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中國大陸國家超級電腦天河一號用上2560張ATI HD4870X2+Xeon E5540 / E5450 各 3072 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4162)
|
---|
引用:
我意思是,這些軟體,driver 很大機會是自己寫出來而不是用n家a家x家. “天河一號”的硬件系統包括計算陣列、加速陣列、服務陣列,以及互連通信子系統、I/O存儲子系統和監控診斷子系統等。 ·計算陣列:2560個計算結點,每個計算結點集成2個Intel CPU,配32GB內存。 ·加速陣列:2560個加速結點,每個加速結點含2個AMD GPU、 2GB顯存。 ·服務陣列:512個服務結點,每個服務結點含2個Intel EP CPU、32GB內存。 ·互連通信子系統:采用兩級Infiniband QDR互,單個通信鏈路的通信帶寬為40Gbps、延遲1.2μs。 ·I/O存儲子系統:采用全局分布共享並行I/O系統結構,磁盤總容量1PB。 ·監控:采用分布式集中管理結構,實現全系統的實時安全監測、系統控制和調試診斷等功能。 “天河一號”的軟件系統包括操作系統、編譯系統、資源管理系統和並行程序開發環境等四部分組成。 ·操作系統:操作系統采用64位Linux,面向高性能並行計算、支持能耗管理、虛擬化和安全隔離等進行了針對性設計。 ·編譯系統:支持C、C++、Fortran77/90/95、Java語言,支持OpenMP、MPI並行編程,提供異構協同編程框架,高效發揮CPU和GPU的協同計算能力。 ·資源管理:提供全系統資源統一視圖,實現多策略資源分配與作業調度,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系統吞吐率並行程序開發環境並行程序開發環境提供一體化圖形用戶界面,支持應用程序的調試和性能分析。 ![]() |
還是有疑問
既然ATI的GPGPU運算能力強過NV 難道AMD不知道這一點? 我想AMD知道 但是,軟體方面,連AMD自己都還沒能搞定,讓它的GPGPU(搭配OpenCL)發揮效力出來 難道讓其他第三方來做會做得更好?? 當然,我相信一個開放的標準,會慢慢發揮出來,如前面Raziel兄說的倒吃甘蔗 評估一的"未來可能會發揮出效能的硬體" 是不是"把握現在"更好一些.... 當然啦 也不能說沒好處,把雞蛋放在OpenCL的開放平台上 或許在開發上比較不會被NV在未來給綁死 不過...前面也有網友提到, 大型工作站似乎不適合採用消費等級的卡 因為穩定為第一訴求,效能應排第二 要也該採用FirePro或FireStream等級的產品 這些產品的效能與最新最炫的顯示卡或許差上20% 但設計上本來就保守,穩定為主要訴求 |
引用:
中共重點不是賣錢, 是自己能算導彈,算氣象,算一些研究類的東西就很有價值了! 別只想到要賣錢! :jolin: |
引用:
那些4870X2 是特規來的,跟市售的都有一定分別. |
引用:
這就難說啦 誰也不知道分別在哪裡 就算是特規,也未必比較好 WHY? 目前FirePro等專業等級的卡,專業用戶也不是買不起...(這是賺大錢的工具,幾千美金也算小事) 為什麼就是不出x2的產品?? 已經現有的工作站級產品,也經得起使用者與市場考驗 搞"特規"會比較好還是比較差,沒跑個幾年,誰也不敢打包票 |
引用:
其實從軟體開發角度來看,CUDA的程式如果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撰寫和維護,再加上不管是學術或是實際應用領域NV都有派人去支援/常常開研討會/或是有問必答的情況之下,CUDA會比較受歡迎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否真的是這樣,小弟也不清楚,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有雷同純屬巧合:D ) 至於蛋白質運算,ATI的演算法因為某種原因,有些運算需要做兩次,而這些會影響PPD成績 而且目前的Core似乎是針對2K系列設計的。 其實只要注意一下,可以發覺ATI的PPD似乎R600-R800的高階單晶片顯示卡成績都沒太大差別(只有GPU時脈帶來的差別...) 遊戲方面,情況也類似CUDA吧... 只能說,ATI的軟體方面真的需要很大的加強 :p |
引用:
搞不好就是價錢太便宜,天河一號6億人民幣而己.但卻在Top 5榜內. 另外RV770 的雙精度運算性能已經好厲害 是GT200 數倍效能 . 搞不好是用RV770 主因? |
引用:
http://www.realworldtech.com/page.c...90909050230&p=2 真正的高手叫atom 兼顧理論和實際效能 軟體開發和系統建構便利 唯一缺點就是成本比gt200b貴了點 而rv770是理論效能和成本雙料冠軍 實際上不見得會贏gt200b 打平的機會較高 但是很便宜就是真的 |
引用:
事實上atom的效能怎樣大家都很清楚,雙精度效能/功耗 or 晶片面積並不能代表什麼 就好比說顯示卡裡,只要功耗夠低,就算是低階卡一樣可以把排名衝很前面 http://www.techpowerup.com/reviews/..._GT_220/31.html 就像這裡GT220的效能/功耗比跟58x0差不多,但這一點意義都沒有 :laugh: |
引用:
每瓦效能代表真正的效能 每公厘效能代表建構成本 這對HPC是很重要的指標 因為沒有超級電腦是用幾十顆CPU 基本上都是上萬顆在算 同樣效能的晶片差個1瓦 就是差個幾千瓦 你要幫他們付電費嗎 GT220在每瓦效能上不輸HD5870 但是在成本上呢? 一個100MM2 一個300MM2 假設要6顆GT220才追得上5870 你總成本就是對方2倍 這些指標會不重要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