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還真的, 除了二羊一Y沒什麼好選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0980)

misman+++ 2016-08-30 02:15 PM

引用:
作者PCDXD
SUZUKI機車的妥善率很高喔。我自己就是騎Address的第一代的(後鐵架版)

換齒輪油要拆傳動這種車 怎麼會讓它上市
^^^^^^^^^^^^^^^^^^^^^^^
第一代是日本設計的,台灣是負責組裝,後面台灣團隊建議改進才變動設計。主要是因為日本人認為齒輪油不需要常常更換。但真的是不方便啦。


SUZUKI 最近上市的ADDRESS 110 評價還滿高的.......


:flash: :flash: :flash:

kp2015 2016-08-30 04:57 PM

引用:
作者polar168
義大利V牌:我賣的才叫信仰 :mad: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我覺得以前曾擁有過V牌的,應該多數不會想再買,哪怕它賣得再便宜.

會買的大概多是一些被行銷洗腦,不曾擁有過或機車不是代步工具的人吧!

mount 2016-08-30 05:39 PM

引用:
作者polar168
義大利V牌:我賣的才叫信仰 :mad: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以前學生時就是騎V牌, 整台車都是金屬加烤漆(銀灰色), 手排檔, 腳煞車....還有備胎
很後悔沒留下來.... :cry:

銀★(砍掉續練) 2016-08-30 06:50 PM

引用:
作者kp2015
我覺得以前曾擁有過V牌的,應該多數不會想再買,哪怕它賣得再便宜.

會買的大概多是一些被行銷洗腦,不曾擁有過或機車不是代步工具的人吧!


我聽到的大都一試成主顧!非V不騎...

前面講的"信仰",是有道理!

(有沒有人覺得V牌125~300,前輪設計感覺快脫落的樣子)

Gecko-man 2016-08-31 11:29 AM

我的光陽Racing 150,2010到現在騎了約5萬公里
上下班等紅燈超過60秒必熄火
平均每天馬達啟動超過20次
到現在差不多等於啟動了超過4萬多次
6年來只換了兩個電瓶,其他通通沒壞
光陽果然比日製玻璃車耐操多了

latw 2016-08-31 12:22 PM

引用:
作者Gecko-man
我的光陽Racing 150,2010到現在騎了約5萬公里
上下班等紅燈超過60秒必熄火
平均每天馬達啟動超過20次
到現在差不多等於啟動了超過4萬多次
6年來只換了兩個電瓶,其他通通沒壞
光陽果然比日製玻璃車耐操多了

日製?台灣白牌車還有日製??
連黃牌都不一定是日製了??
--
同樣是Honda, 日製跟泰製細節上就是有差, 還差真多...

draculla 2016-08-31 12:22 PM

有人跟我一樣嗎....???!!
覺得這種較大輪徑的速可達很醜........

引用:
作者misman+++
SUZUKI 最近上市的ADDRESS 110 評價還滿高的.......


:flash: :flash: :flash:

gdrs 2016-08-31 12:25 PM

引用:
作者draculla
有人跟我一樣嗎....???!!
覺得這種較大輪徑的速可達很醜........


但是在台灣的really賽道,大輪徑很好用
以前12吋現在換10吋的GSR,不要說窟窿
光是柏油接縫的高低起伏就感覺會讓我的車偏一邊

超人力霸王 2016-08-31 01:29 PM

不建議台鈴,要在這裡正名一下 台鈴不等於鈴木(品質差太多)

可以去查一下我在機車那一篇留言,我的GSR 化油版真的修到怕了,

目前放生不理他反正能動就騎,除了煞車輪軩跟油品外其它都不想修了

NSRC 2016-08-31 01:42 PM

引用:
作者超人力霸王
不建議台鈴,要在這裡正名一下 台鈴不等於鈴木(品質差太多)

可以去查一下我在機車那一篇留言,我的GSR 化油版真的修到怕了,

目前放生不理他反正能動就騎,除了煞車輪軩跟油品外其它都不想修了


化油 GSR 問題本來就多很多
曲軸沒壞就偷笑了 要求不要那麼高

Google "gsr 曲軸"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