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首次展示量產版Fermi Tesla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4316)

Raziel 2010-02-01 06:23 AM

引用:
作者ProtoZohar
話說這片藍海真的有很多廠商願意過來游嗎 :confused:

目前看nVIDIA洋洋灑灑講個這麼多,但又感覺不到真的有很多單位打算要採用CUDA系統:ase.........

獨佔寡占的市場, 沒有廠商不想作, 有沒有能力吃下來而已.顯卡運算世界上也不過兩家廠商能玩.

但各自不同走向已帶來不同產品與不同結果. 除了消費者在兩塊市場(暫時)找不到強力制衡外,

兩家廠商都在主力領域裡賺錢. 以nvidia2010會計季季度財報可知, CUDA用戶全球已有

60,000餘個, Tesla的銷售數字也在成長. 這人數跟遊戲人口相比看起來可能仍少, 但是

那些研究機構可能一個就是一般消費者數十倍上百倍的購買力. 這還沒算到以遊戲卡兼作

運算卡的族群(GPU其實是相同的東西) 如果雲端推得起來, 運算卡的普及會更大.

畢竟已能影響到產品開發方向, 也已經是確實有市場的佐證.

Raziel 2010-02-01 07:00 AM

引用:
作者octapult
ATI的運算能力沒有那麼差 :ase

根據Beyond3D討論區某位網友提供的數據,在Milkyway@Home底下,改善過演算法之後的程式,ATI 5870跑起來其雙精度浮點運算能力有400 GFLOPS(理論峰值是544 GFLOPS)
相比之下NV的GTX 295的理論峰值也才149 GFLOPS,Tesla C1060才78 GFLOPS
NV一直到Fermi推出才在雙精度浮點運算方面有跟ATI一拼的實力

之前大家被ATI在Folding@Home的表現不好,加上NV推廣CUDA的強勢運作之下,一直有ATI的GPGPU運算能力比NV弱的印象
其實ATI的GPGPU運算能力方面是很強悍的,他弱的地方在軟體推廣部份

我也承認A卡的硬體單元運算力很豐沛, 但如同您指出的, 就是軟體難以駕馭. MilkyWay

依舊是我目前唯一有印象可"高效"釋放A卡運算力的非遊戲類軟體. 但是在CUDA相關應用上,

幾乎個個都能壓榨出近滿載的全速效能. 對於使用者, 相信他們並不是印象中A卡運算力弱,

而是把最關鍵的軟體交給了開源社群去作, 缺少廠商直接下第一線支援. 對開發者來說就

差很多.如果有一部引擎可以時速400km, 但是車子卻要車主自己打造, 這超跑也難有幾輛.

若有個廠商可以支援你工具/技師, 提供教育,分享經驗, 就算時速只有300km, 也夠車主

當路王, 那普及度自然會不同. nvidia始終知道在產品本身之外, 周邊環境的投注也很重要,

才能一起促成自身產品的成功, 我想這是有它用心的地方.

Arucueid 2010-02-01 07:56 AM

HPC領域穩定性比效能還重要,

砍到448 SP有幾點好處:

1. 提高良率/出貨

2. 降低功耗

3. 提高穩定性

畢竟這不是當掉了重開機就可以解決的

算算 F@H 就知道, 一個重量級 work 可能算一天, 如果算到一半當掉, 整個可能重來.


印象中, 自從 G80 以來就沒有規劃多餘的單元,
完整的直接當最高階出貨, 遮蔽一組的當成次一階卡, 以此類推

畢竟, 如果整組好好, 實在沒有必要去遮蔽一組來賣, 直接以滿規格出, 效能更好

ssfan 2010-02-01 10:34 AM

引用:
作者Arucueid
HPC領域穩定性比效能還重要,

砍到448 SP有幾點好處:

1. 提高良率/出貨

2. 降低功耗

3. 提高穩定性

畢竟這不是當掉了重開機就可以解決的

算算 F@H 就知道, 一個重量級 work 可能算一天, 如果算到一半當掉, 整個可能重來.


印象中, 自從 G80 以來就沒有規劃多餘的單元,
完整的直接當最高階出貨, 遮蔽一組的當成次一階卡, 以此類推

畢竟, 如果整組好好, 實在沒有必要去遮蔽一組來賣, 直接以滿規格出, 效能更好



恩,這次連ecc都導入,看來nv在hpc gpu這塊可以獨霸一段時間....
但是spec上448sp的地方被改為參考,可能想先讓geforce當白老鼠
試試512sp的良率和穩定性吧==

TrueAkuma 2010-02-01 02:40 PM

fermi 2感覺不可能這麼快......難道之前龜太久...然後一年噴兩種產品? XD

Arucueid 2010-02-01 03:00 PM

引用:
作者TrueAkuma
fermi 2感覺不可能這麼快......難道之前龜太久...然後一年噴兩種產品? XD


如果只是單純的微縮, 只要台積電的產能與良率夠, 理論上沒有問題

除非要調整架構, 但是一年內要調整, 應該也不可能, 直接微縮, 拉高時脈, 就可以再拼個一年

ssfan 2010-02-01 04:39 PM

引用:
作者TrueAkuma
fermi 2感覺不可能這麼快......難道之前龜太久...然後一年噴兩種產品? XD


既然還叫fermi就絕對不是新架構,一定就是改良品.
如同78gt->79gt這樣吧.
如果fermi的良率夠高我也懷疑nv會不會這麼快把改良版拿出來.
畢竟nv很會計算不讓新產品打舊產品....g200提早eol,別說降價了
不要漲價就好了xd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