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中研院 批廣設大學錯誤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1217)
|
---|
引用:
這我要出來提點一下, 已經工作十數年打滾過的社會人士, (我自己)是不可能回去念"大學"的. 大學教的東西太粗淺 太理論 , 給學生學習觀念用或許還可以, 實務經驗十多年的菁英, 會去念 也是找MBA, EMBA, 做學問交朋友兩者兼顧, 不會從頭進大學跟小蘿蔔頭慢慢磨. 太沒效益了. |
重文憑而不重專業,專業是門賺錢的藝術,可惜在我國專業通常不被當回事,而不注重專業的環境下惡果明擺在眼前不是嗎?
廣設大學遠超過需求就是問題,不是人人都是讀書的料,很多其它方面的人才,都被壓死在大學二字。(至少要拿到大學文憑,不然你什麼都不是。 :jolin: ) 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再不改變,恐怕我國的慘況也難有回轉之時,而德國在技職方面政策做的很不錯,事實也證明德國在多項技術都位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
把關出來的品質比較重要,我相信應該蠻多人人生知識最豐富的時候是高中畢業時。
大學時因為社團關係,認識不少其他學校的學生,有一個某知名私立大學的學長,他那時已經大四,很豪氣地說,他自從進大學以來都沒看過書。:jolin: |
引用:
您又把進大學當作是要拿學位 我的意思是只修習有興趣的課程 例如高階主管一定會碰到的「財務管理」 只修這門課 但不是要您去念財金系,修完所有學分拿學位 同樣的 阿公阿媽如果有能力 為了帶孫子而去幼保系上課又有何不可? 大學的軟體(教授的知識)硬體(教材校舍)具在 想學就付出代價(學費)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 再來 企業不是常說學校教的不合業界所需 那請大學講師編製適合企業的教材 有講師有教室 當作員工教育訓練不也是可以 而教授也能因為和業界接觸而調整授課方向 使得將來畢業生更能學以致用 我是認為大學的軟硬體還可以有更有效的使用 但硬是自我設限學生的來源就太令人嘆息了 |
引用:
如果不是為了拿文憑和學位,何必拿著大量金錢餵給學店,要學各項知識來豐富自已的人生,空中大學不就是個不錯的方法也無需花大錢~~~學到的反而更札實 |
引用:
很多大學,尤其是非技職體系大學的人士是反對這種觀點的,他們認為大學不應該是企業的職訓所,大學應該要追求知識與理想。 這些人心中的大學可能像古代歐洲的大學那像,是一堆不愁吃穿的王公貴族子弟打嘴砲(或美其名為"做學問")的場所... :stupefy: :stupefy: :stupefy: |
引用:
我也認為大學不應該是企業的職訓所。 技職教育有高職/專校/技術學院,這些才是職訓所。 |
引用:
如果大家都認為大學不應該是職訓所,那麼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為什麼又要怪大學太多? :think: :think: :think: |
看了高德拉特大師的<<目標>> , 又看到這個小小有感
---------------------------------------------------------- 覺得大學就好像一間工廠 學生就好像工廠的存貨 我們總希望工廠能有高產能、高效率 最好一年24小時都在運作 每個工人看起來都勤忙碌 沒事做就也不能閒著...沒事就塞事情來做、不然就是先生產來放著 而如今我們的工廠辦到了高產能、高效率 , 每個人也都有事做 但工廠的營運績效卻大不如預期 甚至衰退.... :ase :ase :ase |
引用:
說實話, 已經就業許久的又回去就學, 多半是有清楚的目的, 如果只是興趣, 自修就行了. 要學東西, 補教機構的密集班還比較有成效, 大學一週上個三堂財管, 拆散在不同天不同時段 除非是全職的學生, 不然上班開業的很難配合. 而且一種學問, 絕不是修一門課就能擺平的, 頂多才起步或見樹不見林. 何況基於結果, 真的沒多少人會重走大學這條路, 其他類似機能的 單位可能有更適合的方案.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