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湯摻粉」提香味 法樂琪主廚認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2742)
|
---|
引用:
呵呵~一切都是成本問題阿,我也可以一次用十斤的大骨熬一鍋湯, 那樣的湯頭鮮甜度都可以拿來當日式拉麵的湯頭,但是光是大骨成本十斤就 300了,我當然只用一斤大骨再加味素就好啦。 除非我一碗湯麵賣70 :laugh: :laugh: :laugh: |
「湯摻粉」提香味 法樂琪主廚認了
看來台式牛肉麵的老闆 比較不會偷工減料
我們這邊有間牛肉麵 我看他用湯鍋 好大 3.4十公升 那種 有放蔬果再熬湯的 之前看新聞 還有間牛肉麵老闆 每天買牛肉 牛欄熬湯 那些牛欄 老闆說 牛欄熬完湯後 都倒掉的....... |
引用:
我跟你說,就算用大量食材熬湯也不保證沒添加調味料,有加的口感比較厚實,沒加喝起來 就只是清甜清甜,感覺有點虛,這是我前陣子研究湯底的心得。 |
又是隆是假 :unbelief:
台灣要成為騙人之島 :stupefy: |
引用:
給你看個影片,用一堆化學原料怎麼做出一碗大骨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PoGIRkuHk 還是你要說影片裡的所有人味覺都有問題 :think: |
引用:
不可能開水加了調味粉就變高級湯頭了 不然泡麵的湯怎麼不調得像餐廳高湯那樣的濃醇香? 我覺得很多人恐怕是有些誤會了…… :jolin: |
退伍後我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初期月薪約有五萬,
幾個月後我開始搜尋台北的義式法式餐廳,一兩年下差不多老牌一點的餐廳都吃過。 不過很明顯感覺水準參差不齊,知名度高的僅僅靠幾道招牌菜在攬客,點一些家常點的馬上漏餡。 我爸也這類感想,一是知名主廚成名後就被工作綁死,歐陸新的菜色沒有涉獵,以致於多年後水準還是差不多。 還有是道地食材取得問題,義式法式菜餚海鮮佔不低比例,多取自地中海或北大西洋, 這些食材在歐陸餐廳頂多經過冷藏就被烹調,鮮美程度不亞於現捉的。 但這些食材要拿到台灣勢必冷凍長途運輸,品質跟新鮮品有明顯差距,更何況進口成本高昂。 所以有餐廳採用日本進口的鯛魚代替歐洲的笛鯛,問題是滋味大不同。 之前我跟太太去義大利拜訪她外婆,回程在那布勒斯找她舅舅小餐館用餐, 當時有一道菜就是橄欖油佐清蒸笛鯛,笛鯛屬近海魚肉質細嫩,但後來我們在台北某法式餐廳吃的就差很多, 笛鯛與日本的金眼鯛等魚不一樣,日本鯛魚位居中深度海域,他的優點魚肉富含油脂而不以細嫩肉質為重點。 這幾年已經少主動去台北的法式義式餐廳,因為口味再怎麼吃也感覺似是而非。 不過前陣子一家法式餐廳是一個漂亮的女主廚,但我覺得小菜點心挺好,但熟食就不推薦,因為功力未到家。 有家以熟成牛排知名的新餐廳我覺得牛排有七十分,但薯條應該打零分。 :jolin: 到洛杉磯生意稍微好的美式餐廳吃起來不知超出這家新餐廳多少,或許一個美國媽媽還做得比他們好。 |
引用:
曾經發現一家新開的牛肉麵店,本來沒什麼興趣, 但是因為常路過,發現老闆自己也都吃自己店裡的麵, 後來就成為常客了! |
引用:
你說的跟我講的應該是兩回事吧? 開水加調味粉弄出來味道很假,沒有新鮮食材的甜味,單純食材熬湯味道則是有點虛,除非不 惜血本用一堆食材只熬一小鍋湯,所以很多店家熬完湯之后,還是會添加一些調味粉。 |
引用:
小時候我爸常騎腳踏車載我去台南南區吃某眷村老伯伯做的牛肉麵, 每次去都是他太太負責外場,兒子煮麵,老伯伯就在廚房熬兩天後的的高湯與手擀麵條。 也就是今天喝到的牛骨高湯實際上已經熬兩天了,那滋味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到現在還沒吃過比他更好吃的牛肉麵。 不過在民國六十幾年物力維艱的年代物價並不高,加上老伯伯用柴火灶煮高湯自然多了木頭香氣 。 不過我覺得牛肉麵條非常重要,以前我忘記是衡陽街附近還是哪裡有家麵攤麵條就非常好吃。 不過牛肉我覺得只有八十分,麵條則是一百分! 其實做麵的是一個外省伯伯伯他就是老闆娘的公公,不過老闆娘煮麵的技術是跟別人請教來的, 但是公公做北方麵點功夫一流,當然做麵條也難不倒他。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