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1+2+3+4+....+ ∞ =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4460)

路過 2014-11-26 12:40 AM

引用:
作者記憶我的RDesign
我一直都覺得物理系的超聰明的,
好像學什麼都可以,
數學系的我倒沒這感覺。

你的印象與我正好相反

以前在學校唸微分幾何、物理數學的時候,修過數學系的課

看數學系的教授在解題,就一直覺得唸數學的比唸物理的聰明 :flash:


這樣講好像不太有概念

就拿我自己來講好了


學生時代在唸物理的時候,因為趕進度的關系

很多東西都要硬吃下來


但如果要囫圇吞棗來應付考試

至少我個人就必須要在腦海內,建立一個基本的物理圖像

就算它是錯的也沒關系,能解題就好

否則我會卡關卡很久


像以前解Jackson跟Marion習題解到快抓狂的時候

就會跑去問數學系的麻吉

就看他行雲流水一般的在看題目、理解題目

最後將他的理解說明給我聽,並提供可能的解法


那時我就發現

唸數學的好像不太需要一個實際的物理圖像

就可以理解這個式子到底是有什麼意義


所以我一直以來

都覺得唸數學的比唸物理的聰明 :cry:

silent 2014-11-26 12:50 AM

引用:
作者記憶我的RDesign
我一直都覺得物理系的超聰明的,
好像學什麼都可以,
數學系的我倒沒這感覺。

物理真的要能學通,數學一定夠好吧。

記憶我的RDesign 2014-11-26 01:23 AM

引用:
作者silent
物理真的要能學通,數學一定夠好吧。


很多學科要讀的好,
數學要好,
但數學強的不見的讀別科也行,
這樣說你明白了嗎?

Adsmt 2014-11-26 01:23 AM

引用:
作者拎北老師
A恆河之沙,累積了幾百億年之後,最後剩下-1/12顆這個負物質?
B核分裂反應中,一個中子撞擊鈾235原子核後,產生出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及放出2到3個新的中子,這些中子又會撞擊附近的鈾235原子核,繼續發生分裂反應。進行億萬年之後剩下-1/12這個微小的負物質?
我知道我亂舉例,但誰可以告訴我,全部都是數線0右邊的正整數相加,怎麼會變成負數?
這些數學家頭殼壞去了嗎?
個人猜測,如果數學家是對的話:
1.0的觀念勢必要打破。無有、無無。
2.世界上沒有正負的觀念。無正,無反。無熱、無冷、無強、無弱....
達到一個虛空的世界觀。

我不是說了嗎?因為人家用的不是你平常在用的總和算法。

以一般認知的總和算法 1+2+3+... 就是無限大,沒有爭議。

但數學家發明了不同的總和算法,可以把 1+2+3+...給予一個固定值。

這個用途是因為數學家「不想發散就只是發散,希望能區別發散之間的不同」。

abo5738 2014-11-26 01:25 AM

1+2+3+4+....+ ∞ = ??
 
他的解法大有問題

問題 就是
他說 奇偶數項 未知
相加 直接就是答案的平均 2分之1

這解法大有問題.......

nawtequalizer 2014-11-26 02:39 AM

引用:
作者拎北老師
A恆河之沙,累積了幾百億年之後,最後剩下-1/12顆這個負物質?
B核分裂反應中,一個中子撞擊鈾235原子核後,產生出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及放出2到3個新的中子,這些中子又會撞擊附近的鈾235原子核,繼續發生分裂反應。進行億萬年之後剩下-1/12這個微小的負物質?

我知道我亂舉例,但誰可以告訴我,全部都是數線0右邊的正整數相加,怎麼會變成負數?
這些數學家頭殼壞去了嗎?

個人猜測,如果數學家是對的話:

1.0的觀念勢必要打破。無有、無無。
2.世界上沒有正負的觀念。無正,無反。無熱、無冷、無強、無弱....

達到一個虛空的世界觀。

如果沒看錯的話,影片後面有物理學家提出他的疑問,就是和你的問題一樣:實數相加會變成負的分數?影片中有說到物理上的數字,和數學上的數字不是同一種東西,只不過很多時候雙方都是用同一種定義去解釋現象。而這個影片上的數字,很明顯的就是和一般人所認知的物理的數字是不相同的。

我不知道這個例子是不是合適,就是物理上能否證明負數、虛數或複數.....等數學上有定義的數字?或是各種維度、向量空間的存在?沒記錯的話,這些定義都是沿用數學的定義。如果可以用自然世界的物質的物理現象來解釋的話,歡迎大家糾正我的想法。

另外,數學家不是一定是對的,其他領域的學者所提出的說法也不見得一定都正確無誤,都需要不斷有人去挑戰。就像前面很多大大說了,有些數學家都是先有結論,在用結論去推導證明,而這些都需要其他領域(物理、天文、電子電磁......)的人們來協助證明上面那些數學家的推導和結論是正確無誤的。這也是人們科學科技會進步的原因,在於不斷挑戰以前的定律定理假說等。

一知半解,有錯請指正

nawtequalizer 2014-11-26 02:52 AM

引用:
作者abo5738
他的解法大有問題

問題 就是
他說 奇偶數項 未知
相加 直接就是答案的平均 2分之1

這解法大有問題.......

前面有人說了,這個影片的數學家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解釋,但不是正確嚴謹的解法,詳細的推導過程可以參考WIKI,但結論也是1/2

WIKI: 格蘭迪級數(Grandi's series) 1+1-1+1......
最簡單的解釋上面網友大大有說了:

S = 1-1+1-1.....
兩邊用1去減:
1- S = 1- (1-1+1-1+.....)
= 1-1+1-1+1-1.......
= S
所以把左邊的S移到右邊:
1 = 2S
所以
S = 1/2

WIKI:
依照上述的計算,可以得到以下的二種結論:

格蘭迪級數 1 − 1 + 1 − 1 + … 的和不存在[1][2]。
格蘭迪級數的和為1/2[2]。


另外補充1+2+3+4+5.....的WIKI說明,好像之前有網友已經提供了
WIKI: 1+2+3+4+5.....

abo5738 2014-11-26 03:00 AM

1+2+3+4+....+ ∞ = ??
 
正確來說

當事人是用教科書中 物理學
的解法來演算數學式
但我比較想知道

數學家 會怎算出這個題目 答案是否相同?

Adsmt 2014-11-26 04:11 AM

引用:
作者nawtequalizer
前面有人說了,這個影片的數學家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解釋,但不是正確嚴謹的解法,詳細的推導過程可以參考WIKI,但結論也是1/2

WIKI: 格蘭迪級數(Grandi's series) 1+1-1+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B4%9A%E6%95%B8)
最簡單的解釋上面網友大大有說了:

S = 1-1+1-1.....
兩邊用1去減:
1- S = 1- (1-1+1-1+.....)
= 1-1+1-1+1-1.......
= S
所以把左邊的S移到右邊:
1 = 2S
所以
S = 1/2

其實這個方法在數學上是不對的(你的wiki連結就有寫了:不過因為上述的處理方式只能適用在收斂的級數,而1 − 1 + 1 − 1 + · · ·不是收斂級數,因此上述處理都不適用。)

這只是剛好得到巧合的結果。

真正嚴謹方法的是切羅薩和,而這個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數學家新定義的總和公式」。(各位可以仔細看一下切羅薩和和我們一般的總和公式有何不同,相信就能理解這其中的道理)

Adsmt 2014-11-26 04:15 AM

引用:
作者nawtequalizer
如果沒看錯的話,影片後面有物理學家提出他的疑問,就是和你的問題一樣:實數相加會變成負的分數?影片中有說到物理上的數字,和數學上的數字不是同一種東西,只不過很多時候雙方都是用同一種定義去解釋現象。而這個影片上的數字,很明顯的就是和一般人所認知的物理的數字是不相同的。
我不知道這個例子是不是合適,就是物理上能否證明負數、虛數或複數.....等數學上有定義的數字?或是各種維度、向量空間的存在?沒記錯的話,這些定義都是沿用數學的定義。如果可以用自然世界的物質的物理現象來解釋的話,歡迎大家糾正我的想法。
另外,數學家不是一定是對的,其他領域的學者所提出的說法也不見得一定都正確無誤,都需要不斷有人去挑戰。就像前面很多大大說了,有些數學家都是先有結論,在用結論去推導證明,而這些都需要其他領域(物理、天文、電子電磁......)的人們來協助證明上面那些數學家的推導...

老實說,影片中給的觀念本身就不正確,物理和數學並沒有什麼不同,會得到這些結果,只是數學家運用了一些技巧改變「總和計算的公式」而得到的而已。

數學物理沒你們想的那麼玄之又玄,數字就是數字,沒有數學物理上的不同。 :think: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