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請推薦我一隻智慧型手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4012)

OscarShih 2015-09-27 12:11 PM

咦 文章有被吃嗎

莫名一言 2015-09-27 12:19 PM

引用:
作者OscarShih
咦 文章有被吃嗎



文章被吃是什麼意思 :confused:

OscarShih 2015-09-27 12:40 PM

沒事, 我和另一串搞混了 :shock:

eat&drink 2015-09-27 01:17 PM

曾經考慮過買LG手機,但家人用ASUS後發現,
把音量鍵做在背面在操作上不是很方便,
以此類推,更何況把更常用的電源鍵做在背面...

現在用***按鍵的配置也不喜歡,電源、音量分別做在兩側,
盲按拿顛倒時,容易以為音量鍵是電源鍵...做在同一側會是比較理想做法吧!

最近也想換手機,外型喜歡Moto X Style又有雙喇叭,但鬼島沒賣,
也沒有人脈可以請託,代購又要付一堆稅金、運費划不來...

KGB 2015-09-27 01:49 PM

引用:
作者eat&drink
曾經考慮過買LG手機,但家人用ASUS後發現,
把音量鍵做在背面在操作上不是很方便,
以此類推,更何況把更常用的電源鍵做在背面...

現在用***按鍵的配置也不喜歡,電源、音量分別做在兩側,
盲按拿顛倒時,容易以為音量鍵是電源鍵...做在同一側會是比較理想做法吧!

最近也想換手機,外型喜歡Moto X Style又有雙喇叭,但鬼島沒賣,
也沒有人脈可以請託,代購又要付一堆稅金、運費划不來...


我也不習慣,如果你搜尋我過去的發言,LG G2開始這樣的設計時,我也是很反 :laugh:

後來買了G3用了一段時間發現,LG把實體鍵UI化以後,再加上敲擊喚醒,其實,音量電源鍵可能只剩當機

時需要強制重啟時才會用到(但問題是G3從沒當機過),所以LG這種設計的唯一缺憾大概就只有無拍照鍵 :D


你可以看看Google Nexus 5x 2015,再過兩天發表,Google Play應該會直接上架 :p

felelove 2015-09-27 01:49 PM

借版面問一下
雙卡的SIM插槽
一個是2G 另一個則是4G+3G
沒錯吧?

假設2G停用了,執照到期了,或2G基地台升為3G
4G+3G這個SIM卡槽,等於4G和3G都通吃嗎?

因為我看一些想買手機的人都在等4G*1 3G*1的SIM卡槽(分開)
請問原因是什麼?

E.A.G.Y.O.O 2015-09-27 02:37 PM

引用:
作者KGB
所以LG這種設計的唯一缺憾大概就只有無拍照鍵 :D :p



拍照鍵就是音量負鍵,待機模式按兩下迅速拍照很好用,緊急拍妹超快。

kevku01 2015-09-27 03:03 PM

引用:
作者felelove
借版面問一下
雙卡的SIM插槽
一個是2G 另一個則是4G+3G
沒錯吧?

假設2G停用了,執照到期了,或2G基地台升為3G
4G+3G這個SIM卡槽,等於4G和3G都通吃嗎?

因為我看一些想買手機的人都在等4G*1 3G*1的SIM卡槽(分開)
請問原因是什麼?


4G+3G這個SIM卡槽本來就是通吃4G和3G :flash: :jolin:
另一個sim card 若沒有2G頻譜可用,那雙卡就變成單卡

市面上我所知的雙卡都是同一時間只能 4G/3G 和 2G, 沒有雙 4G/3G sim 的手機

felelove 2015-09-27 03:26 PM

引用:
作者kevku01
4G+3G這個SIM卡槽本來就是通吃4G和3G :flash: :jolin:
另一個sim card 若沒有2G頻譜可用,那雙卡就變成單卡

市面上我所知的雙卡都是同一時間只能 4G/3G 和 2G, 沒有雙 4G/3G sim 的手機

的確,目前都是4G/3G 和 2G
只是我很好奇為什麼有人要等4G和3G分開的SIM卡槽
因為4G/3G只要一個卡槽就通吃了不是嗎@@"

是因為有跑國外還是漫遊的需求嗎,我也不是很懂 :confused:

dkjfso 2015-09-27 03:30 PM

最近剛出了一個雙4G的
小米4c
可以4G雙卡雙待
之後雙4G應該就慢慢會普遍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