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違停開車門 女騎士摔飛遭輾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1777)

maruko. 2014-10-22 12:27 AM

一堆智障車主就是喜歡違停,每天都可以看見一整排,亂開門嚇人的也不少!

salfonxman 2014-10-22 12:35 AM

引用:
作者maruko.
一堆智障車主就是喜歡違停,每天都可以看見一整排,亂開門嚇人的也不少!

說真的

一整排還算好的

並排停車或是不靠邊停車才可怕,只要你還想前進就非得變換車道,尖峰時間時很多擦撞就是這樣發生的

The Whole Truth 2014-10-22 01:02 AM

常聽到騎士被車門GG,卻沒聽過行駛的車子GG車門。我想是因為騎士靠太近了。

騎車不要靠近路邊沒在行駛的車子,這是在台灣騎車的常識。

沒有常識,就隨時準備死。

noname 2014-10-22 01:21 AM

引用:
作者CLK-240
觸摸把手隨即啟動安裝於後視鏡的紅外線偵測警報系統如何?

任何車輛都可以外掛安裝,看看有沒有機會大賣. :like:

跟胎壓偵測器一樣 開門警報還有酒駕偵測警報
政府都應該要強制安裝

引用:
作者The Whole Truth
常聽到騎士被車門GG,卻沒聽過行駛的車子GG車門。我想是因為騎士靠太近了。

騎車不要靠近路邊沒在行駛的車子,這是在台灣騎車的常識。

沒有常識,就隨時準備死。

沒有常識? 大哥是天龍國來的? :jolin:

bigDDD 2014-10-22 10:09 AM

引用:
作者The Whole Truth
常聽到騎士被車門GG,卻沒聽過行駛的車子GG車門。我想是因為騎士靠太近了。

騎車不要靠近路邊沒在行駛的車子,這是在台灣騎車的常識。

沒有常識,就隨時準備死。

我記得有機車騎到中道
然後就被後面的四輪嗆聲甚至逼車的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0140725/440077/
靠太近被開車門GG
離遠一點被四輪逼車
在台灣騎機車大不易阿 :laugh:

orea2004 2014-10-22 01:14 PM

引用:
作者campbells
應注意未注意
洩洩指教~~

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這句話中間還有三個字:可注意
影片中已經說明,雖然巴士司機應該注意但這卻是沒辦法注意的事情
道義上雖然會有疙瘩,但是民事刑事應該沒問題。

orea2004 2014-10-22 01:17 PM

引用:
作者ㄧ本道
要不就是車的左後燈做個感應器
當車子掛P檔或者熄火後啟動并偵測左後方10米20米?是否有來車
如果有的話將有嗶嗶聲

三寶到一個極致會自動忽略這種警告,搞不好還會認為車壞了。

orea2004 2014-10-22 01:20 PM

機車族自救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相信政府宣導靠右走最安全這種鬼話。
想要靠右也至少距離停在路邊的車輛一公尺以上。

OscarShih 2014-10-22 01:23 PM

引用:
作者orea2004
機車族自救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相信政府宣導靠右走最安全這種鬼話。
想要靠右也至少距離停在路邊的車輛一公尺以上。

我個人也是怕三寶, 基本上都騎在車道中間的,

不要騎太慢和不要騎上快車道就好了

aaaa88 2014-10-22 08:36 PM

引用:
作者noname
沒有常識? 大哥是天龍國來的? :jolin:


其實這是"常識"沒錯 :stupefy:

我騎摩托車遇到汽車停在路邊....都會特別注意避開........看一下後照鏡往路中騎........後面有車時無法避開.......就會放慢速度......心裡有準備隨時會被車門敲到.....以保證就算被敲到也不能往路中翻滾或滑過去..........我真的沒有唬爛.........這叫做防禦性駕駛....在台灣的生存之道 :jolin:


還有另一個常識......就是南部包含嘉義....紅綠燈都是參考用的......路口絕對是要慢慢停下來看清楚再通過.......因為隨時會有人騎摩托車闖紅燈......就算是車水馬龍的路口也不例外,不能掉以輕心.......一堆人闖紅燈不可怕...因為你會注意到...怕的是突然出現衝出一台......我還遇過媽媽載小孩闖紅燈的 :jolin: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3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