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郭董轟微軟孬種不敢向Google收費 只敢向代工廠開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9133)

xdayqq 2019-03-13 11:29 AM

如果是生產手機廠商,系統內建Google Serive,Google Play等須向Google繳納每台10~40美元的費用,是按手機螢幕解析度大小來計算

鴻海有生產自己的品牌Android手機,照理講也是繳給Google

我是不清楚微軟在Android系統上有什麼專利費????

davidxyz 2019-03-13 11:39 AM

引用:
作者itsture
這篇也有看到,但就如前面有人提的問題
我只是替別家廠商生產,為什麼我要負責專利費用?
這點有沒有相關業界的可以解說一下啊?


替別家廠商生產,就可以不理會專利問題嗎?
這問題要看當初原廠和代工廠是怎麼談的

但是很多情況下當初原廠和代工廠談的時候,
只有談到代工費根本沒談到專利問題,
因為每次生產東西都要先全部清查一次有無違反廠商的專利,
那基本上就不用做了,
所以很多專利問題都是後來才發生的

擁有專利的廠商通常會對代工廠施壓,
為什麼是針對代工廠而不是原廠?
一方面代工廠弱小,
二來貨物進出海關時是用代工廠的名字

有人會說那代工廠也應該去跟原廠談啊!
同樣一句話,下場還是大吃小!
很多原廠也不願意繳,
會要代工廠自己去處理.....

我以前的公司專門跟國內某筆電廠拿貨貼上我公司的LOGO賣到國外,
有次微軟開始捉鍵盤的開始鍵(有版權)擋海關,
你認為是我公司(所謂的原廠)該負責還是代工廠該負責?
結果是代工的筆電廠總經理去美國跟微軟談!
微軟有沒有為此要錢我不清楚,
最起碼我公司沒為此付錢!

goodpig 2019-03-13 11:43 AM

引用:
作者xdayqq
如果是生產手機廠商,系統內建Google Serive,Google Play等須向Google繳納每台10~40美元的費用,是按手機螢幕解析度大小來計算
鴻海有生產自己的品牌Android手機,照理講也是繳給Google
我是不清楚微軟在Android系統上有什麼專利費????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190312/1532016/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3692290

參考看看,Android 的確是有踩到微軟許多的專利

但是由於 GOOGLE 是開放 Android 給大家使用,並沒有直接利用 Android 獲利

所以微軟只能從靠Android裝置營利的製造商收取專利授權費

davidxyz 2019-03-13 11:54 AM

引用:
作者xdayqq
如果是生產手機廠商,系統內建Google Serive,Google Play等須向Google繳納每台10~40美元的費用,是按手機螢幕解析度大小來計算

鴻海有生產自己的品牌Android手機,照理講也是繳給Google

我是不清楚微軟在Android系統上有什麼專利費????


Android也許是google開發的,
但不見得Android的所有程式碼都是google寫的,
有可能有某段程式碼是別的廠商寫的,
或是之前已經有其他廠商已經開發出該程式碼功能申請專利,
要用?
就要繳錢!
基本上還是要看怎麼談!
有可能一次買斷,也有可能按照某定義收錢,
還聽過更狠的先跟原廠收專利錢,然後又跟使用者單位要使用權費用......

再回頭看看台灣的代工業.....
你就會知道為什麼台灣都薪水不漲了
企業不轉型就是這個下場

Earstorm-5 2019-03-13 12:01 PM

說真的很多人喊企業轉型, 我並不是幫企業們說話, 說真的也是痛苦產物下的一代.

問題是企業轉型這個其實"也是很看時機!!!" 十來年前沒有動的, 現在要轉型實在困難.

別人先卡好位, 別人先申請了重重限制, 然後! 說真的台企的後盾實在是很弱.

不要講那個踩線的, 講我自己的遭遇, 有時候個人能力再強, 也玩不過對方打背景戰.

要不最近怎麼被對岸廠吃得死死, 這還不提背景差就算了, 還有豬隊友. (更踩線了)

Melia1830 2019-03-13 12:03 PM

引用:
作者blair
印度國家政府非常的不行

出來打拼的個人倒是很猛

很奇妙的國家
國人水準差距太大吧,教育不普及的問題?

blair 2019-03-13 12:18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說真的很多人喊企業轉型, 我並不是幫企業們說話, 說真的也是痛苦產物下的一代.

問題是企業轉型這個其實"也是很看時機!!!" 十來年前沒有動的, 現在要轉型實在困難.

別人先卡好位, 別人先申請了重重限制, 然後! 說真的台企的後盾實在是很弱.

不要講那個踩線的, 講我自己的遭遇, 有時候個人能力再強, 也玩不過對方打背景戰.

要不最近怎麼被對岸廠吃得死死, 這還不提背景差就算了, 還有豬隊友. (更踩線了)

面對未來的電費
基本上台灣的製造業要準備死一票了
現在開始轉型都嫌晚了

以我碰到的狀況是台灣過於依賴代工生產的思維
即便自有品牌也因為被這樣的思維牽制
不願為創造品牌獨有價值而投資研發核心元件而傾向外購
結果就是一堆精密零件都跟日本購,歐美購
現在要轉型,這些精密零件製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人自己做就是為了"滿足自家產品的特定要求"而非成本考量等因素
長久下來日本這個被國人嘲笑的思維反而是日本現在最強的武器
上禮拜的工具機展看過之後感受特別深...

有一家大家非常熟悉的公司也很適合說的就是蘋果
1997年的時候是蘋果幾乎要破產的時候
那時候最符合經營判斷邏輯的就是"自有Mac OS已經不行了,轉Windows吧"
結果那個技術主管就被回鍋的jobs轟走了
保有自家軟硬整合基礎思維的蘋果才造就今天的成績
"硬體是骨,軟體是靈魂"
亦即PC這票沒有靈魂的,不過就是個工具,永遠沒有獨特性

Earstorm-5 2019-03-13 12:30 PM

引用:
作者blair
面對未來的電費
基本上台灣的製造業要準備死一票了
現在開始轉型都嫌晚了43...


光看$就準備死一堆: 電費, 土地, 稅(上3), 勞健保, 新的法規(裡面問題一堆).

以上都是$的部分, 如果無法理解其中那些關聯, 那就不要多想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培養(但也部份真實)的引導性仇富風氣, 但事實如此嗎?
或許幾個太惹人厭的的確如此, 但他們反而受到的影響最小, 影響大的是那些呢?

規規矩矩的那些企業.
也就是準備陣亡的企業.

你說沒能力, 倒一倒也好! 這個我非常贊成, 沒必要死撐, 收一收.
政府少點稅收, 就會去找人民要了; 沒道理成本可以無限上漲, 獲利降低, 稅收還不能少.
收!

最該精簡的不是企業, 現在企業都是瘦肉精打好打滿, 裡面的瘦肉都一人當多人用.
現在最不瘦的, 都是鐵的; 話講到這裡. (企業肥貓不是沒有, 不否認這點)

=== 回樓上, 看韓國比較快, 兩個同樣條件的學生, 準備看畢業成果了.

非常奇怪 2019-03-13 12:34 PM

房東為最大贏家

Earstorm-5 2019-03-13 12:39 PM

引用:
作者非常奇怪
房東為最大贏家


政府為最大贏家, 而很多都是房東跟地主, 這樣比較明確.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