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K8 超頻完整教學 - 終極完美版 v3.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78185)
|
---|
欲改版至v3.7,非常感謝
|
![]() K8 超頻完整教學 - 終極完美版 v3.7 2006/7/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版修定如下 v1.0 1.修改部分圖片以豐富內容。 2.增加超頻的相關知識、超頻風險、週期與超頻等。 v2.0 3.增加真正的"DRAM除頻計算公式" 4.修正部分修辭,增加部份教學。 v2.1 5.重新引用記憶體參數概略解釋。 6.增加各種測試軟體與AMD-CPU規格網路鏈結點 v2.1.1 7.增加AMD HyperTransport (HT技術簡單介紹) 8.增加DRAM SPD解釋。 v3.0 9.增加超頻的潛在風險解說。 10.修改AMD HyperTransport技術介紹。 11.增改 第三節 MAX Memory 12.增加第一節 MAX HTT/FSB* 之系統前端匯流排與K8晶片組介紹(導讀)。 V3.0.1 13.增改附錄各測試連結下載點 V3.1 14.修正Clock Gen連結。 15.增加DRAM Idle timer與tRC記憶體參數名詞解釋。 16.增加A64 Tweaker軟體超連結 V3.2 17.大幅修訂記憶體參數設定(第三節第一段) 18.新增目錄與標題書籤超連結 19.新增Prime95使用教學(轉載) 20.新增序 V3.3 21.修正書籤與增加附錄各測試軟體超連結、AMD CPU詳細規格官方與第三方查詢網頁。 22.增訂關於倍頻帶有小數時,記憶體除頻計算方式。 V3.4 23.大幅訂正第三節,真正的DRAM除頻計算公式。 V3.5 24.修訂HTT Link時脈計算公式 25.修正HyperTransport,AMD64結構的中樞介紹 26.增加圖解、nForce4晶片組介紹 27.新增v3.5序 V3.6 28.新增第一節MAX HTT/MAX CPU介紹,並編改各項。 29.新增PDF版本。感謝網友yichou協助。 30.增編第三節MAX Memory。 V3.7 31.大幅修改整體排版,並新增目錄功能。 32.修正記憶體參數Trp、Tcl、Tras等名詞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 第一次製作本教學至今不到3個多月的時間,期間感謝許多PCDVD 討論區的 諸位前輩不吝給予晚輩指教,讓本教學得以短時間數次改版。 我製作本教學的目的只是希望,藉由系統的整理與詳細的step by step教學,讓更多新加入K8系統的使用者能輕鬆的進入超頻殿堂。 如果您因為本教學,能有一點點的收穫與心得,那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因為知識的力量,在於分享。 水舞風影 2005 0527 謹上 v3.5 序 首先要再次感謝所有支持本教學的前輩、先進與朋友。 敝教學從v1.0版至今v3.5,其中承蒙許多導師指教並給予建議,方得以克盡完美。 惟敝教學每次改版,其內容複雜的程度卻日益增加,與當初力求簡單的目的漸背道而馳。 然所有的超頻技巧皆需要充實的理論根基,此乃傳遞分享知識的首要價值。 對於想要輕鬆、快樂超頻的網友,容我在此致上誠摯的歉意。 再次謝謝大家的指教。 水舞風影 2005 1104 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感謝 作者特別感謝以下支持本教學的PCDVD網友,前輩。您給本教學帶來許多珍貴的意見。 也因為您的指教與協助,讓本教學更臻於完美。謹此致謝。 (依時間序) 1. CloudXP 2. too9s 3. OCDR 4. 天昏地暗 5. 沐憬 6. Prime95/Sp2004 使用教學 原作者 7. y11ytt00 8. vm6 9. yichou 10.wb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聲明 -請記得,超頻本身是一種風險,正所謂高投資報酬率=高風險。 -因為您將硬體設備運作設定超出了廠商的建議值,沒有人應該為您超頻失敗,損壞硬體後負責。 -真正該負責的人不是AMD、不是Intel、不是Nvidia、不是ATI、也不是任何一家XYZ廠商,而是您自己。 關於本教學 -此教學將不會提倡"極限"、"瘋狂"、"加高壓"、"純測試" 式超頻,我盡量將K8超頻教學弄的簡單一點、更快一點、輕鬆一點,當然...也更科學(符合科學研究方法"精神")。如此 當您想要超頻時,就可以更安全、更便利、也更快樂享受。 -本教學無法保證所有提供的資料皆100%正確,所有的資訊僅供您參考。 -所有引用的資訊、圖片、軟體之著作權皆屬於原作者。 關於超頻 -超頻(Over Clocking),指的是一種電腦術語,就是透過一些技術性設定,將您的整體系統效能釋放、激發系統潛能。 超頻的好處 -不只是可以獲得同型號中高PR值產品的效能,最重要的是便宜了許多。 -提高CPU時脈對於遊戲而言,雖然重要性不及顯示卡,但至少,可以提高遊戲的FPS。 -另外您可能比較不感興趣,但對於Office work、視訊音效編解碼、壓縮、編譯器。它帶來的好處也是令某些人感到有價值的。 超頻的風險 -概略的說,超頻不至於造成CPU或是系統晶片實質的毀損。單純提高CPU的運作時脈, 因為時脈本身不會造成任何機械性摩擦,所以不會有耗損。過高的時脈設定,僅是使得CPU 無法工作,它並不會造成毀壞。真正危險的,是將CPU的Vcore提高到不適當之值,而您的散熱系統又無法排除聚熱,這將會嚴重影響您的CPU運作壽命。 -供電不穩定的PSU,將會對硬碟、主機板造成傷害。 -AMD推薦的Athlon64最高穩定運行溫度(Tcase)為攝氏70度,離這數值越近,超頻幅度越小。 這說明為何冬天超頻幅度大,而夏天幅度小。而推薦的Athlon64 CPU溫度應該低於60度。 -蓄意或是過失地提高AGP/PCI頻率介面,將導致顯示卡、硬碟等周邊的損害、資料遺失。 -超頻的另一個"危險"是它可能減少零件的壽命,在對電腦零件給予更高的電壓時,它的壽命會減少。小小的提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進行大幅度超頻,電子零件之壽命縮短便是無法避免。然而這問題並不是如此嚴重,因為幾乎會玩超頻的End User都不太可能使用同一零件達四、五年之久,且也不可能說任何零件只要加壓就不能撐上四、五年。絕大多數處理器都是設計為最高使用10年的,因此超頻也可以說是利用電子元件壽命換取效能的一種手段。 正確的超頻方式 -以穩定且漸進的方式超頻,並盡量不超過安全的電壓值。切勿心急,一次將電壓提高過多。 -嚴格執行穩定性測試,並選擇良好的PSU、注意系統散熱、維持定頻/除頻、將能把超頻風險降至最低。 週期(生產週期)相對於超頻 1.製造過程 -所有同型號PR值不同的CPU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批次生產中製造的。 經過一系列封裝、測試後,每顆Die依照其測試結果優劣,將會被分配不同的倍頻。 -測試結果並不是絕對的,AMD將測試結果按表次數分配後,將會有區間。而也許某週期剛好是某PR區間的上限。 -或是某批原本預定生產的3500+,在幾乎所有的嚴苛測試都通過,卻在某幾項失敗了.. 為了保證產品的穩定,只好將其打回3000+。 2.商業需要 -因為市場的變動總是非常劇烈的,生產無法總是跟著市場的需求,有可能今天 A64 3000+需求大增,AMD迫不得已只好將某些較佳體質的顆粒標上3000+來售出。 3.偶然因素 -不同產地、不同晶圓生產商、不同的製造工廠,也許會有不同的體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項:非常重要!!!請謹記在心!! 一、K8 Hyper transport需要維持在1000Mhz以下(Socket 939) 800Mhz以下(Socket 754 與 nForce4 A02版)。 二、超過1000Mhz/800Mhz的HTT Link時脈設定,有可能造成系統不穩定或是北橋晶片過熱。 HTT Link時脈計算公式 CPU外頻 (HTT) × LDT (HT倍頻)。(HT倍頻-1X、2X、3X、4X、5X) 三、在您超頻過程中,如果是記憶體參數設定不當,電腦無法開機或是無反應,請在重新開機後 馬上按下鍵盤Insert(Ins)鍵不放(通常必須是PS/2鍵盤),此將會回復記憶體參 數出廠設定(By SPD)。如果以上方式無效,請拔除主機板CMOS鋰電池,並拔除PSU電源線,靜待30秒後重新起動系統。 四、CPU時脈才是王道,請記得記憶體最佳化總是放在最後調整。 五、同步的效能比非同步好。不過取捨在個人,效能差異並無法明顯感覺。 六、低PR值CPU擁有更高的超頻空間,因為Athlon64 (除FX外)鎖定倍頻,所以K8 3000+比3500+更能從提高HTT/FSB中獲得效能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yperTransport,AMD64結構的中樞介紹 ![]() 1.Hyper Transport是AMD所倡導的高速總線標準,這項技術原名為LDT (Lighting Data Transport,意即閃電數據傳輸)。 HyperTransport匯流排用於連接處理器和晶片組或晶片組之間,擁有著高速度,低延遲,結構簡單等優點。 2.早在1999年AMD就開始設計並於2001年得到成功推廣。與PCI Express、PCI-X不同, HyperTransport並不是作為連接設備的系統總線。它是一種定位於晶片互連的高速總線,比如說兩顆處理器構建SMP系統、微處理器與晶片組、晶片組的南橋與北橋、高性能伺服器內部,等等。 3.HyperTransport匯流排由兩條點到點的單向資料傳輸路徑組成(一條為上行upstream、一條為下行downstream)。 規格上,每條Hyper Transport藉由設置2、4、8、16或32bit的 位寬和200、300、400、500、600、800MHz以及1000Mhz的時脈頻率(採用了類似DDR的Dual Pump技術,對應的等效時脈為400、600、800、1000、1200、1600MHz以及2GHz)。 4.AMD系統下HyperTransport頻寬計算方法: HTT 總時脈 × 2(Dual Pump) × 2(雙向) × 16(位bit) ÷ 8(轉換為byte) = 頻寬MB/sec。 5.Athlon64 Socket 939 HTT Link 1000Mhz(實際時脈) 1000Mhz × 2 × 2 × 16 ÷ 8 = 8.0GB/s(2000MT/s) 6.Athlon64 Socket 754 HTT Link 800Mhz(實際時脈) 800Mhz × 2 × 2 × 16 ÷ 8 = 6.4GB/s(1600M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完接續 |
教學
欣賞AMD Athlon64-可在鐵蓋打印的序號上得知生產週期 ![]() 查看您的AMD Desktop Processor Quick Reference Guide 官方詳細規格 K8系統架構 ![]() 首先,我們先把超頻的三個元素(elements)盧列出來。 分別找出最佳的設定(時脈)後,再將它們組合在一起以獲得最後穩定的超頻系統。 元素1.Chipset 晶片組設定 元素2.Chip 也就是CPU 元素3.Memory (包含DRAM Timing)記憶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MAX HTT/FSB* 1.系統前端匯流排與K8晶片組介紹(導讀) -FSB(全名Front Side Bus。前端匯流排)FSB是CPU與系統北橋連接的速度。也影響了記憶體時脈。一般而言,對於FSB和記憶體時脈而言,越高等於越好。然而,單獨使記憶體時脈超過FSB時脈並不會有真正的效益。或是讓記憶體時脈與FSB時脈不同步亦會犧牲部份的效能。 -FSB(對AMD處理器來說是HTT*),或稱前端匯流排,就是整個系統與CPU通信的通道。所以,FSB能運行得越快,顯然整個系統就能運行得越快。而在AMD Athlon 64 CPU上,系統架構本質上並沒有FSB。FSB被整合進了晶片。AMD64/FX/Opteron,因為內建記憶體控制器,故CPU可以不再透過前端系統匯流排(FSB)而直接存取記憶體。這使得CPU與記憶體之間的傳輸效率比Intel/K7的標準FSB方法快。因此Athlon 64上的FSB有時可能被說成HTT。為避免新手產生混淆,合先敘明。 2. MAX HTT與 MAX CPU之異同 HTT Link時脈計算方式 = HTT x LDT(HT倍頻) CPU總時脈計算方式=CPU外頻 x CPU倍頻 一張主機板有其體質的優劣,一顆CPU也有其體質的優劣。某些主機板的北橋晶片能夠承受 超過標準的HTT時脈,某些CPU也能夠承受超出官方預設時脈運行。 因為"HTT外頻=CPU外頻"。因此MAX HTT時脈與MAX CPU時脈,兩者之間有一個相同變素。 即[HTT外頻](亦是CPU外頻)。惟,找出主機板的極限,便是將CPU倍頻降低、DRAM時脈降低。讓HTT x LDT 得值最大。找出CPU的極限,便是將CPU倍頻調至最高,HT放大下修,以便排除北橋晶片的限制,同樣需將DRAM時脈降低。因為A64/SP皆鎖倍頻,所以我們只能調高CPU外頻,然後讓CPU外頻 x CPU倍頻得值最大。 綜合上述,可以知道MAX HTT與MAX CPU是不同的。 3.提升HTT(CPU外頻)的影響 -若提升系統前端匯流排通常會一併提升AGP/PCI/PCI-E等周邊工作時脈。故想要將HTT 調高,首先您必須要有一張能夠支援定頻/除頻的MB。因為所有的系統架構,當前端匯流排的時脈提升後,會連帶提升PCI/AGP/PCI-E等介面時脈。正常的AGP/PCI/PCI-E時脈為66/33/100Mhz,只需超出一點點,您的超頻之路極可能就此中斷...因此提升HTT/FSB時脈需要將AGP/PCI時脈定頻/除頻。 -現今大部分的K8主機板(nForce3 250GB/Ultra、nForce4 A3版等)已經支援, 部分K8主機板使用VIA晶片,請注意除頻的問題,另外有些MB 其SATA插槽可能無法定頻。 -VIA晶片組(KT266/333/400(a)/600/880和K8T800-不含K8T800 Pro) 沒有PCI/AGP定頻功能,若提升HTT/FSB*時脈,連帶提升PCI標準時脈(標準為33MHz),可能損壞硬碟資料,妨礙週邊設備正確地運行(特別是ATI顯示卡)。而AMD XP CPU 的nForce2晶片組,nForce3 250,Via K8T800 Pro和Intel 865/875晶片組全都擁有鎖定的PCI頻率。 關於AGP/PCI定頻/除頻詳述請參閱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98246 超頻2.3事。 查看您的系統AGP/PCI頻率軟體工具 Clock-Gen ![]() CPU-Z 可察看許多DRAM與CPU參數值。 ![]() 其中左側圖片,FSB:DRAM [CPU/11.0] CPU為您的實際倍頻,11即為[CPU倍頻 / 除頻比率]。由圖亦可推之11為[9 / 0.83]後無條件進位所得之值。 即該顆3000+ 倍頻9。9/11=0.81(記憶體除頻係數),HTT250.8*0.81=205.2Mhz 4.K8系統晶片組介紹 VIA K8晶片組 ![]() NVIDIA K8 nForce晶片組 ![]() NVIDIA K8 nForce4晶片組 ![]() -超頻最常見的方法是透過BIOS。在系統啟動時按下特定的鍵就能進入BIOS。用來進入BIOS最普通的鍵是Delete鍵,但些主機板可能使用F1,F2,其他F系列按鈕。在Post Bios時(系統啟動Windows之前),應該會有一個螢幕在底部顯示該使用什麼鍵進入Bios。 -有些套裝電腦廠商使用不支援超頻的主機板和BIOS。固無法藉由設置Bios超頻。您可以藉由軟體工具從Windows視窗下進行超頻。 進入Bios中調整各晶片設定 ![]() 5.步驟 -進入Bios中,找到晶片組設定,將AGP/PCI/PCIe定頻,並往下調整HT放大、同時利用DRAM除頻比率降低DRAM時脈。 -技嘉的主機板,在Bios中需要按下Ctrl+F1,方能開啟進階晶片設定。 -請勿將K8倍頻設定過低,當您將倍頻設定在7、6時,將會使得您的CPU不穩定。 -請勿將您的記憶體參數設定by SPD(AUTO),同時又把DRAM時脈定在100mhz,這將會使得您的記憶體運作不穩定。 -在找出最大HTT/FSB時脈時,請注意您的DRAM時脈 與HT放大 設定。 -慢慢將您的HTT/FSB時脈由200Mhz向上調整,每次5mhz。直到黑屏(或是無法開機) 之後將您的HTT*0.95 (降低5%) 此值即是您的HTT最佳化安全值。 -請記得,當您在分別找出1.HTT/FSB、2.CPU極限、3.DRAM時脈時,請控制住其餘兩個變項。 當HTT275*9 可開機 280*9 無法開機--->將HTT280*0.95=266Mhz* 266Mhz即為您的最佳HTT/FS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完接續 |
(二)、MAX CPU Mhz
1.找出CPU時脈極限值 -K8 130nm (大部分的754pin)默認電壓值=1.5v。超頻電壓安全值在1.55v-1.65v -K8 90nm (大部分的939pin)默認電壓值=1.35-1.4v。超頻電壓安全值在 1.45v-1.55v -請愛用含銀散熱膏。詳細塗法請搜尋PCDVD。 -請記得裝上原廠/副廠 CPU散熱器。 -不一定黃金周期=超頻的保證。 -提高CPU Vcore 將有可能造成系統+12v、+5V、+3.3v 供電不穩定,這會使得系統不定或無法長期工作。 -正常的+12v、+5v、+3.3v應該在正負5%之間。 -請務必選購足瓦且合乎電氣標準的電源供應器。 查看電壓標準範圍 ![]() 2.步驟 -請將CPU倍頻設定在預設最大值。Ex:3000+/9*、3200+/10*.. -首先從預設值( 200Mhz*最大倍頻) 開始,同樣以5hmz幅度,一點一點向上超頻。 直到接近您找到的HTT極限值。 -請勿超過HTT最大安全值。 -如果在HTT時脈最大安全值,卻無法順利開機,則可以嘗試對CPU加壓,請勿超出上列安全範圍。 -找出您最滿意的CPU時脈值後,請進入OS,跑跑看Prime95。 -通常現實是殘酷的....因為您將發現當您開始測試Prime95時,不到5分鐘就出局了.... -灰心嗎??沒關係.....請將CPU時脈*0.95 (CPU MHZ * 0.95)。 -下修CPU時脈後,接著請重新鼓起勇氣,讓我們再去挑戰Prime95!!! 這次目標請放在30分鐘。 -穩定且安全的超頻系統,應可以穩定運行Prime95 6~12小時以上。 -當您挑戰Prime95卻總是被秒殺,如果願意,可以嘗試降低CPU倍頻(請勿低過8*) -請記得,當您在分別找出1.HTT/FSB、2.CPU極限、3.DRAM時脈時,請控制住其餘兩個變項 。 -以上請反覆嘗試。 Prime95,嚴酷考驗您系統的穩定性的測試軟體 http://www.mersenne.org/freesoft.htm Prime95官網 ![]() 3.Prime95/SP2004 使用教學 (此Prime95/SP2004使用教學為轉載,非常感謝原作者) 簡單說,prime95和sp2004四個測試項目 1.small ffts-stress cpu 測試cpu耐操度,一次運算8k的浮點運算,讓cup滿載,運算至800000次,代表你的cpu是ok的。但cpu運算8k,優先權在 standby,所以你還可以作其他事。一次只有8k,所以cpu的溫度不會很高,要測200倍的測試二(large ffts)才能代表你的cpu是穩定的,用這個測試跑一分鐘只代表,測試二的200分之一分鐘。而且本項目,記憶體只暫8k,所以ram根本沒用到,所以有人用這測ram是白工的。 2.large ffts-stress ram 測試cpu最大耐操度,最大熱量溫度和運算,也會測ram。一次運算1m的浮點運算, 讓cpu滿載,優先權第一(當然sp2004可以調),讓cpu發出最大熱量(考驗你cpu和散熱器穩不穩定),這個項目會搾出cpu最嚴荷的考驗,在電壓和時脈和散熱器下,一針見血,穩不穩,馬上知道,一次運算1m,運算至4000次完成,代表你的u在現況下(電壓、時脈、散熱器)是ok的,極度穩定。所以測這個最準囉 。 3.blend 測試ram和cpu,但最主要是測ram,所以在dos下測memest,也可以用prime95測ram就是這個項目,ram將會滿載,cpu很少運算,嚴荷的考驗你的ram,這種情況下測試,你很難再作其他事。 4.自已設置。 這也算performance,benchmark,所以他會計錄時間,和super-pi 1m 32m同理,在再1、2項跑完花多少時間,也和你的cpu運算速度有關,一個task,8k*800000次情形下,k8的完成時間,和k7 完成時間就不同。同理測試三也和記憶體速度有關。速度不同run完blend模式的時間也不同。簡單說,把他想像成super-pi一樣就行了,有的u能過8k很簡單,1m很簡單,4m、8m、32m卻過不了,因為愈大的浮點運算,cpu的溫度則愈高,而prime95則是一個像連續的super-pi。 另一個測試CPU穩定性的軟體SuperPi http://files.extremeoverclocking.com/file.php?f=36 下載頁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續未完 |
(三)、MAX Memory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記憶體參數優化對於超頻系統影響甚鉅,但其提供的助益卻相對較小。切記!!唯有已經確定了您的Max CPU、Max HTT與Max Memory時脈後,方進行參數優化。 您可以先跳過參數部份,直接參考項次5. 並以SPD值進行DRAM超頻。 1.認識您的DRAM參數 CAS# latency (Tcl) 注意:此項為DRAM最重要之參數優化項. 2、2.5和3 ns 全名: 行位址控制器延遲時間(CAS Latency):通常簡稱CL。 CAS latency是指對DRAM晶片上某一行下達要求所需要的時間,Latency是計算延遲的單位,所以“CL2” CAS latency系數指延遲兩個時鐘週期, 而“CL3” latency系數指延遲三個時鐘週期。SDRAM剛推出時,製造CAS latency系數低於CL2的晶片很困難。 雖然有些指示要求CL2,但許多模組在CAS latency系數為CL3時仍可正常運作。CAS latency中解釋是CAS"Column Adress Strobe"將行位址送出後需過幾個T後第一筆資料才能ready for read,是一種read latency,這東西對效能影響很大.(wbj 2006) RAS# to CAS# Delay (Trcd) 注意:此項為DRAM次要之參數優化項 2T(週期)~7T 全名: 列位址至行位址延遲時間(Row Adress Strobe,列位址控制器)to CAS(Column Adress Strobe,行位址控制器)。 記憶體控制器會先送出列(ROW)的位址(例如第2列),然後RAM收到列的位置後,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再傳送行(Column)的位址,而這一段時間就是RAS Delay。 Row precharge Time (Trp) 2T(週期)~7T 全名: 列位址控制器預充電時間(RAS Precharge、Precharge to active) 。 對迴路作預充電所需的時脈循環數,以決定列位址。 Min RAS# active time(Tras) 5T(週期)~12T 全名:列活躍時間(Row Active Timing)。 這是指在同一個bank下,存取不同row時必須將先前開啟(active)的row關閉(precharge)後才能開啟其他的row,而這個數字就是開啟一個row到能把它關閉的最短的時間. (wbj 2006) Row Cycle Time(tRC) 全名:列迴圈時間 (Random read or write cycle time 。Cpu - Z顯示為Bank Cycle Time (Trc) ) 此項Bios調整設定,控制了記憶體模組的 Row Cycle Time。Trc 數值決定記憶體一個完整的循環週期時間,(從 row activation up to the precharging of the active row 為止) 公式 tRC= tRAS + tRP 所以當tRAS與tRP最小,您可以獲得最小的Trc值。 因此,要獲得Trc值,您需要先確定您的最小 tRAS與 tRP。 如果您設定的Trc值,比tRAS+tRP還小...記憶體在傳輸訊息時,可能發生一個新的循環在記憶體重新充滿電之前開始,這將造成資訊喪失或是中斷。又如果您設定的Trc值過大。則新的週期開始之前,將會有不需要的等待時間(延遲)。 Idle Cycle Limit (DRAM Idle Timer) 值0~256。 此值決定了"記憶體在強制關閉預先充電的分頁空間之前,記憶體所有的循環週期數目" 換句話說,該值決定"在調停器中斷/強制重新預先充電該分頁之前,該記憶體分頁可以被讀取的次數" 此值對於記憶體頻寬影響甚小,對穩定性影響甚大。 所以如果您的記憶體體質較差,建議您不要設定過大的值,因為這將造成不穩定。 如果您的DRAM系出名門,可以建議設定在16~32 數值之間。 在華邦曾經推出的BH-5顆粒,甚至可以設定為16。 固此值越小,傳輸效能越快。 2.什麼是 1、2T CMD(1T/2T Command Rate) (Command Rate、MA 1T/2T Select)當記憶體要求傳送、讀取資料區間"定址記憶體模組和記憶體晶片的時脈循環"所需時間。 -1T擁有較少的延遲,較佳的系統記憶體效能。卻較差的相容性。適合您的DIMM未插滿時。 -2T擁有較久的延遲、差很多的系統記憶體較能。較高的相容性、穩定性。適合您的DIMM已全部插滿時。 這邊我們建議設定為1T。 K8/C0 僅支援1T、D0支援2T。在CPU-Z可知。 ![]() 3.什麼是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 記憶體參數串列偵測 -一般記憶體模組上,會多一顆小晶片,這就是具備SPD能力的記憶體,SPD是一個8針的256位元組的"可讀寫可編程唯讀記憶體晶片"。 -一般位在記憶體條正面的右側,記錄著記憶體的速度、容量、電壓與行、列位址帶寬等參數資訊。 -當開機時BIOS將自動讀取SPD中的資訊,節省開機Bios偵測的時間。 -若是需要手動調整記憶體參數則必須將Bios 中By SPD 設為手動。 4.DRAM參數設定 順序為(Tcl) - (Trcd) - (Trp) - (Tras) -您希望追求記憶體最大頻寬者。 我建議CL2.5-4-3-7 1T /2.6~2.9v。 理想值=CL2.5-3-3-6 1T/2.6~2.8v -您希望追求記憶體最快傳輸效能者。 我建議CL2-2-2-7 1T /2.6~2.9v。 理想值=CL2-2-2-5 1T/2.6~2.7v -參考以下設定可獲得最佳頻寬並進一步提升記憶體效能。(此部份僅供進階玩家設定,且並非所有主機板Bios皆支援調整) 1.儲存循環時間(Row cycleime) 請設為7T 2.Row refresh cycle time 請設為AUTO 3.Row to Row delay 請設為2T 4.Write recovery time 請設為2T 5.Write to Read delay 請設為1T 6.Read to Write delay 請設為2T 7.Refresh period 請設為3120 Cycles(1X 3120 Cycles) -DDR500以上,建議設CL=3。 一般而言DDR400(200Mhz)記憶體最佳優化為 CL2-2-2-5,DDR600(300Mhz)記憶體最佳優化為 CL2.5-3-3-5。 -絕大部分記憶體可承受電壓為2.6~2.9v。 -設定不當"過低"DRAM參數將導致系統不開機。 -當您的記憶體非終生保固者,我們不建議您將DRAM電壓設定超過2.7v以上。 -當您的DDR為400以上,請酌量放大記憶體參數。 -當然,我們這邊講的是超頻...所以請選擇好一點的DRAM。 建議Hynix BT-D43、Hynix D5、SAMSUNG TCCD、BH-5、UCCC。 5.超頻HTT/FSB*與DRAM之關係 當您把HTT/FSB* 提升到超過200MHz的速度時,會造成一個問題,因為標準DDR400其 時脈為200MHz,提高HTT/FSB* 逾200MHz以上可能會導致系統無法開機。 您可以利用三個方法解決 1.使用FSB:DRAM比率(記憶體除頻)。 2.超頻DRAM。 3.購買廠商的超頻模組DRAM。 Ex: 當您有一顆大雕 3000+ 0448週期, 她可以一飛沖天,傲視群"U",HTT300Mhz,對她來說輕而易舉... 眼睛不眨一下就上了... "可是您的DRAM卻只能跑DDR400~DDR500...... 怎麼辦?? 選擇方案1(除頻)透過Bios設定:將DRAM時脈定頻/除頻。與HTT跑不相同的時脈。 選擇方案2(超頻)透過Bios設定:對記憶體加壓,放鬆參數。直接讓DRAM與HTT/FSB*跑同步。 選擇方案3(花錢):請洽詢您的荷包,以解決目前的困境。 6.超頻DRAM方式 -首先在Bios中讓您的DRAM與HTT/FSB*設定同步(AUTO),降低HTT,接著慢慢提昇您的HTT(提升HTT將會同時提升您的記憶體時脈)。此動作反覆測試直至無法開機。 -以在黑屏前的DRAM時脈下,測試memtest86 http://www.memtest86.com -當然..失敗為成功之母..在您測試 memtest86 test 之步驟 5~6 卻總是過不了時... 請繼續下修HTT時脈 直到可以穩過測試 。此即是您的記憶體最佳時脈。 -有時候雖然能通過memtest86測試,但在OS中並無法通過Prime95測試。 -如果在您的MAX HTT下,記憶體無法以同步運行,您可以考慮加以除頻(上述方案1)。 7.除頻設定對照表 概略公式-"DRAM除頻時脈 = HTT時脈* 除頻比率" 除頻比率表(概略算法) 200 = HTT x 1 = 200 183 = HTT x .90 = Mhz 166 = HTT x .83 = Mhz 150 = HTT x .75 = Mhz 133 = HTT x .66 = Mhz 100 = HTT x .50 = Mhz Ex:您的大雕3000+確定可以穩跑HTT280.. 可是您的DDR卻是聯強DDR400..(只能穩跑200Mhz/DDR400) 套用公式,請找出您目前最佳的記憶體定頻/除頻方案?? 解: (此算法為概略值) 280*0.75(定頻150方案)=210Mhz=DDR420..噢噢~~要小心嚕。 280*0.66(定頻133方案)=184Mhz=DDR369 嗯...有點浪費... 8.記憶體除頻時脈值與公式所算出的值不相當? -事實上記憶體時脈除頻值,並不是直接由HTT/FSB所得出的,它取決於CPU倍頻與記憶體除頻係數。這導致有時候DRAM時脈並不總是等於您所選定的比率計算結果。 -假設今天我們將HTT提高至250。而HTT:RAM=200:166=1:0.83 我們的DRAM時脈應該是250*0.83=207.5Mhz。然而實際上DRAM 卻是接近205Mhz。 這表示除頻後的值,並不總是非常精確的,而僅是近似。 -除頻真正的值應該是透過CPU的記憶體控制器來計算,但因為計算很複雜,故主機板廠商取一個概略的定義100/133/166/200 來代表。 9.真正的DRAM除頻計算方式 "(HTT)x記憶體除頻係數=DRAM除頻後時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憶體除頻係數 =【CPU倍頻 / [CPU倍頻 / 除頻比率] 】 -公式中 [CPU倍頻 / 除頻比率] 其值取整數,無條件進位,取至小數點後第一位。 -除頻比率=0.9、0.83.、0.75、0.66….. 1.當您設定的倍頻低過5時,記憶體控制器將以5除頻。 EX: 倍頻4,即使設定外頻與記憶體同步下 DRAM時脈實際為: 4/5=0.8,0.8* HTT200 = 160Mhz。 2.即使在CPU外頻與記憶體時脈同步下,當您的倍頻帶有小數點時,除頻比率為下一個整數倍頻值。 EX: 當您選擇9.5倍頻時 其記憶體除頻係數為 9.5/10=0.95,DRAM時脈=HTT*0.95 當您選擇10.5倍頻時 其記憶體除頻係數為 10.5/11=0.954,DRAM時脈=HTT*0.9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x:假設HTT250、CPU倍頻9、DRAM設定除頻0.83 (200:166) 計算式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憶體除頻係數 =【CPU倍頻 / [CPU倍頻 / 除頻比率] 】 [CPU倍頻 / 除頻比率] = 9/0.83 = 10.84,因無條件進位,取至小數點第一位,得值11。 接著 HTT 250 x【 9 / [11] 】=250 x 0.8181 = 204.5454 DRAM時脈 = 204.5Mhz = DDR 4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複雜嗎?? 為求簡便您可以概略使用HTT*除頻比率來計算您的DRAM時脈。 10.對DRAM除頻後會有什麼影響? -因為超頻而選擇將HTT/FSB*與DRAM時脈不同步,此解決方式並不理想。 -以一個比率運行HTT/FSB* 與DRAM導致HTT/FSB* 與DRAM之間的傳輸效能延遲。若DRAM與HTT/FSB* 運行在相同時脈則無此問題。 -故欲獲得系統之最大超頻效能,使用超頻DRAM方案可能才是較為理想的。 -通常,若CPU因超頻後不穩,則除頻比率越大(0.9、0.83),系統穩定性越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續未完 |
(四)、總結
-請記得,當您在分別找出1.HTT/FSB、2.CPU極限、3.DRAM時脈時,請控制住其餘兩個變項。且記憶體參數優化必須在最後調整。 -成功的超頻與良好的硬體配備息息相關。 -本教學並不保證您的系統一定能超頻,但至少本教學讓您理解超頻的一切必須基礎理論。 -請記得,找出"極限值"並不如找出"超頻最佳且穩定值"來的有意義。 -本教學歡迎任何指正與批評,正面的建議總是有意義的。 -最後。當您超頻成功,開心之餘,請謝謝上天、以及提供分享超頻資訊園地的PCDV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各測試軟體下載節點 測試系統多媒體效能 1.3DMark2001se http://www.futuremark.com/download/?3dmark2001.shtml 2.3DMark03 http://www.futuremark.com/download/?3dmark03.shtml 3.3DMark05 http://www.futuremark.com/download/?3dmark05.shtml 4.Aquamark3 http://www.aquamark3.com/am3-mirrors.htm 測試/檢視系統資訊與效能 1.PcMark04 Pro V1.2.0版 http://ftp.ttdown.com/SoftView/SoftView_18660.html 2.PcMark04 http://www.futuremark.com/download/?pcmark04.shtml 3.ScienceMark http://www.sciencemark.org/frame.php?frame=40 4.Sisoftware Sandra 2004 Pro SP1 http://ftp.ttdown.com/SoftView/SoftView_17262.html 5.Everest Home http://www.lavalys.com/products/dow...ang=en&pageid=3 6. Clock Gen( NVIDIA nForce 晶片組軟體超頻工具) http://www.cpuid.com/clockgen.php 7.A64 Tweaker (nForce 晶片組 軟體優化記憶體參數工具) http://home.exetel.com.au/codered/A...er_V0.6beta.zip 8.CrystalMark 2004 http://crystalmark.info/download/index-e.html 9.CPU-Z http://www.cpuid.com/cpuz.php 測試CPU效能 1..Super_Pi Mod 1.4v http://superpi.radeonx.com/ 2..CPUMark 2.0 http://n2n.dyn.ro/~rayden/CPUMark2/CPUMark2.exe 測試系統穩定性 1.Prime95 http://www.mersenne.org/freesoft.htm 2.SP2004 v3.0 http://sp2004.fre3.com/download.htm 3.Hot CPU Tester Pro 4.2.2(Lite Edition) http://7byte.com/index.php?page=download 測試記憶體效能與穩定性 1. R.S.T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38383 2. Memtest86+ 1.20版 (DOS下測試記憶體穩定度的好用工具) http://www.memtest.org/ 3. MBM 5 http://mbm.livewiredev.com/ 其他 1.AMD-CPU規格圖檔鏈結 http://www.thg.com.tw/newsimages/20...ble_amd_big.gif 2.AMD-K8 Ratio與DRAM時脈對照表 http://i6.photobucket.com/albums/y2.../A64Divider.jpg 3.AMD CPU部份詳細規格表 http://myhome.apbb.com.tw/tree1023/AMD.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資料 1.MSI nForce4系列主機板超頻手冊 2.Prime95/SP2004使用教學 3.Ask AMD Processor Suppo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版權 -本教學有各附錄檔案連結與圖片,請尊重各來源著作權。 -引用本教學資料時,請尊重作者智慧財產權。 -本教學原則上歡迎轉貼,但請 務必 註明 作者 與指出本教學超連結引用處。 -本教學不贊成部份轉貼,因部分轉貼有使教學無法連貫之缺。 -本教學引用之文章或教學,倘有侵犯原著作之處,懇請告知,謝謝。 -本教學僅提供繁體中文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教學版本v3.7 - 編輯、原作 By 水舞風影 |
呵呵~~~超頻好文推上去~想到幾個月前就是有重新仔細在看了一下~水舞大的教學 :)
終於人生的第2次的超頻就成功了 :like: 真的是新手超頻好文章~不推不行~希望未來能持續更新 :laugh: |
水舞大大精益求精的堅持真是令人讚賞不已 :yeah:
小弟初次進入k8的領域 正摸不著頭緒 大大的教學對我這個生手而言真的很有幫助 另外小弟還有一個地方想請教一下 弟的x2 3800+在bios超頻250x10之後 進xp用cpu-z看頻率 竟然完全沒有改變 而用3dmark2006看detail 如下 ![]() Interlnal clock(內部時脈) 和 Internal clock maximum並沒有變 但External clock 確實是250 請問這樣算是有超頻成功嗎? 煩請大大不吝解惑 :) 謝謝 |
請問一下我的CPU是K83200+主機版是技嘉的K8SLI(BIOS還是剛出廠的版本F2),不知為何將HTT超至220以上時將HT倍頻改為4記憶體除頻比為0.83,可是到開機檢查硬體時就會一直重開機,可否請問一下大大是不是我那裡設錯或是也是用這張主機版的大大能給我一些建議,謝謝
|
引用:
randy0610大: 您可以嘗試將HT倍頻下修至2X左右,試試看。 某些體質較差的晶片組,在高外頻時,必須將HT倍頻下修得比正常值(HTTxHT<1000) 來得更低一些。 另外您亦可將CPU倍頻下修,以確定無法超頻的因素是在於主機板或CPU。 以上^^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