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呼籲大家現在不要買房,再過1年半房價就泡沫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1459)

sutl 2015-03-11 05:46 PM

引用:
作者gLiC8e1e5I83
賣不掉放個十年價錢就漲回來了

股市漲跌以幾年為循環,房市漲镻以幾十年為循環。

雷神 2015-03-11 09:18 PM

引用:
作者Raziel
租屋成本是要算到進棺材為止. 除非是死得早, 不然你拿租屋六十年來算, 自己算一下
總共要支出多少? 就算比買房低, 但是不要忘了, 買房買的是地坪, 不管房子再老舊, 地坪
的價值都存在, 買了房繳貸款類似一種存款, 房產日後還可以賣. 跟租屋白白扔出去的錢
完全是不同的價值

我那30年算的是租金全部入袋
沒有算稅,沒有算修繕支出,沒有算貸款利息
也沒有算房客搬進搬出有空房的機會

買房子還有另一種觀點
你砸了1300萬買房,就套了1300萬
如果拿1300萬下去投資
保險一點,就多開幾個銀行帳戶一個帳戶兩百萬定存或者去買美國國債或其它的
30年後你的資金是多少?
在目前的低利環境,1300萬丟定存一年利息19萬(一個銀行大概丟兩百萬,分七個銀行存1300萬)
http://rate.bot.com.tw/Pages/TWN001/TWN001.aspx
http://www.taiwanrate.com/interest-...ml#.VQA9tuGjt6g

簡單的算
如果我有1300萬,房東1300萬的房子租我35000,我拿1300萬存定存,一個月大概17000的利息
(忽略第一年要過完才有利息這種小數字)
這間1300萬得房子我一個月實付35000-17000(利息)=18000就住到了

房東呢?
這間房子房東一年收入42萬,20萬是從房客的定存來的,22萬是房客自己繳的

同樣是1300萬,
一個買房一年收入42萬,房子要租給別人住,
一個放定存買國債一年花22萬住1300萬的房子
再回到上面看看我沒算得那些數字
房客的支出是可以預估的,房東呢?

30年過後,
房東退休住進自己30年沒住過的房子
30年後房客退休拿1300萬另外找房子住30年,一年的生活費43萬
哪個划算? :rolleyes:

雷神 2015-03-11 09:40 PM

補一下
30年過後,
房東退休住進自己30年沒住過的房子,30年收到租金1260萬(要扣掉上面我沒算的數字)
http://www.u-trust.com.tw/CB2/CB0302.asp
http://www.u-trust.com.tw/CB2/CB0303.asp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2392691656.html

30年後房客退休拿1300萬另外找房子住30年,一年的生活費43萬
哪個划算?
http://ea00336.pixnet.net/blog/post...%87%91%E4%B8%8B

斯圖亞特 2015-03-11 10:10 PM

引用:
作者Raziel
但就算價格不動如山, 甚至還有跌價, 買下來的還能賣, 就強過交出去給房東.


買房的價值確實是在擁有土地上,這點毋庸置疑
然而土地上就牽扯到房地產的名言,「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好的區域的土地,例如台北,才會隨著稀少程度而價值上漲
再來就是一些精華區域。也才會有人一直在鼓吹什麼該區未來有捷運
影城、商場等美夢要引人入場

至於土地到最後 還要能賣。其實以公寓式集合住宅來說
每一戶真正持有的土地持分非常稀少,同時又不如透天一般
只要擁有該戶土地就能重建。

Raziel 2015-03-12 06:21 AM

引用:
作者雷神
我那30年算的是租金全部入袋
沒有算稅,沒有算修繕支出,沒有算貸款利息
也沒有算房客搬進搬出有空房的機會

買房子還有另一種觀點
你砸了1300萬買房,就套了1300萬
如果拿1300萬下去投資
保險一點,就多開幾個銀行帳戶一個帳戶兩百萬定存或者去買美國國債或其它的
30年後你的資金是多少?
在目前的低利環境,1300萬丟定存一年利息19萬(一個銀行大概丟兩百萬,分七個銀行存1300萬)
http://rate.bot.com.tw/Pages/TWN001/TWN001.aspx
http://www.taiwanrate.com/interest-...ml#.VQA9tuGjt6g

簡單的算
如果我有1300萬,房東1300萬的房子租我35000,我拿1300萬存定存,一個月大概17000的利息
(忽略第一年要過完才有利息這種小數字)
這間1300萬得房子我一個月實付35000-17000(利息)=18000就住到了

房東呢?
這間房子房東一年收入42萬,20萬是從房客的定存來的,22萬是房客自己繳...

要比較, 要務實的從相同基準點開始起跑才靠譜. 甲乙兩個人從零開始存錢工作, 甲存到

1300萬走你的路子去租屋, 乙存頭款去買房子. 我內湖文湖線通車前房子買九百五十萬,

現在鑑價1600萬, 而我只有拿兩百萬頭期款就住進去了, 剩下的是貸款. 大約花了六年存

所以乙在購屋前大約用六年的時間租屋, 那我問你, 存到1300萬之前你要存多久? 十五年

你存得到? 相同用租屋來算這中間累積到1300萬所花的成本, 這一大筆租金你都沒扣到,

哪有憑空出現1300萬這回事? 看也知道是還沒買過房子的人在算的, 不然就是富二代

錢要多少一伸手都有.


其次,有了房子就多了一個財務操作的工具, 繳了幾年貸款後, 今天我要動用資金, 房子我

去貸了七百萬作生意, 錢拿出來, 房子還能繼續住, 付一點點利息, 很好運作. 但是你的

1300萬卻沒辦法拿出700萬, 因為剩下600萬的孳息只剩七千多, 你房租的結構立馬上昇

到兩萬多, 原本的如意算盤就直接翻掉. 對於動用低利房貸的資金(2%成本)去經商或投資

能賺到錢的標的物非常容易找, 也就是房子能成為另一個帶來收入的工具, 且保有居住的

權力而不大幅增加開銷, 這完全是靠存現金比不上的.

Earstorm-2 2015-03-12 07:00 AM

一切都是槓桿, 沒斷之前都是美好的.

台灣太小, 只要最大的幾個組織聯合就可以操控任何商品價格.

而政府本身可以操作任何事情.

我不是反政府, 只是點一下事實, 看跌可以但時機是"幾乎"可操控的.

現在住的老家買在經濟高飛時期(人口也多), 600萬.

之後跌到不滿300萬, 連續20年都起不來, 最近很神奇地漲到768萬.

漲的理由, 房仲的話術裡多的是, 老實說人口少了, 經濟差了, 理論不該漲的.

喔, 對了, 漲的時候賣, 爽? 當你需要另一個地方自住就發現慘了, 都很貴.

資產帳面再好看, 只要是擁有的房地產量沒有大於自身居住需求就沒用.

不能折現的資產等於要不斷繳稅的負資產, 這是既得利益者不會告訴你的事.

但是! 講了好幾次要準備好! 泡泡破, 每個人都有份!

同樣金額購買力降低是一回事, 到時候還沒繳完房貸的人, 會有以下幾個心痛:

房子貶值但你欠的房貸金額不會變, 紙鈔價值降低但你薪資不會增加多少.

政府肯定要增稅來補救所以擁有的房產反而稅... 這該怎麼說就看到時候稅怎麼訂立.

即使我不認為短期內會有最後一批白老鼠(除非政府也想泡泡破掉)~

慘烈表:

最後一批 > 買到高原價格時期 > 多於需求的資產還沒脫手 > 沒多餘需求資產的 >
貸款繳完(也就是之前那一行都是還沒繳完) > 根本就沒隨波逐流(原有資產不變).

只有一部分人是完全得利: 漲價時賣出去且結算乾淨確認有賺到錢(扣除稅額手續費等)

這種人其實不少, 只是慘烈表上的會更多, 畢竟在好時機可以快進快出的買家有限.

這種買家不是本身就資產雄厚, 就是有借貸資本跟略為能判斷時機(內線).

運氣好又賭對(記得我說要有大於需求的資產量), 實在是很有限.

絕大多數只是現在(買房後), 帳面資產增加~

PS. 某網友說的對, 買在蛋黃絕對不用擔心, 只是如果要真的賺到, 遲早是搬出來.

理由: 你在蛋黃區裡換, 其實也沒賺, 搞不好還賠, 除非你去買便宜的地方後把蛋黃賣出.

不然, 千變萬變, 不敗"內線."

僅此而已.

arnan 2015-03-12 09:00 AM

引用:
作者斯圖亞特
買房的價值確實是在擁有土地上,這點毋庸置疑
然而土地上就牽扯到房地產的名言,「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好的區域的土地,例如台北,才會隨著稀少程度而價值上漲
再來就是一些精華區域。也才會有人一直在鼓吹什麼該區未來有捷運
影城、商場等美夢要引人入場...(恕刪)


沒錯...以在台北工作來講...
我有錢寧願花個2000萬買台北老公寓...
也不要花個1000萬在桃園買透天,尤其這些透天兩年前6~700萬就有了
現在不要講蛋白了...蛋殼區都不知道在漲啥鬼...

supermaxfight 2015-03-12 09:02 AM

蛋殼區???還好啦
房地產連大腸區、肛門區都在漲價,厲害吧

vxr 2015-03-12 04:50 PM

有人覺得新竹有漲到頂嗎?...
我個人覺得還早還早...:laugh:...
還有莫名其妙的增值空間...

北市政府某人的兌現..
M01一堆妙論..
那個哪叫打房阿...
在緊張甚麼拉....:laugh:...

雷神 2015-03-12 09:09 PM

我覺得我上面的例子已經簡化到讓買房很有優勢了
銀行的獲利來自於把存戶的錢借貸給客戶
同樣的錢,一個存錢領利息,一個貸款付利息,貸款付得>存錢領得,銀行就是賺中間這手
引用:
作者Raziel
要比較, 要務實的從相同基準點開始起跑才靠譜. 甲乙兩個人從零開始存錢工作, 甲存到
1300萬走你的路子去租屋, 乙存頭款去買房子. 我內湖文湖線通車前房子買九百五十萬,
現在鑑價1600萬, 而我只有拿兩百萬頭期款就住進去了, 剩下的是貸款. 大約花了六年存
所以乙在購屋前大約用六年的時間租屋, 那我問你, 存到1300萬之前你要存多久? 十五年
你存得到? 相同用租屋來算這中間累積到1300萬所花的成本, 這一大筆租金你都沒扣到,
哪有憑空出現1300萬這回事? 看也知道是還沒買過房子的人在算的, 不然就是富二代
錢要多少一伸手都有.

那就算甲乙都有頭期款以後一個買房出租另外租屋,一個租屋
你的例子有點亂,我上面新聞的例子,假設1300萬跟你一樣自備款約0.21,兩方賺到273萬後,甲方買房,乙方存定存
乙方拿到的利息,一年只有約38000利息(1.4%)
甲方貸款1300-273=1027萬,房貸利率1.9%
(1300-273)*0.019約19.5萬
http://www.myhousing.com.tw/index.p...-12-11-03-22-58

兩人條件完全一樣,一個套在房子,一個鎖在銀行,唯一不同的是
乙方房租35000
甲方另外出去找房子住,房租多少?
一年利息19.5萬,一個月1.625萬,為了付利息甲方只能住18750的房子
這樣兩人每個月都是支出35000
30年後甲方拿別人住30年的房子,30年前值1300萬,如果像你房子有漲價那可能有賺
30年後乙方1300萬在手

在低利的環境是這樣,開始升息以後會差更多
這樣夠簡單了嗎?

引用:
作者Raziel
其次,有了房子就多了一個財務操作的工具, 繳了幾年貸款後, 今天我要動用資金, 房子我
去貸了七百萬作生意, 錢拿出來, 房子還能繼續住, 付一點點利息, 很好運作. 但是你的
1300萬卻沒辦法拿出700萬, 因為剩下600萬的孳息只剩七千多, 你房租的結構立馬上昇
到兩萬多, 原本的如意算盤就直接翻掉. 對於動用低利房貸的資金(2%成本)去經商或投資
能賺到錢的標的物非常容易找, 也就是房子能成為另一個帶來收入的工具, 且保有居住的
權力而不大幅增加開銷, 這完全是靠存現金比不上的.

借越多錢只是讓你利息負擔越重而已
槓桿甚麼的,用越兇風險越高,銀行就是賺這個得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