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義美橄欖油義大利供應商涉嫌假冒被控詐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4304)
|
---|
引用:
真的看不清楚. 反正我一向不用義大利西班牙的橄欖油, 都是用澳洲Cobram Estate. |
引用:
我老實說, 台灣要買到真正Extra Virgin的油價格實在太高了. 然後或許有一些價格合理也標示Extra Virgin的油品, 只能說一看到****內文標示的幾項參數就知道是混油. 但說起來品質不算差, 湊和著用也無妨. 真正在意油品質的人基本上就不該吃外食, 因為亞洲人高溫大火又長時間烹調, 對油品使用的方式會讓油品快速變質 所以那些半夜吃著炸了半天的油所做出來的鹹酥雞臭豆腐卻還在反黑心油的, 說起來反而是讓人感到怪異...口中念著反毒油原料, 嘴裡卻吞下毒油成品... 這棟樓看起來真正要討論的人不多, 這或許也是七嘴八舌版的程度吧... |
辛苦了,特別註冊來宣傳∼可以下去領五百了∼
|
好奇的問一下 台灣哪間油品進口商可以驗出非EXTRA Vi的?
|
引用:
這件還沒上新聞嗎,怎麼不去找食藥署立法委員受理,很多人很樂意打義美吧 到底是哪裡有問題 :confused: :rolleyes: |
食品的源頭控管到底要從何處著手??
今天買了一包四神湯配料 還在研究裡面的薏仁到底是真的還是假冒的 :confused: |
引用:
聽說要買能驗橄欖油 DNA的機子才行 哪家本這麼粗阿 |
引用:
我猜 進去喊1. 出來喊2. |
辛苦了,特別註冊來宣傳∼可以下去領五百了∼
|
引用:
你的問題只好請你自己的連結給答案了 http://olivecenter.ucdavis.edu/rese...1410updated.pdf Our laboratory tests indicated that nine of ten California samples were authentic extra virgin olive oils, with one California sample failing the IOC/USDA sensory standard for extra virgin 這篇報告裡面提到的,橄欖油的分類是由IOC/USDA共同訂定標準 根據IOC/USDA的測試方法,California (就是這次義美的供應商)樣品裡面 有9件(90%)是符合初榨標準,只有1件是在感官標準上不符合初榨標準 採用德國/澳洲的 DAGs/PPP 標準是因為有少數樣品可以通過IOC/USDA標準,但是德國/澳洲的 DAGs/PPP 標準檢驗認為它不符合extra virgin 在他的Methodology 裡面有提到,表二的補充測試方法是不包含在 IOC/USDA標準內的 DAGs/PPP都是表二的測試方法 在這些方法成為IOC/USDA標準前,就是不需要測DAGs/PPP 義美都拿出COA了,還要人家測現在還不是標準的DAGs/PPP? 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更何況這篇報告也講了,不符合標準的原因有可能是: 1. oxidation by exposur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s, light, and/or aging 2. adulteration with cheaper refined olive oil 3. poor quality oil made from damaged and overripe olives, processing flaws, and/or improper oil storage 到底是憑什麼就一口咬定義美的產品會是混油或是品質較差的油? 如果義美的油符合IOC/USDA的標準,你是要拿哪一點打人家? 沒測 DAGs/PPP? 抱歉,這不是 IOC/USDA的標準~ 我不知道COA是不是驗一次就可以暢行無阻,以後生產的全都適用 但是如果真要去臆測人家單批測試後,其他生產的產品都有問題 這種嚴重質疑國外廠商商譽的事情,你想要懷疑我沒意見 但是要人家相信你的懷疑,目前證據明顯不足。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