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唉~~這是我多年以前想要做的點子(科大研發新技術 把冷卻水塔變不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2034)
|
|---|
德國綠建築利用地下全年幾乎恆溫的特性將空氣引入地下進行熱交換,這點子也很不錯,可以冬暖夏涼
|
印象中冷卻水塔的水要加硫酸防止藻類滋生.
地下水池不需要嗎? |
引用:
因為地下水池大概是在地下樓層(B2以下),與其說是小水池,更像是游泳池大小(水泥構造) 而且因為夏天會用冷卻機器冷卻,會冷到結冰(一個超大冰塊),然後這些冷氣輸送到各大樓的外層跟通道 冬天則是剛好相反 這個就像是以前古早時代沒有冰箱,會挖地洞把冰塊放進地洞,讓食物保存比較久 而冬天時候就把食物放進地洞,上面加上稻草防止凍傷 不是讓水流通道各管道,而是利用水池的"水氣"流通,所以耗費能源小很多,也不用持續冷卻或是加溫(冰塊跟熱水冒出的水氣可是可以持續很久的,當然體積要大啦) |
引用:
我本來正打算要寫,有人比我快一步了 :laugh: |
引用:
其實做法有很多可以延長您所擔心的離子析出問題, 不然怎麼很多設備 都是在高酸高鹼環境使用的, 聽教授講彰化有一間賣磚塊的(陶瓷燒製) 他有所謂的秘密武器<導熱磚>教授冬天摸那磚塊居然比摸到不鏽鋼還冷 意思是磚塊的導熱速度比不鏽鋼還高 我猜磚塊的離子攜出應該不高而且危害應該也不大吧, 雖然這個跟磚塊的成分有關 但是我想表達的是材料不會是很大的問題才是 |
引用:
看運氣吧, 搞不好我家的地下水只有一個馬桶容量大小而已 XD!! 速度的話當然有其解決辦法, 只是方法太多, 以目前他們在用的就是用抽水 而不是使用熱導管的方式, 當然我也不是在說熱導管有多好 而是方法太多了 |
可是這個概念我之前就有在 discovery 看德國的建築物用過,
而且好像是火車站還是其他(反正是大型建築物), 作法也是利用地底下約 20 公尺的地方溫度比較穩定的條件, 冬天地底下20公尺的溫度比外面高,而夏天相反, 所以該建築物,在地底下開挖了很多的通道, 這些通道用來當成空調設備的進氣孔, 所以冬天時冷空氣從外面經由地底下 20 公尺的進氣通道進入空調設備, 因為進氣通道的溫度比外面高所以冷空氣會加熱後在進入空調設備,會比較省能源, 反過來夏天也一樣。 |
引用:
嗯..而且抽地下水來玩熱交換... 雖板式比較好洗拉,但是就看看一年要洗幾次!! 管線馬達看能撐多久!! (總覺得不少學校教授,好像還蠻喜歡把工廠用很久的東西拿出來當新玩具!) 引用:
對這種概念有興趣的人... 可以深入的查查看自來水博物館的資料!! 你會發現.....不需要舉國外的例子!! 順道一提水博館1904年蓋的!! :D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