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nVidia 下一代"Kal-El" ARM處理器: 效能超過C2D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0414)
|
---|
在補上一個另令人玩味的業界新聞...
自從ARM architecture在mobile市場上幾乎是一統江湖後, intel也一直想跨入mobile市場(雖然產品都很爛... :laugh: )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1/02...ave-longest-us/ 另外在ARM based SoC上最大宗的GPU IP授權公司Imagination的PowerVR架構GPU仍是目前市占率最高的, 但ARM也推出自有GPU(Mali-T604)來擴大自己平台影響力(在Mali出生之前ARM也是有跟Imagination license的)... 但是Imagination此公司幕後最大的股東居然是intel :laugh: :laugh: :laugh: http://www.ctimes.com.tw/News/ShowN...102171809472831 |
引用:
Intel GMA 500, GMA 600 都是用 ImgTec 的SGX 535, 在低耗電的Atom 跟 CE系列都有用上, 持股的話也不意外. 跟 Apple 一樣 |
引用:
果然... 這程式實在有待加強, 多核分數就高, 一整個不公平 :jolin: Intel Xeon E5420 (IBM x3550) 2500 MHz GCC4.1.2 20080704 (Red Hat 4.1.2-44) CoreMark™/MHz CoreMark™ Parallel Execution 2.939 7348.03 - 11.651 29127.50 4:PThreads 23.689 59223.37 8:PThreads |
C2D已經是5年前的架構了,贏的很光彩嗎? :jolin:
怎麼不跟與Core2單核性能相當的AMD多核比,2010年度鉅作"真六核" 肥龍一出Kal-EL難追~ |
引用:
intel老早就跨進去了... 印象中2001年就有ARM架構的研發計畫,intel PX系列的處理器是拿IP回來貼自家MARK 還有設計相關的晶片,有迅馳的雛型,intel當時在這塊賣的是"服務" 只是早期的cpu時脈都不高,那時口袋PC 2003的Bug很多, 200MHz+16MB的RAM跑起來很吃力,但那個規格已經領先同業 2007年把手上的mobile事業賣掉(真是錯誤的決定),隔年出Atom掀起小筆電風潮 打著如意算盤想把X86推進消費3C市場...結果 :stupefy: |
引用:
Intel用xscale(其實就是arm)取代他的I2O 也做出一些東西,可是後來他就覺得把xscale停掉 全部用x86來做就好了 |
引用:
32nm的atom的die size印象是50mm^2左右 目前的手機處理器主流即使用45nm製程大概在4-5mm^2左右 atom用比較好的製程可是die還是整整大了十倍 atom的die size還得縮減蠻多的,才有可能塞進手機裡 |
引用:
Tegra 2 die size 49mm, 4-5mm 大概只有ARM single core 不含Cache 大小 |
引用:
原來Tegra2這麼大...那我對她的效能就...毫不驚訝了 4-5mm^2很可能是我還停留在arm9/arm11的年代 我的印象Cortex A8其實也沒有很大,所以NV確實做了很大的改變 |
引用:
SoC裡面不是只有包CPU, 現在都還會包3D Core, Video codec, Memory Controller 等, 體積不會只有4-5mm這種siz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