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SpaceX 載人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 (美東時間5/30/2020,15:22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5229)

skyfool 2020-06-02 06:20 AM

本樓一些言論真讓我笑死~

如果不是美國一些智障說不能用俄製推進器會搞到這種局面?

死杯耶可思是馬斯克研發的?更讓我滾地上好幾圈....可以去找找是哪幾家給的技術

馬斯克就只是個很會唬爛的騙子,卻很多人崇拜...呵呵

說好的太空旅行在哪?
高速膠囊列車的影子勒?

反正我的言論也沒人愛聽,不用回我

Axel_K 2020-06-02 06:46 AM

Aim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vitohong 2020-06-02 09:36 AM

看是 平淡的技術, 可以看看還有其他公司
也成功, 在來說很簡單

tbsky 2020-06-02 10:25 AM

引用:
作者Axel_K
Aim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ll land among the stars.


Until we realize, little stars are too far to become the moon.

jjong 2020-06-02 12:52 PM

引用:
作者skyfool
本樓一些言論真讓我笑死~

如果不是美國一些智障說不能用俄製推進器會搞到這種局面?


SpaceX不用俄製推進器很簡單啊, 就無法達到回收利用的真空/大氣兩階段使用的性能啊!!
至於美國為何計畫要禁用: 烏克蘭問題使得俄羅斯威脅要切斷RD-180的供應,
--> 美國國防部試圖開發新的發動機 --> 美國要設計生產RD-180同級產物缺的是時間。-->
原因是美國國會限制2022年後不得購買RD-180。

引用:
作者skyfool
死杯耶可思是馬斯克研發的?更讓我滾地上好幾圈....可以去找找是哪幾家給的技術

SpaceX是Musk建立的,Gwynne Shotwell是COO,Tom Mueller是CTO,你是說Gwynne Shotwel/Tom Muellerl才算是研發的人嗎?
哪幾家給的技術?? 這個好像沒聽說過,頂多是NASA同意它的顧問去幫忙一下而已。願聞其詳。

引用:
作者skyfool
說好的太空旅行在哪?

Starship 一直在測試中,連Dragon 2 升空的都沒有影響 SN4的測試,雖然爆炸失敗。.
登月小艇的競標,SpaceX獲選。
Starship的進展並沒有停下。

引用:
作者skyfool
高速膠囊列車的影子勒?

Boring company有做出測試線了。

天屎~加百列 2020-06-02 04:11 PM

去年八月去談案子

才在SpaceX Redmond總部親眼見到開發中的Dragon 2

還有回收的Flcon 9

很可惜內部不給拍照

當時就已經覺得很感動

當初要進去還要提早送護照做身家調查

現場見到火箭引擎是技師一個一個調整

其實不能算是量產品

跑不快的高手 2020-06-03 09:44 AM

引用:
作者jjong
SpaceX不用俄製推進器很簡單啊, 就無法達到回收利用的真空/大氣兩階段使用的性能啊!!
至於美國為何計畫要禁用: 烏克蘭問題使得俄羅斯威脅要切斷RD-180的供應,
--> 美國國防部試圖開發新的發動機 --> 美國要設計生產RD-180同級產物缺的是時間。-->
原因是美國國會限制2022年後不得購買RD-180。


SpaceX是Musk建立的,Gwynne Shotwell是COO,Tom Mueller是CTO,你是說Gwynne Shotwel/Tom Muellerl才算是研發的人嗎?
哪幾家給的技術?? 這個好像沒聽說過,頂多是NASA同意它的顧問去幫忙一下而已。願聞其詳。


Starship 一直在測試中,連Dragon 2 升空的都沒有影響 SN4的測試,雖然爆炸失敗。.
登月小艇的競標,SpaceX獲選。
Starship的進展並沒有停下。


Boring company有做出測試線了。



我記得很已前有傳聞,因為火箭升空一次的費用太可怕了,且只能用一次
NASA早在好幾年前就想做出可回收的火箭
但每年幾千億的經費,實驗都失敗居多。沒有重大成果發表
加上最後一次任務發生意外。
政府投入大筆資金,卻沒任何成果,還有意外發生,很容易國會被盯上,
現在也過了冷戰的星戰時期,國會也認為沒有必要花這麼多錢在這沒意義的計畫上
公務員的鴕鳥心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乾脆禁止NASA的火箭回收計畫

但NASA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這幾10年的研發成果,
剛好馬斯克想玩火箭,NASA就用官方民間合作的名義
讓太空計畫的案子可以繼續,並且提供技術支援
因為民間計劃失敗了,不用承受政府巨大壓力,
科學家、工程師可以盡管嘗試發揮創意,不用擔心實驗失敗還要寫報告
這也是後來太空科技突飛猛進的原因(不用怕失敗)

所以推測馬斯克的火箭開發,主要技術支援還是來自目幕後推手NASA

這是我之前聽到的消息,跟好幾年前的NASA被減縮經費的消息有吻合
可以參考看看 :)

aureus777 2020-06-03 10:51 AM

NASA 的業務大部分都是發包出去吧?
像ULA就是洛克希德和波音組成的合資公司..
民營企業取得公開的技術問題不大, 但要取得機密性的...
ULA背後的公司可不是吃素的...何況SpaceX擺明來搶吃的...低價競爭,
ULA本來可以躺著做的, 被SpaceX搞到要認真, 而且還常常打臉...
這個仇很大...所以我認為SpaceX應該私下被搞很慘,

但是還是給他弄出來火箭回收, 載人航天等響亮的金字招牌,
個人認為是足以載入史冊的了不起成就.....
光這點, 我就願意支持Tesla, SpaceX 甚至星鏈..
雖然星鏈看起來很不靠譜...
(當然我是個鍵盤俠, 我的意見不重要...)

Axel_K 2020-06-04 11:04 AM

6/3(台灣6/4早上)在佛羅里達又發射了Falcon 9
星鏈計畫的一部分。(星鏈計畫也很強)

對於升空火箭回收平台直播訊號問題,其實不難解決,
Youtube其他影片提到是指向性天線震動問題,理論上只要一個防震設計就可以搞定
畢竟現在防震已經算很成熟了。

人肉插騷包 2020-06-04 11:25 AM

這次有看到降落 但是挺失望 沒有發現什麼外星人科技 :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