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雙攝死磕!iPhone 7 Plus拍照對比華為P9:差別好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2470)

野口隆史 2016-09-23 03:41 AM

前景深真的跟片幅有關嗎?
我看那些早期SLR拍出來的照片
前景一樣很深,用的卻是35mm底片
學生時代修過一學期的AOI
也有教到拍照時如何控制快門跟光圈
來達成前景深,都是一些光學上的原理
完全沒有說一定要用多大的底片才能拍得成
所以想知道一下現在數位時代片幅跟景深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marumi 2016-09-23 03:45 AM

引用:
作者Toluba
看來用軟體模擬景深的邊緣都挺慘的 :laugh: :laugh: :laugh:
算我害了你了... :cry:

看來該篇測試也算有一定的可信度了 :flash:

縮一下其實還不錯啦
不過其他家縮一下也不差就是了

cdx 2016-09-23 08:09 AM

感謝大家的批評,一支一萬五的手機真輸給IPHONE7 那沒話說~貴得有道理
我眼睛業障重,目前測試照片看來真的半斤八兩,貴兩倍頗ㄏㄏ

手機景深很深,基本上對焦後前景與後景都會在景深內
所以手機只能用去背的方式進行
玩過PS的都知道去背吧~魔術棒那種輕鬆簡單,但是常常誤判

真要好還是要放大感光,然後搭配像是"峰值對焦的方式",多張照片的資訊來框出前景物件邊緣

目前的IPHONE7望遠鏡頭真的很雞肋~白平衡跑很多,對焦點又要50公分以上,小光圈又沒防手震................
真的不如放大感光元件,並提高解析度來裁切............

高通也說之後會有黑白+彩色的解決方案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11486

P9的光圈與片幅還能在加大,只是目前應該是為了成本與厚度考量
我個人是不在意鏡頭凸起啦~只要設計的好看就OK了

healthfirst 2016-09-23 08:22 AM

最強的android相機
[YOUTUBE]cW3rx7jiX8E[/YOUTUBE]

st202 2016-09-23 08:27 AM

:jolin: 醉了 菊花也有人敢推

Stone Crab 2016-09-23 08:35 AM

以樓主貼的那套圖來說,我比較喜歡右邊的畫面…

silamb 2016-09-23 08:37 AM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前景深真的跟片幅有關嗎?
我看那些早期SLR拍出來的照片
前景一樣很深,用的卻是35mm底片
學生時代修過一學期的AOI
也有教到拍照時如何控制快門跟光圈
來達成前景深,都是一些光學上的原理
完全沒有說一定要用多大的底片才能拍得成
所以想知道一下現在數位時代片幅跟景深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基本上沒有關係
片幅大,拍的散景更明顯
會有這樣的錯覺是因為,假設兩台片幅不同的機器,拍一樣的視角大小的照片
全片幅用100mm拍出來的視角大小,M4/3系統上是等於除2為50mm
然後兩張照片對比時全片幅的散景較明顯是因為全片幅是用100mm焦長拍的...
所以才會讓人以為用全片幅拍景深比較明顯,其實原因是焦長....

goodpig 2016-09-23 08:40 AM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前景深真的跟片幅有關嗎?
我看那些早期SLR拍出來的照片
前景一樣很深,用的卻是35mm底片
學生時代修過一學期的AOI
也有教到拍照時如何控制快門跟光圈
來達成前景深,都是一些光學上的原理
完全沒有說一定要用多大的底片才能拍得成
所以想知道一下現在數位時代片幅跟景深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景深計算機

參考連結

vn514026 2016-09-23 09:26 AM

引用:
作者SKAP
所以這次Apple來挑戰軟體虛化我很期待看到他們的成果

因為像是智慧型手機觸控這一塊,Apple做了很深入的研究

包含邊緣如何不誤觸、如何準確抓到手指的動作與反應等等

可以說以前的小尺寸iPhone摸透所有可能的狀況並找出最好操控方式

同樣的相機部分的優化也是顯而易見,是以前手機中調整的數一數二

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可以說前幾代iPhone確實OS就超越別家好幾世代

要不是Android神速追上來,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那這次一來A10處理器速度更快,如果Apple又能更大量的分析各種照片

不排除可以寫出一個擁有龐大資料庫or很多判斷式的演算法去解決這個後製上的難關

就好像Siri雖然仍不夠好,但也算能做事了,這東西很難實作的

如果Siri都做得出來,那單單一個照片虛化去正確找出主體輪廓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初步看到的樣張顯示,大部分邊緣都適中,沒有很突兀的遺漏,或輪廓的缺失

物體簍空或透明的部分也沒有放過,複雜的形狀判斷也沒難倒...

真的是一出手就幾乎是業界第一.

前一陣子在Mac9to5看篇文章,記者有提到阿蘋光手機鏡頭部門就有約8百多名工程師.那時候看到這個心理念頭是 WTF!? 市面上的手機競爭對手如Sony,所有手機研發team加起來還不見得有這麼多人吧 .......

拍照這塊,目前來說手機業界可以說只有三顆星有一戰之力......

dragoncat 2016-09-23 09:35 AM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前景深真的跟片幅有關嗎?
我看那些早期SLR拍出來的照片
前景一樣很深,用的卻是35mm底片
學生時代修過一學期的AOI
也有教到拍照時如何控制快門跟光圈
來達成前景深,都是一些光學上的原理
完全沒有說一定要用多大的底片才能拍得成
所以想知道一下現在數位時代片幅跟景深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可能是一般都用135底片機,每台都算全幅機了:laugh:
如果有120底片機和鏡頭可以選就會有景深差別了
數位時代FF系統感光元件相當135底片機36*24
底下有好幾種不同大小感光元件的相機(APS-C M43 ..到小DC )
因為部份鏡頭可以共用,片幅不同視角不同
要拍成同樣構圖的照片,就有同一個鏡頭在不同片幅的相機上焦段不一樣
就造成同樣構圖有景深差異化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