該是基本常識吧! 特別是女同事的婚嫁問題! :shy: :shy: :shy:

norman65 2005-07-08 01:52 AM

lucses 兄別生氣喔
R 大大太忙了 現在這樣討論又感覺熱起來啦... :D

其實我覺得兩方或許都有堅持的地方,我覺得您的比喻很棒

或許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

我想說的是 有些時候瞭解上司的想法,可能先知到他們的思考歷程,

然後自己去體會與瞭解,我想每個人的環境與背景都不同,遇到到狀況也都不同,

沒有絕對的答案可以說 一定樣怎樣囉...

所以提出出書中的理論來驗證,可以作大家可以統一規範的參考,

又可以藉機會複習一下還給老師的管理學,讚啦... :D



引用:
作者lucses
我用一條線來比喻
是為了讓一般人知道上司怎麼看下屬 怎麼認下屬 怎麼用下屬

對於下屬 這一條線 其實還有一種更難聽的講法
就是你根本連線都沒有資格知道

你今天會說小圈圈的成員不是你決定 是外人決定的
那您就不理解我所謂的一條線了
更別說去踏過那一條線 或是自己畫線的可行性了

基本上 我同意您最後一句話
我只能說 都是人治
是人 就會改變
只是您有考慮過影響改變的因素嗎?
上司不喜歡你 你暸解不被喜歡的因素?


雖說這些是書上一定有的

但是您確定您在看這些事情的時候
能保持著兩個重點
A 採用第三者的心態 或是退一步來說 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理心態!
B 永遠別說NO , I can not do this! Or this is not my type(style)!

很高興您在職場上瞭解了有"小圈圈"這種事情的存在
但是您是傾向於積極加入?消極排斥?不爽抱怨呢 還是試著去分析然...

lucses 2005-07-08 01:54 AM

我常常做一個小遊戲

這是看漫畫學來的 (那個圖很好玩 借來用)

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紙的中心

把辦公室內的同事名字寫在週遭 以線連接自己

試著在線上注明自己重視的事情 或是對這個人的觀感(馬屁精 辦事不力 有過人見解 職場潤滑油 該催促進度 開會要多釘他 極度表現自己 缺乏共識 ETC)

寫著寫著 總會發現些自己平時遺漏的事情 或是應該要做的事情

而當只有同事名字 線上沒有內容的時候 就知道是不是該與他談談 或是多了解下這個人

藉此 可以了解自己處於什麼地位 也可以了解生態關係

PS 多看心理學書籍還是有用的

darkangel 2005-07-08 01:55 AM

引用:
作者lucses
我來講個弄臣的案例好了

我帶的這個TEAM中 曾經來過一個年輕人(那時候他應該是研究所剛畢業,免役,比我老一點啦)
初來乍到 跟已經在軌道上忙案子的元組員格格不入
甚至也沒有人有心去帶他跑客戶 跑案子
連申報會計傳票等等都沒人願意敎他
每天就是拿著之前我們作好的案子研讀 基本上不算戰力

後來不知道是誰敎他的
他拿著PDA跑來跑去(當時還是灰階的PALM)的問女同事星座(發現女性不管幾歲都對這個很有興趣)
然後用PDA的軟體跑星座盤 講解當天運勢等等 (這樣可以問到生日喔)
簡簡單單的被辦公室內的女性同事認可了(真是簡單的感覺)
然後藉著知道女性同事的生日 定了幾個蛋糕搞了幾場生日會
就這樣插入了原本不想接受這個組員的TEAM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
A善於分析OL的喜好很重要 畢竟女性角色言論較易被接受
B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不管是子平八卦...



其實他很聰明!
在下記得以前有一位很要好的同學(他超級會做人的)私下和在下傳授絕招提到一點:如果要在班上人緣吃得開,第一步就是要讓女同學喜歡你。
他這招對照到 L 大所說的這一段經驗有異曲同工之妙!
前輩的經驗果然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norman65 2005-07-08 01:59 AM

引用:
作者darkangel
Ethic 可完全不是小學課程哦!您可知道有多少碩士論文的題目就是在討論 Business Ethic (企業倫理)。工業化時代的興起,讓作業研究、管理學說在 80/90 年代頓時成為顯學,可是台灣的管理者卻沒有跟上時代,還抱持著舊有的管理學說沾沾自喜,深不知現在國外早已經在討論人性、倫理等議題了,這也是為什麼 Nokia 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口號能深入你我心中的原因之一,在下也認為,台灣目前在上位的人一直強調管理、立場,卻一直忘了人性是無法管理的。

阿爾法大大的看法其實與在下相同,溝通都是由下往上難,最主要的原因是吾人常常都不是皇家騎士,正所謂人微言輕,另外在下從來不會因為長官的專業能力不如自己而不服,當然前提是不要影響在下做事,在下也曾碰過幾個不錯的長官,雖然沒啥專業能力,但帶人帶心的能力一把罩,有的人能幹到那個職務自有其本領在,而這個本領並非全靠專業,在下的做法通常...


小弟唸書的學校 都規定企管系大四下學期必修就是企業倫理...

也就是妳要離開學校了 要修過企業倫理才可以畢業....

不小其他大學的企管係有沒這樣

所以 企業倫理本來是就很重要的一環,只不過都偏到道德去了

或許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大家自己量囉 :D

其實,中國也有管理學,也有很多台大的學者在研究,只是不是顯學,知道的人不多吧

畢竟我們受到的教育幾乎都西方的影響比較多

尤其是大學的時候,管理學教授幾乎都是美國留學回來的

其實很多老外對於中國人的管理學 也很有興趣

中國的『五倫』, 強調『關係』(亞洲文化特有的,日本企業也是這樣),還有所謂的『差序格局』

還有儒家思想對於中國在管理學以及組之上的影響,

很多老外有興趣喔... :o

大家交流 交流 :D

lucses 2005-07-08 01:59 AM

引用:
作者norman65
lucses 兄別生氣喔
R 大大太忙了 現在這樣討論又感覺熱起來啦... :D

其實我覺得兩方或許都有堅持的地方,我覺得您的比喻很棒

或許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

我想說的是 有些時候瞭解上司的想法,可能先知到他們的思考歷程,

然後自己去體會與瞭解,我想每個人的環境與背景都不同,遇到到狀況也都不同,

沒有絕對的答案可以說 一定樣怎樣囉...

所以提出出書中的理論來驗證,可以作大家可以統一規範的參考,

又可以藉機會複習一下還給老師的管理學,讚啦... :D




我並沒有生氣阿

我反倒是很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看法

而我一定是用我的講法來敘述我的觀點

當然 這之間一定會有摩擦 也才會有收穫

知分兩種

一種是完全不知而得知 如科技新知 新的名詞 新的人物 新的故事等

另一種是 知而修之 如改正看法 得知全貌或是另一種觀點後重新思考原本的看法

沒有碰撞 哪來成就

darkangel 2005-07-08 02:00 AM

引用:
作者norman65
lucses 兄別生氣喔
R 大大太忙了 現在這樣討論又感覺熱起來啦... :D

其實我覺得兩方或許都有堅持的地方,我覺得您的比喻很棒

或許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

我想說的是 有些時候瞭解上司的想法,可能先知到他們的思考歷程,

然後自己去體會與瞭解,我想每個人的環境與背景都不同,遇到到狀況也都不同,

沒有絕對的答案可以說 一定樣怎樣囉...

所以提出出書中的理論來驗證,可以作大家可以統一規範的參考,

又可以藉機會複習一下還給老師的管理學,讚啦... :D


一切都是誤會啦,在下之前就提過在下才疏學淺、說理不清,讓各位大大誤會深感不安,在下也道歉了,別生氣嘿,在下只是希望把這篇推上來,還需要各位大大的經驗為吾人後生晚輩指點。
在下沒什麼東西好堅持的,話都是隨人說的,在下不過只會吊吊書袋,哪比得上你們的人生體驗,也希望大大們不要見怪,繼續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心得與經驗。

norman65 2005-07-08 02:02 AM

團體動力學中有所謂的同心圓效應... 還是理論有點忘記了....

以自己為中心,依照關係的親疏遠近來排列周遭的人...

可以瞭解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

以前成長團體也玩過這種團體遊戲... :agree:

有點類似的概念



引用:
作者lucses
我常常做一個小遊戲

這是看漫畫學來的 (那個圖很好玩 借來用)

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紙的中心

把辦公室內的同事名字寫在週遭 以線連接自己

試著在線上注明自己重視的事情 或是對這個人的觀感(馬屁精 辦事不力 有過人見解 職場潤滑油 該催促進度 開會要多釘他 極度表現自己 缺乏共識 ETC)

寫著寫著 總會發現些自己平時遺漏的事情 或是應該要做的事情

而當只有同事名字 線上沒有內容的時候 就知道是不是該與他談談 或是多了解下這個人

藉此 可以了解自己處於什麼地位 也可以了解生態關係

PS 多看心理學書籍還是有用的

norman65 2005-07-08 02:04 AM

不生氣啦

罰妳多多發言 多多發問

也歡迎自爆 :agree:

我們很缺 客座教授 :agree: :D

引用:
作者darkangel
一切都是誤會啦,在下之前就提過在下才疏學淺、說理不清,讓各位大大誤會深感不安,在下也道歉了,別生氣嘿,在下只是希望把這篇推上來,還需要各位大大的經驗為吾人後生晚輩指點。
在下沒什麼東西好堅持的,話都是隨人說的,在下不過只會吊吊書袋,哪比得上你們的人生體驗,也希望大大們不要見怪,繼續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心得與經驗。

iacess 2005-07-08 02:07 AM

引用:
作者路人亂入
...........這篇也讓小弟感觸良多 :think: ....

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才是王道啊 :nonono: ....

下潛去 :think:


+1 同意不能再多阿!:think:

引用:
作者darkangel
其實他很聰明!
在下記得以前有一位很要好的同學(他超級會做人的)私下和在下傳授絕招提到一點:如果要在班上人緣吃得開,第一步就是要讓女同學喜歡你。
他這招對照到 L 大所說的這一段經驗有異曲同工之妙!
前輩的經驗果然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這是當壞人的第一步嗎:stupefy:
----------------------------------------

請問如何進入別人的小圈圈,有前輩們可以分析嗎?方針?還是狗腿加三級(無惡意,請海涵)?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