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我的音樂音響觀與 ADAM S3X-V 購買記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8015)
|
---|
引用:
這倒是 ,自己玩了一陣子現在不太計較硬體 常常整套的主系統都給小朋友看卡通用 , 自己在房間用一千塊的小音響聽音樂 ... :ase |
引用:
在刪文前...... 也有一些音響愛好者,花了很多錢整治好後,結果擺在家裡是不放音樂的,等有客人來,僅會介紹一下這是哪個國家的牌子,花了幾百萬。 對我來說,這對那些器材,真是一種污辱。 讓我想起一件事,我這對喇叭,曾經見證幾年前的越南排華事件,但其實,越南人不排華,他們本身華人百萬計,他們是排x,敏感,所以就不寫。 故事是,當事件發生後一日,我跟某公司廠長聊天,他桌上一袋東西要我看,我仔細近距離一看,哇,是好幾根的XXX。 因為他們廠比較慘,人員兵荒馬亂的逃了,雖然實際上沒有發生任何事情。桌上那些東西是清潔人員在掃地時,陸陸續續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清潔人員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以裝袋,交給廠長。 肯,那位廠長還問我要不要。去.........但我心裡卻馬上連想到這些XXX的主人,可能是誰,因為大家都熟。 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出門在外,這是很衛生,很健康的事情。 |
所以XXX到底是什麼????? :confused: :confused:
|
引用:
就某種情趣用品,長長的,棒狀,有幾根表面上是有顆粒的那種。 我記得當天袋子裡,我往裡面第一眼看時,真的有嚇到,因為奇形怪狀,不同顏色等。 |
引用:
AMT高音單體是一種高音單體,其他的高音單體也是高音單體 反正合乎設計者要的就好 沒有什麼是可以打趴其他的 什麼名詞,什麼介紹都沒的時候,那才是在聽音樂 至於高音部分感覺的落差 原本你的喇叭是這樣 http://www.stereophile.com/content/...JmxhPBKRmZMk.97 ![]() ![]() 1K~10K這段的量感,你現有的是往上,之前SF那對往下凹一點 差異還不到會讓人覺得過量,所以較高音的基音 跟 泛音部分量感會比較多,或許這樣會有空間感變強的感覺 (這區段較高的地方是樂器基音的一次甚至是二次泛音) |
引用:
那個價錢還要X2到3倍 花不下去 而且我只是想拿來接電視用 :laugh: :laugh: |
我自己是個花在軟體比硬體多好幾倍的人
現在,連聽自己東西的時間都沒有 回到家,等孩子們練完自己的樂器,他們就順地開始放起youtube的音樂 等要放完,他們也洗澡準備就寢,我也甭聽了 :flash: :flash: 其實超高音的事,曾經有次讓我有點感觸 有一年弄了一張日本知名錄音師 remaster的 鐵達尼原聲帶 聲音有乾淨點,但是有種曾經的感動就突然不見了 尤其是席琳狄翁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原本的雞皮疙瘩一整個不見 後來會帶孩子去聽現場,才真正發現臨場的好... CD繼續供著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聽現場跟家裡聽是兩回事 ,就跟男人結了婚還打不打手 槍一樣 ... :D |
在被刪文前...............
to Fabio 太強了,您是怎麼找到這些數據的。 我買器材時,是不看這個的,就去現場聽。哇,下次換設備要好好做功課了。 樂器的一次或是二次泛音,是音樂美感,我個人認為很重要的組成,這也是小豹貓說的,聆聽現場,永遠會比錄音好聽的原因。 to zorro1111 明白了,接電視的話,的確是不用這樣做。 to 小豹貓 我們家,最愛去現場,其次才是聽錄音的。 原來您也是錄音或跟音樂有關的工作者,幸福喔。 to Zephyr 您的比喻,讓我想起一個朋友說的,去喝茶園剛剛烘好現泡的茶,跟把茶包買回來家裡泡,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但有時候,不可能時時去茶園,所以茶包或是罐裝茶葉買回家,是有必要的。 這個敘述沒有雙關意思,請不要誤會....... |
引用:
已經移過去了 你要不要拉上去看一下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