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國家地理> 雜誌停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7022)
|
---|
引用:
台灣這邊最常用的藉口的就是市場太小,可是呢?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台灣市場是非常大的(雖比不上少數像美日那些人口眾多,又高所得國家),連汽車製造業台灣都可活下這麼多家,還那麼賺錢,實在有夠牽拖.... 翻譯我以為很便宜,授權就不知了,但我記的這類書東南亞那些國家也有當地語言版,售價更便宜,市場比台灣還小,結果還不是一樣能生存. 科學人我看不下去,這就跟牛頓類的一樣,裡面東西很多不夠生活化,以前我訂牛頓跟科學眼,後來牛頓也沒再訂,只訂科學眼,可惜這本也早早收攤. |
引用:
台灣多的那種是有錢買高檔手機、電腦、甚至車子,但一本不到200元的雜誌就是硬要站在書店看免錢的人。 :think: |
引用:
這點在下很難說好或不好, 以前也在報刊上看過的評論 ( 大意 ): 臺灣市場太小, 業者長不大 臺灣市場太大, 業者不想走出去 以內容來說, 臺灣正體中文的市場有待努力 以翻譯來說, 臺灣正體中文的市場不大 臺港澳的遣詞用字不同, 全球華文市場其實可以分成好幾塊來談 引用:
科學眼 ( 1984 年 - 1990 年 04 月 , 光復書局 ) 大人對這篇文章可能會有興趣 : 台灣綜合科普刊物之回顧與前展 ( 張之傑 ) http://www1.ihns.ac.cn/readers/080616.htm . |
現在連一堆翻譯書,都找中國人了.
一堆名詞都是中國用語.. 連這種不需特約寫手,編輯的工作的書出版社都要找中國人 台灣出版社怎麼還會在台灣發展 |
引用:
那就得看看為何不到200元雜誌,很多人寧願站在書店看免錢的,也不願買? 以我來說,我從小就常在書店看雜誌,書籍,可是為何有些我會買,有些不會買?我是覺得賣方想賺錢就得想辦法啊!:think: |
引用:
一部份是台灣書局有包膜? 我想很多沒有包膜的雜誌,常常被人翻爛,但是內容反而會看清楚 有些人看完後就有想買的念頭 一些包膜不是去圖書館借就是租書店租 |
引用:
我突然想到會不會就是內容較艱澀難懂,很多人就算在書局翻閱也看不完,所以得回家慢慢看才買;而另一類因為太淺顯易懂,在書局翻翻一下就看完了,所以就不用花錢買了,因而造就這樣結果. 這幾年本土雜誌我幾乎不曾再買過,書局我還是會每月去看,不過大概 3-40分鐘就全翻完了,以前都要花個數天,每次1-2個小時.... |
引用:
有包膜的沒試閱的過我幾乎完全不會買,除非附贈品剛好我想要,然後加起來價值讓我覺得值,願花點小錢賭看看那本雜誌垃圾否.... 說到這個我想起6x年盜版書那陣旋風,書便宜到我連試閱都沒,只看是某家出版社的就直接買再說,這我在想應該就是價值的問題. 我買雜誌書絕大多數都是在書局看完覺得值得才掏錢買,然後保持水準不變差,後來就直接書局沒看就買,算是回饋書局讓我試閱其回報. 不過雜誌社如果提供蠻大折扣訂閱優惠,也會訂閱就是,但這種事台灣很少發生. |
我以前有固定買書的習慣
除了工具書外,書都在蹲廁所時看,看完再去買 撇條時沒書看會很空虛,賣場型錄也可以看很爽 一蹲可以兩小時半包菸到腳麻 所以家人都不碰我的書 :fear: :fear: 有了智慧型手機後 光免費的電子書如小說類就看不完了 雖然不太買了,但還是想到就會去書局逛逛 久沒逛書局會有恐懼感,好像會跟不上一些事物什麼的... |
引用:
這應該是許多原因造成的結果, 不過沒地方擺書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嚴重的問題 ( 不要說是一般小家庭, 公立圖書館也有這個困擾 ) 如果是可以隨便丟棄的書籍, 又沒人願意花錢買 而且, 臺灣是個浮躁. 急功近利的島國 先天上就不讓人靜下心來閱讀, 連帶還造成市場速食化 不但書店裡沒人 ( 比較書店跟其他公共場所. 零售業 ) 也沒什麼人讀書 ( 比較讀書與其他工作內容 ) 最後, 連企業也算在內, 就是沒多少人買書 ( 貴公司的書櫃有多大 ? 有多少書 ? ) 對許多社會人士而言, 沒錢買書也是問題 每月零用金中, 聚餐. 菸酒. 飲料. 禮品是無法避開的開銷, 留給書刊的額度有限 ( 電影. 租片預算都被排擠了, 況且是書刊 ) 3C 產品的金額其實比較像是從特別預算. 預備金裡面撥出, 跟書籍不算是同一個市場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