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正宗哥吉拉: 了無新意的重啟之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09904)

藤原豆腐店 2016-09-02 10:59 AM

引用:
作者海豹
先跳離票房的考量好了(因為我不懂.... :ase )
如果是一個專業編劇,電影公司給我選要寫2014哥吉拉還是環太平洋續集
我可能都會很頭大..

先說2014哥吉拉
這部電影...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寫才像是續集啊??
這齣戲老白掛了,男主角的存在感又太弱
沒有什麼核心的成員或懸念可以拉出下一集的故事
再拍又會像一部全新的哥吉拉
雖然相對的另起爐灶,自由度變高
但如果沒有新的觀點或理念
很容易變成為了票房硬拍的濫芋充數續集

反過來說環太平洋,仔細分析實在是太有趣了
充滿了日本動漫的原素,可以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
第二集完全沒有第一集的優勢(第一次有人拍出這麼真實的巨大機械人)
視覺的衝擊感已然減弱了許多
看過第一集的觀眾,也不會所有人都對第二集買單
第一集的票房也只是勉勉強強,第二集怎麼維持住舊的觀眾?
還能把新的觀眾拉進來?
這個課題實在很大啊...


基本上,只要哥爺露臉的場面多,且不要像第一集這樣
千呼萬喚使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續集就成功一半了....

casshern 2016-09-02 01:37 PM

引用:
作者海豹
先跳離票房的考量好了(因為我不懂.... :ase )
如果是一個專業編劇,電影公司給我選要寫2014哥吉拉還是環太平洋續集
我可能都會很頭大..

先說2014哥吉拉
這部電影...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寫才像是續集啊??
這齣戲老白掛了,男主角的存在感又太弱
沒有什麼核心的成員或懸念可以拉出下一集的故事
再拍又會像一部全新的哥吉拉
雖然相對的另起爐灶,自由度變高
但如果沒有新的觀點或理念
很容易變成為了票房硬拍的濫芋充數續集

反過來說環太平洋,仔細分析實在是太有趣了
充滿了日本動漫的原素,可以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
第二集完全沒有第一集的優勢(第一次有人拍出這麼真實的巨大機械人)
視覺的衝擊感已然減弱了許多
看過第一集的觀眾,也不會所有人都對第二集買單
第一集的票房也只是勉勉強強,第二集怎麼維持住舊的觀眾?
還能把新的觀眾拉進來?
這個課題實在很大啊...


1.哥吉拉的主角就是哥吉拉,人類的角色根本免洗,日本也是這樣搞
2.環太平洋續集比較不樂觀,因為砍預算,若劇情上沒有新意,只會更慘

Computer Cowboy 2016-09-02 02:42 PM

引用:
作者海豹
反過來說環太平洋,仔細分析實在是太有趣了
充滿了日本動漫的原素,可以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
第二集完全沒有第一集的優勢(第一次有人拍出這麼真實的巨大機械人)
視覺的衝擊感已然減弱了許多
看過第一集的觀眾,也不會所有人都對第二集買單
第一集的票房也只是勉勉強強,第二集怎麼維持住舊的觀眾?
還能把新的觀眾拉進來?
這個課題實在很大啊...


環2要拍的話, 先要設計出一隻有特色和氣勢的反派怪獸
而不要像環1那樣, 怪獸上場都像走馬看花的
像萬威的電影一樣, 有一個讓觀眾留下深刻記憶和討論的反派已成功了一半 :shy:

Ivanshan 2016-09-03 12:54 AM

引用:
作者loki6865
有時候啊...看文要連著看前後人家再說什麼...

票房證明一切是指2014哥吉拉這部跟環太的對比,是否拍續集程度
(前面的幾位不是拿環太來比嗎? 個人才如此回覆)
要扯到其他電影票房? 還真的扯不完...而且偏離主題
:laugh:

另外2014哥吉拉...續集不但早早確定,
東寶也釋出摩斯拉等怪獸版權給續集使用...
這些都是比一波三折的環太2來的直接,
如果觀眾反應不佳...廠商何必急著定案呢?

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各行各業都是經常有的事。

「如果觀眾反應不佳...廠商何必急著定案呢?」其實這只是好萊塢的行銷手法,如果首映週末票房開紅盤,週一立刻宣佈續集的消息,可望對後續票房產生拉抬效果。以2年前的忍者龜來說,北美首映週末票房開出6557.51萬美元,結果是以1.912億美元收盤,首映週末票房僅佔了34.3%。也就是說派拉蒙宣佈續集訊息之後,增加了逾1.25億美元的票房。2014哥吉拉在北美首映週末票房雖然開出9318.83萬美元的紅盤,但在最終票房2.006億美元所佔比例高達46.4%,顯然拉抬效果差很多,也可以說華納在北美以災難片來宣傳,首映週末「騙」到了9318萬美元,但口碑不佳使票房後勢下滑速度加快。

「另外2014哥吉拉...續集不但早早確定,
東寶也釋出摩斯拉等怪獸版權給續集使用...
這些都是比一波三折的環太2來的直接」
看起來,你是死抱著當初宣佈的消息,不但沒有持續follow,而且關切層面可能也很窄,所以不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

先從資本結構說起,環太平洋與2014哥吉拉一樣,都是華納與傳奇(Legendary)兩家公司合作,華納負責全球發行。而兩片的資金結構完全一樣,都是傳奇投資75%,華納只投資25%,另外還可以收票房8到10%的發行費用。環太平洋由於票房表現不如預期,所以華納放棄投資續集,哥吉拉的票房好一點點,但實際上也是傳奇希望拍續集,華納才代為對外宣佈。基本上,如果哥吉拉的續集真的會拍,華納投資額仍然是25%,所以重點應該是要看另外的75%鈔票從何而來,而不是劇本如何寫、怪獸如何設計...。這類電影都很燒錢而回收情形又不是很理想,因為只吸引宅男粉絲(fanboys),其他類型的觀眾幾乎不感興趣,擅於精算的好萊塢六大當然不會完全照著新聞稿辦事。(同樣是以怪獸為主,侏羅紀世界全球票房高達16.7億美元,就是因為可以吸引不同層次的觀眾,而不是只有fanboys有興趣)

傳奇的執行長(CEO)Thomas Tull本人就是一個宅男粉絲,他非常熱愛這一類大製作。但傳奇今年發生很大的變化,首先是中國的大連萬達集團在年初買下了傳奇,Tull仍然留任CEO。其次,傳奇今年的大片魔獸:崛起同樣花了1.6億美元拍攝(這是對外宣稱的金額),全球行銷費用則是超過1.6億美元,但是全球票房僅4.33億美元,中國票房就逾半(2.2億美元),北美票房僅4722萬美元,好萊塢業界評估最終虧損4000萬美元左右,中國方面的消息則指出虧損金額近2000萬美元,因為中國市場有授權商品的收入,魔獸傳奇的遊戲在中國仍然很熱,而且萬達在中國找了好幾家贊助廠商分攤風險。併購後收到的財務報告加上該片的虧損,顯然讓萬達的執行長王健林看清楚傳奇的真相。所以,最近萬達擱置了高達56億美元的旗下娛樂資產重組計劃,這個重組計劃內容是將萬達旗下負責電影製作的子公司、包括傳奇在內,併入旗下的電影院部門、也就是萬達電影院線(Wanda Cinema Line)。『在一份提交給監管機關的雙方併購文件裡提到,在(雙方正式)合併(merger)之前,萬達表示傳奇自己必須展現出不依賴外力的獲利能力(In a regulatory filing, Wanda said Legendary should show it can turn a profit on its own before a merger.)』這個監管機關指的是深圳證交所。

從這裡其實可以發現,萬達不一定會拿出這麼多鈔票,讓傳奇去拍可能不會賺錢的電影。Tull雖然從併購中拿到很多錢,但那些錢大部份要還給原本傳奇的股東與金主,之後還會剩下多少錢以及Tull是否願意繼續玩這些大片都是變數。環太平洋在中國的票房高達1.119億美元,哥吉拉則賣了7763萬美元,若是從中國市場的角度來決定投資先後順序,環太平洋2可能排名較前,而且環2已經有完整劇本,哥吉拉2連導演都跑掉了,更不要說劇本了。

loki6865 2016-09-03 07:39 AM

原來這叫行銷手法:laugh: 增長見識了...

前後還挺矛盾的...既然真的不好看,後面還可以用"續集宣布手法"騙到9318萬美元"
假設我是觀眾,不好看就不會期待續集了,當下怎會再次去看,或是推薦朋友去看?
既然還能靠..."續集宣布手法騙到9318萬美元"...那倒底是好看還是不好看? :rolleyes:

再來我表達的是電影公司當初對於這部電影續集的信心,
因為哥吉拉2014全球票房理想(一人一票...而且還是花錢投票)
東寶確實加碼其他怪獸版權,環太2開拍確實也一波三折,
當時兩部電影熱度的差異就是這樣!


注意!我沒扯到更後面的事了,請別自行幫我貼標籤...
後續劇本怎寫?怪獸版權要用哪些? 我通通沒討論...
落落長也沒意義...
因為就跟您說的一樣,後面誰知道變化會如何?
計畫趕不上變化嘛~除非兩部續集都上映了...不然現在討論的事也是在變化中...

不過您也不簡單啦~翻那麼多資料...連騙到9318萬美元都如此精算統計,
算是精深關愛全球電影文化走向~個人心感敬佩!

abo5738 2016-09-05 09:30 AM

**正宗哥吉拉: 了無新意的重啟之作**
 
引用:
作者casshern
1.哥吉拉的主角就是哥吉拉,人類的角色根本免洗,日本也是這樣搞
2.環太平洋續集比較不樂觀,因為砍預算,若劇情上沒有新意,只會更慘


說白點 以歌吉拉電影 跟環太平洋比 後者

劇情 畫面不輸哥吉拉 不過說真的 比票房

環太平洋 一定輸的

因為知道哥吉拉的粉絲 鐵粉一定比知道環太平洋 多很多
看的人也會比較多


畢竟哥吉拉系列 在日本歷史悠久也拍很多集了

Godzilla2014 2016-09-06 12:39 AM

引用:
作者海豹
先跳離票房的考量好了(因為我不懂.... :ase )
如果是一個專業編劇,電影公司給我選要寫2014哥吉拉還是環太平洋續集
我可能都會很頭大..

先說2014哥吉拉
這部電影...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寫才像是續集啊??
這齣戲老白掛了,男主角的存在感又太弱
沒有什麼核心的成員或懸念可以拉出下一集的故事
再拍又會像一部全新的哥吉拉
雖然相對的另起爐灶,自由度變高
但如果沒有新的觀點或理念
很容易變成為了票房硬拍的濫芋充數續集

反過來說環太平洋,仔細分析實在是太有趣了
充滿了日本動漫的原素,可以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
第二集完全沒有第一集的優勢(第一次有人拍出這麼真實的巨大機械人)
視覺的衝擊感已然減弱了許多
看過第一集的觀眾,也不會所有人都對第二集買單
第一集的票房也只是勉勉強強,第二集怎麼維持住舊的觀眾?
還能把新的觀眾拉進來?
這個課題實在很大啊...

哥吉拉系列電影幾乎沒有沿用主角群的,主角就是哥吉拉,人類角色可以依據不同的劇情全面翻新
其實這幾年的猩球崛起續集也是這樣啊,人類角色全部都換了,只有主角凱薩是留著的

引用:
作者abo5738
說白點 以歌吉拉電影 跟環太平洋比 後者

劇情 畫面不輸哥吉拉 不過說真的 比票房

環太平洋 一定輸的

因為知道哥吉拉的粉絲 鐵粉一定比知道環太平洋 多很多
看的人也會比較多


畢竟哥吉拉系列 在日本歷史悠久也拍很多集了

哥吉拉系列六七零年代時在美國也很紅,也算是到了文化象徵的地位
所以的酷斯拉一推出,美國觀眾的憤怒完全不亞於日本人

Ivanshan 2016-09-07 12:19 AM

引用:
作者Godzilla2014
所以的酷斯拉一推出,美國觀眾的憤怒完全不亞於日本人


如果真是如此,酷斯拉(1998)的全球票房應該不可能成為當年度的全球票房第三名,北美年度第九名。哥吉拉(2014)的全球票房則是當年度的全球第14名,北美年度第13名。

從北美的角度來看,酷斯拉當年首映週末賣了4404.75萬美元,不但在北美連續兩週票房冠軍(哥吉拉僅一週冠軍),首映週末票房僅佔最終票房1.363億美元的32.3%,顯然兩週冠軍不是當假的。要知道,首映週末票房在最終票房佔的比例愈低,某種程度反映出的是口碑愈好。以哥吉拉來說,華納在北美的宣傳以災難片為主軸,雖然首映週末「騙」到了9318萬美元,但口碑不佳使票房後勢下滑速度加快,所以首映週末票房在最終票房2.006億美元佔了高達46.6%,可說接近一半。

至於真正的購票觀眾口碑,18年前的酷斯拉雖然查不到相關資料,但在Box Office Mojo的週末票房文字報導提到,哥吉拉首映週末在CinemaScore的戲院出口民調僅拿到B+的評分,顯然除了宅男粉絲(fanboys)之外的購票觀眾大多數都認為so-so。北美的戲院出口民調其實給分相當寬容,好萊塢的億萬大製作通常很容易可以拿到A,只要拍得不會太差勁,都至少可以拿到A-,B+真的只能算是so-so而已。

從北美票房數字其實還可以大概推算購票觀眾數,1998年的北美平均票價是4.69美元,酷斯拉最終票房1.363億美元大概有2906萬人次;2014年的北美平均票價則高達8.17美元,哥吉拉的2.006億美元大概有2455萬人次,但這個數字其實被高估,因為Box Office Mojo的票房報導提到,哥吉拉的3D票房佔有率51%,其中有1410萬美元是來自IMAX,所以這些高票價產品在哥吉拉的票房佔了相當比例,該片的平均票價顯然遠高於8.17美元的平均數字,而酷斯拉當年只有一般的2D膠捲版本,並沒有任何高票價產品。所以,大概可以說兩片的購票觀眾數至少差了450萬,實際差距可能達到500萬人次,酷斯拉的北美買票進場觀眾人數遠高於哥吉拉,如果美國觀眾真的「憤怒」,應該不會有那麼多人捧場。個人認為會對酷斯拉感到「憤怒」的應該是fanboys,其他觀眾顯然有獲得滿足。

http://www.boxofficemojo.com/news/?id=3845&p=.htm

海豹 2016-09-07 09:13 AM

引用:
作者Godzilla2014
哥吉拉系列電影幾乎沒有沿用主角群的,主角就是哥吉拉,人類角色可以依據不同的劇情全面翻新
其實這幾年的猩球崛起續集也是這樣啊,人類角色全部都換了,只有主角凱薩是留著的


43....




所以啊...
這次的哥吉拉戲份少,意義不明,造型醜(抱歉我還是受不了...)
整個淪為引發宮廷戲的道具
根本不算主角的主角...下集怎麼當主角 :rolleyes:

Adsmt 2016-09-07 10:36 AM

引用:
作者Ivanshan
如果真是如此,酷斯拉(1998)的全球票房應該不可能成為當年度的全球票房第三名,北美年度第九名。哥吉拉(2014)的全球票房則是當年度的全球第14名,北美年度第13名。
從北美的角度來看,酷斯拉當年首映週末賣了4404.75萬美元,不但在北美連續兩週票房冠軍(哥吉拉僅一週冠軍),首映週末票房僅佔最終票房1.363億美元的32.3%,顯然兩週冠軍不是當假的。要知道,首映週末票房在最終票房佔的比例愈低,某種程度反映出的是口碑愈好。以哥吉拉來說,華納在北美的宣傳以災難片為主軸,雖然首映週末「騙」到了9318萬美元,但口碑不佳使票房後勢下滑速度加快,所以首映週末票房在最終票房2.006億美元佔了高達46.6%,可說接近一半。
至於真正的購票觀眾口碑,18年前的酷斯拉雖然查不到相關資料,但在Box Office Mojo的週末票房文字報導提到,哥吉拉首映週末在CinemaScore的戲院出口民調僅拿到B+的評分,顯然除了宅男...

時代不同不能這樣比,現在只要等三個月就有1080p 藍光可看,所以大幅度減少了觀眾進戲院的意願。觀眾進戲院無非享受更好的視廳品質,所以 3D 才會佔了重要的比例,不然一般進戲院和在家看根本沒有多大的分別。不要說戲院螢幕比較大,你在家坐近一點看和在戲院並沒有什麼分別。在家看又免去被其他人干擾及可以任意重播精彩片段及停格,上廁所也不用怕遺漏精彩鏡頭,更不用說還可以隨意吃東西喝飲料,沙發也比電影院椅子舒服.......

像我這種討厭人多的地方的,戲院對我已經幾乎沒有誘因了。我已經好幾年沒進電影院了。

1998年就不用說了,就算是2D膠卷,也遠勝一般家庭裡的CRT小螢幕,更不用說當時都要過一兩年才會在電視上播放或發行錄影帶。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