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解放Llano APU的極限-爆走 160% 顯示效能的Dual Graphic技術測試分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6191)

sdbb 2011-07-19 11:24 AM

硬體能力一直成長?軟體能力受限於腦力?

我以為軟硬體都是人腦設計的...

硬碟越裝越多,如果還要組raid之類的,還是用ATX的case比較好吧

oScARSh 2011-07-19 11:47 AM

軟硬體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我有一把刀
不代表我可以用刀去雕刻出一個好作品
如果我要刻出一個好作品 , 就要付出時間和人力和技術和美感(成本)
然後還要有人去買單我雕出來的東西(市場需求)
然後要雕到什麼程度 , 看的出是什麼東西就好
還是要細到光是一塊面積就要花上好幾個月

現在電腦運算能力會堆上去
除了伺服器要求之外, 就是遊戲運算了
遊戲運算的高要求, 9成以上都是有關於美術 , 也就是所謂的畫面

開發者要造景, 其實不就像是畫一幅畫
最多最多, 就是如同底稿般的精細, 以及肉眼明顯看不出問題的真實感
假設硬體能算到每個紋路, 粒子, 起伏, 枝草 , 都細緻到硬體跟不上
這東西除非像是COD能賣到千萬套, 不然跟本無法回收這樣子的精密開發,
也就是細緻到某個程度 , 再仔細下去可能會有更低的收益了


另外硬碟我想也是遲早的事
先別提那種伺服器要求的case
以一般home-user來說, SSD不就是一個趨向 , 它把硬碟迷你化, 低耗
當然現在是成本過高, 所以很難成為一般user使用的標準產品
但3C不就是這樣, 10年前的硬體, 現在的硬體 , 10年後的硬體
想一下就知道 , 除非是物理和技術的瓶頸, 不然我想都是遲早的事

2012 2011-07-19 03:45 PM

以個人USER來說,我從標準ATX換成M-ATX以後就很難回頭了,以前用標準ATX是因為要插顯卡網卡音效卡SCSI卡一堆亂七八糟的卡....搞得主機好大台......M-ATX把網卡/音效/內顯
整合以後,以一般USER來說所需要的插槽也不多了,但內顯一直是個痛,顯卡還是非得外加才能用...到AMD的690G以後,以及intel的HD2000/3000說實在最多也只到堪用的階段,而APU 4core以上對我來說,內含的GPU已經到了實用這個等級, CPU的部分相當x4-640? 這也相當夠用了, 當然也希望AMD能做得更實用 :hungry: , APU代表的是輕薄短小實用的時代來臨了 :like:

配上mini-ITX的版子,方塊不大的鋁殼(板載PSU)就能裝進去,效能跟運算也可以接受,有什麼不好的呢?

greenbay 2011-07-19 03:53 PM

引用:
作者2012
以個人USER來說,我從標準ATX換成M-ATX以後就很難回頭了,以前用標準ATX是因為要插顯卡網卡音效卡SCSI卡一堆亂七八糟的卡....搞得主機好大台......M-ATX把網卡/音效/內顯
整合以後,以一般USER來說所需要的插槽也不多了,但內顯一直是個痛,顯卡還是非得外加才能用...到AMD的690G以後,以及intel的HD2000/3000說實在最多也只到堪用的階段,而APU 4core以上對我來說,內含的GPU已經到了實用這個等級, CPU的部分相當x4-640? 這也相當夠用了, 當然也希望AMD能做得更實用 :hungry: , APU代表的是輕薄短小實用的時代來臨了 :like:

配上mini-ITX的版子,方塊不大的鋁殼(板載PSU)就能裝進去,效能跟運算也可以接受,有什麼不好的呢?


就是有人看不得AMD好...在那猛挑猛挑滴 :o

ben_chien 2011-07-19 03:54 PM

引用:
作者2012
以個人USER來說,我從標準ATX換成M-ATX以後就很難回頭了...43...

我是從標準ATX換成Full Tower(E-ATX)就很難回頭了... :p

2012 2011-07-19 04:09 PM

引用:
作者ben_chien
我是從標準ATX換成Full Tower(E-ATX)就很難回頭了... :p


電腦我越用是覺得越迷你越好, 之前ITX用不下去是因為要用好一點的CPU, PSU還是需要那麼大顆, 而越小的機箱散熱本來就越差, 熱源多會更難處理, APU非常適合組ITX小機器/HTPC來玩.

42章經 2011-07-19 04:32 PM

引用:
作者ben_chien
我是從標準ATX換成Full Tower(E-ATX)就很難回頭了... :p




我兩者皆是

越玩越小也越玩越大

家中當主資料庫的那台會越玩越大,塔型巨人機殼,硬碟越裝越多

但除此之外的其它的主機則會越來越小,迷你化,整合內建化,資料全部依賴區網...

foxtm 2011-07-19 05:11 PM

引用:
作者oScARSh
我的看法是, 硬體能力會一直成長
但軟體能力會受限於人力,財力,智能
硬體能力再強, 人不可能把每一個石頭,草皮,毛孔都做出來,
畢竟人腦能處理的事就那麼多, 軟體是人腦開發出來的
現實面是否定的,
只要是遊戲玩家應該都不會排斥,再打電動時可以達到電影阿凡達的聲光效果吧?
而實際上阿凡達是用如何的硬體辦到的呢
引用:
作者維基阿凡達條目
為了渲染《阿凡達》,維塔數碼動用了佔地10,000平方英呎的服務器群,其中有4,000台惠普服務器,共有35,000個處理器核心,運行Ubuntu Linux系統及使用集群管理軟體Grid Engine
所以3D繪圖方面,實務離軟體飽和還早得很,
目前的3D遊戲都還是有所折衷的,如同過往的2D遊戲一般。
十五年後我們看現在的3D遊戲,就如同現在我們回頭去看1995年的仙劍奇俠傳這種2D遊戲一樣。
引用:
作者oScARSh
假設10年後的APU效能是現在的10倍
這不代表10年後遊戲需要的運算能力是現在的10倍
嚴格說十年後的運算力是最多100倍,
如果摩爾定律沒垮台的話,每一年半電晶體規模成長2倍,
故2^(10/1.5) = 101.59倍的電晶體規模,運算力差的話也可以成長個50~60倍。

但,因為供電問題,APU這種玩意終究只能當低階顯示。
舉例來說,目前主流性能的CPU TDP大約都是65W 左右,
而平價型的主機板供電能力大概上至125W,意思就是APU GPU端能分配到的大概是 60W 左右,在往上的話就是現在Llano CPU端偏弱的下場。

而60W的耗電量其實也就是電晶體數目上,勉強打平不用插電的PCI-E獨顯(100美金低階顯卡價位),
但因為記憶體頻寬是跟CPU共用的,所以效能終究是矮了一截。
想要去挑戰單插電,電晶體可以堆到150W的中階顯卡(200美金)幾乎是不可能了。

沒辦法,誰叫GPU的效能跟電晶體堆的數目正相關。
電晶體堆的越多,吃電越凶悍。

當然我們可以去期望,未來將SIMD及VLIW之類的指令管線作結合,
一方面節省電晶體及耗電量,另外一方面可以即時分配資源達到最佳效能。
但很可惜的是,這方面的軟體開發能力,才是目前最弱的項目,
目前一般的軟體連同質多核心的同步運算都有問題了,
異質的SIMD或VLIW單元,要可以巧妙的跳過資料相依性問題,
善用所以資源進行計算,這大概真的要等十年了。

poo123 2011-07-19 05:17 PM

假如機殼外有個開關能切換內建顯示~Dual..吃電能隨切換改變.這就有搞頭了..

digictx 2011-07-19 05:25 PM

引用:
作者2012
電腦我越用是覺得越迷你越好, 之前ITX用不下去是因為要用好一點的CPU, PSU還是需要那麼大顆, 而越小的機箱散熱本來就越差, 熱源多會更難處理, APU非常適合組ITX小機器/HTPC來玩.


llano的A3850的TDP是100w啊...比i5還要高一些
塞進ITX似乎很勉強.....可能要等65w的版本才比較適合
小弟最近想裝ITX,結果想來想去目前還是1155的g620/g840比較合適
希望a3800這系列65w快點推出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