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又是想轉就轉...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2607)

newfire 2011-12-15 10:30 PM

引用:
作者r5954189
左邊的電線杆上標示限速30
這車子的速度.應該有超過30吧
如果對方用過失傷害提告
光超速這點就很麻煩

那個速限是相關路段上施工單位標的,前方不一定在施工且有可能已施工完而沒拆除 :think:

shival 2011-12-15 10:38 PM

信任原則 vs 應注意未注意,信任原則極少完勝,交通事故對方若體傷只有完勝才能全身而退

lompt 2011-12-15 11:01 PM

引用:
作者㊣_㊣
反應很慢

當機車往左偏時就該減速了....


傳說中的鍵盤開車
廣角鏡錄下到駕駛閃避不到兩秒
http://g.co/maps/mrwzf
可以看現場斑馬線和停止線的距離對辜狗地圖就知道了
沒想像中那麼遠
另外時速應該有超過30
不過就現場和老人受傷狀況來看應該在40~50之內
(元一實業鍍金門牌到撞擊點斑馬線55公尺苦主開四秒)
撞擊時應該煞到了20左右不到
可惜苦主車輛應該是貨車吧 所以動能應該比較大
只是往回一個路口仍未看到前方道路速限
所以不清楚當路段是否全程30
但是依據開單的規則
若前方為50 則此處為標線變換處不得開單
而且正好在換成30的那個點>< 這個是比較會有爭議的
我覺得苦主閃避了 也盡力了 只是台灣的應注意而未注意應該會害苦主逃不掉
就我看法最多是28吧 甚至道義慰問一下
試想被貨車頂一下只飛這樣十公尺(包含滑行)左右還會覺得很快嗎?

不過這個想轉就轉
此外也違反未提早變換車道
也違反幾公尺變換一個車道 算是任意變換車道
也將跨越禁行機車

e02047878 2011-12-15 11:08 PM

從機車入侵汽車的路權起到撞到 大概只有2秒

2秒鐘 裡面包含 發現-反應-煞車 應該有點不夠

我是覺得汽車應該沒錯

如果今天汽車時速超過60 那我會說汽機車各負一半責任

但看起來 汽車時速也沒很快 那應該一點責任都沒有

allenroy0414 2011-12-15 11:14 PM

引用:
作者42章經
題外話
那條路雙向四線道,連左轉專用道都有
應該不算小
這樣的路速限居然只有30?
我看過相同規模的道路速限多半是50或60說

剛剛算了一下地面標線
汽車減速之前的速度大概55-60左右

十字路口前 都是四十以下 就算那條路限速七十的省道 在十字路口 易肇事的路段 幾乎都會再設一個限速很低的標示 要的就是開車的人 在十字路口前就慢下來 當然我覺得機車得負的責任較多 但是= =汽車我想還是得賠償 跑不掉的 但是應該不會有他們要求的七十幾萬那麼多 紅綠燈有標示 兩段式左轉 加上機車也沒打方向燈 以及內車道有標示禁行機車

576910 2011-12-15 11:25 PM

以後如果修法成功,能直接左轉
就有一堆倒楣的車主了 :stupefy:

blair 2011-12-15 11:36 PM

騎車的阿伯本身有違規沒錯,
但是車主反應偏慢...
太多人在路上開車有"閃"的習慣了,
結果往往造成閃不開而太慢煞車然後撞上...
不然就是一閃結果撞到隔壁車道的車。
我只要察覺機車有侵入車道的意圖就會先輕煞了,
根本不會去賭隔壁車道的狀況,
更何況這台車還剛好被阿伯和左轉車夾殺 :stupefy:

oodin 2011-12-15 11:46 PM

引用:
作者cafulon

不過那個阿伯...是要去對面紅色那棟找阿婆ㄚ...這麼急...


紅色那棟阿婆是?

有一次
剛好在嘉藥等人
對方打電話過來
因為路上太吵
我剛好走進這棟鐵門內講
被一個阿婆聲趕出去

marks 2011-12-15 11:47 PM

只是一台摩托車而已
根本不用在怕就給它勇敢的撞下去啊
看誰的車比較耐撞
不要說是機車違規
就算是汽車自己違規
一樣是把機車撞個稀巴爛啦
有車開真讚

jshj0314 2011-12-15 11:50 PM

引用:
作者MrHermes
駕駛反應慢+1 又沒警覺心.


你有開車嗎?

你有裝行車記錄器過嗎?

其實駕駛看到,有馬上反應了.那種距離其實是很短,路口畫雙白線是大約20米,從老人左偏(快要到9秒了,到撞上10秒多快11秒,二秒以內,20米,很難閃開的,尤其他左邊又有一輛要左轉的車....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