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大陸豬瘟蔓延鄰國 蒙古4省淪陷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56953)

Melia1830 2019-01-16 10:48 AM

被夾殺啊,真口憐。希望那不是台灣的未來
引用:
作者越前屋兵介
西伯利亞有住人有養豬也有外銷喔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824/2805476/
根據網路搜尋,8月初,中國多家媒體報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集團已經向中國運輸24萬噸豬肉,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1150158.aspx
這份公告並未提及非洲豬瘟傳入蒙古的途徑。然而,蒙古相鄰的俄羅斯與中國,均為非洲豬瘟疫區;這次出現疫情的布爾幹省、鄂爾渾省、中央省較鄰近俄國,中戈壁省則較鄰近中國。

Earstorm-5 2019-01-16 11:24 AM

這是大事, 究責不如先思考防疫, 到時候可是所有吃的都要齊漲, 如果破功的話.

因為不吃豬肉後, 主力就是其它肉食, 不但供應出現缺口, 價格絕對狂飆, 麻煩啊.

Melia1830 2019-01-16 11:31 AM

中國粉(五毛?)就是有種種打擊信心和唱衰未來的方法,和為台灣的未來憂心的心態不太一樣,其實也不難分辨 :agree:

CPC slaver 2019-01-16 11:33 AM

引用:
作者起司
豬瘟又不像向工廠排煙,會被風吹到鄰國

中國防疫再差,本國全淪陷,也是他家的事
不會傳染給人、不要故意化學攻擊其他國家就好

其他國家是自己要做好防疫
有什麼立場怪中國沒做好防疫?

難道沒傳到中國之前,其他國家就不用防疫嗎?

如果狂牛症傳到中國,中國又防疫不力
是不是也要怪中國?


豬瘟會被人帶入阿,在有非洲豬瘟的豬場進入人類鼻腔以後,只要在其他豬場打噴嚏就有可能散播,怎麼漂不了?台灣很多養豬戶在中國也養豬,誰說不可能?
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管理不好啊,感染的豬隻會放水流阿。
防疫不是說防疫就防疫,各種疫情的強度、影響力都不同,沒有的疫情幹嘛防疫?防疫要花錢的,這次全面檢查行李的政策不用人力物力金錢嗎?如果沒有非洲豬瘟,幹嘛花大錢防疫?
況且今天豬瘟會散播完全是因為中國政府的錯誤決策引起的,不怪他們怪誰?
:tu:

hoba 2019-01-16 11:59 AM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我重複看了兩遍,轉貼過來的內容也沒說"源頭"是中國大陸阿 :shock:
都叫做非洲豬瘟了,最早發跡當然在非洲。

這篇在講的是,非洲豬瘟從中國進到蒙古去。

原來是在糾結哪一種豬瘟,我想說是在講從哪傳過去的

樓上講得好像台灣沒人亂扔死豬一樣?

Warm Wind 2019-01-16 12:08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這是大事, 究責不如先思考防疫, 到時候可是所有吃的都要齊漲, 如果破功的話.

因為不吃豬肉後, 主力就是其它肉食, 不但供應出現缺口, 價格絕對狂飆, 麻煩啊.

究責跟防疫要並行才是
不然病豬不停止擴散,防疫終有破功的一天,而且那天不會太晚來

CPC slaver 2019-01-16 12:22 PM

引用:
作者laifu
因為你提到美國豬肉會是最大受益者,想說手上的閒錢可以進場買些美豬養殖場供應商的股票。 沒想到一查之下才知道美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商跟養豬場 smithfield 竟然在2013年被阿共的雙匯集團用47億買走了 :laugh: :laugh:

這個算是當年神來一筆的布局?還是跟維尼搞不好被制裁? :D :D :D


怎麼不去研究肺癌概念股?中國的空氣汙染勢必大幅提高肺癌人口,最好的事情是,以各種癌症來說,肺癌藥非常有效,治癒率非常高,而不是買個微小的機會。

Earstorm-5 2019-01-16 04:18 PM

引用:
作者Warm Wind
究責跟防疫要並行才是
不然病豬不停止擴散,防疫終有破功的一天,而且那天不會太晚來


台灣無法無力去跟中國大陸究責. (我希望這個實話不會太刺耳)

BJ4 2019-01-16 07:54 PM

引用:
作者起司
豬瘟又不像向工廠排煙,會被風吹到鄰國

中國防疫再差,本國全淪陷,也是他家的事
你要怎麼解釋他們病毒豬屍體飄到金門?

這不就跟工廠排煙沒兩樣?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