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聯力 LIAN-LI 發售 PC-888 藍色帆船機殼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33794)
|
---|
我覺得......好醜啊 :jolin:
價錢買TT Spedo+CM COSMOS都還有剩 實用性也高了許多 |
引用:
哈哈,有同感,但也是個怪殼, 和之前蝸牛一樣~~ 來源 http://www.overclock.net/computer-c...8-not-your.html ![]() ![]() ![]() ![]() 個人觀點: 兼具時尚與質感,雖有類仿, 仍給設計者拍拍手, 不曉得是自行設計亦或委外? 如送德國IF, 是百分百可以拿獎的作品~~ 前面板區間以階梯漸隱設計, 曲線平衡而協調, 融合建築美學, 是個人最喜歡的部分, 下盤穩重,流露質感, 但底盤缺乏驚喜, 個人認為尤可進者, 其一, 頂端設計尚缺完美,曲線轉角太硬, 因底盤已採對稱型, 頂端或宜採非對稱平衡型並搭以曲線開曲孔, 柔化轉角,讓從底至頂一氣呵成, power鍵和曲孔對立, 以平衡視覺觀感 其二, 透側封邊或宜內隱, 符合質感四要素”理、曲、簡、衡”之簡 其三, 各類接孔應妥善處理, 原設計過於彰顯, 既然機殼是以”型”為訴求, 不妨把便利性與功能性列序於後, 或做隱蔽式處理, 畢竟這種紀念機殼定位特殊 內部缺點雖多,但這是定位與取捨問題, 不是它存在的目的~~ |
無論外觀與機能實用性 實在看不出有市場可言 :jolin:
|
硬碟光碟都上置~看哪位置蠻遠的~SATA線有哪麼長嗎?看來又要額外購入
![]() 風切殺手 :stupefy: 前面版一堆洞~風切 ![]() 前進跟後抽中間夾硬碟~風切 ![]() |
引用:
我剛好跟你持相反意見 if,是拿不到獎的 不敢說百分百拿不到, 百分之九十九吧 如果你是學工業設計的 那真的很抱歉, 建議你轉科系吧 |
引用:
不能送德國 要送杜拜:D 說不定還會被帆船飯店大量購買:p |
引用:
不曉得A兄對工業設計”美型”之詮釋為何,願聽卓見! 底下是benq不久前獲if的產品, benq大膽採用非平衡基架(因設計上佈了局,視覺上是平衡的), 獲獎實至名歸, 但心中仍有部分存疑,也希望聽聽大家的高見! http://www.ifdesign.de/beitragsdeta...eitrag_id=42425 ![]() 個人沒修過什麼美學, 因為美的東西不是用”學”的,而是用”感”的, 對花俏的東西不值一哂,倒對”質感”情有獨鍾, 提出質感四要素”理、曲、簡、衡”, 紋理、曲線、簡單、平衡, 所謂曲高者和寡,但聯力此殼還未到此境界, 台灣工業設計雖不乏佼佼者, 但於3C設計產業卻缺乏創力, 排除品質而專以”型”論, 韓國比台灣好上一截, 非對台灣3C設計產業缺乏尊敬, 但此領域缺乏人才卻是不爭事實, 泰半人以為非工業設計領域即非型之專家, 導致台灣與此踏步多年,觀念上頗受箝制 根據個人近幾年對獲德國if獎的觀察, 不用太過高量if,放低自我眼光, if裡面有不少此領域的專家是不用懷疑的, 但受限於”曲高和寡”的前提, 我發覺if不得不做一些妥協, 放低身段以作其它考量及迎合世俗口味, 此舉無可厚非,但卻也讓我對他們少了一些尊敬, 大抵上,個人看到”型”設計不錯的產品, 都會上if看是否得獎,十之八九總是如此, 基本上眼界是持平的, if被稱為產品設計界的奧斯卡, 自然有它值得參酌之處, 其得獎產品之性質、趨向也可捉摸, 如果對if組織與獲獎產品有興趣, 以下網址可供參考 http://www.ifdesign.de/ 公司獲獎排名(inhouse為自家設計,排名上個人以為是有盲點的) http://www.ifdesign.de/ranking_tabellen_e 個人以為, 勿以修過專業科系者為專家, 當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 加上一點自信,你又何嘗不是專家? 就好比組裝電腦, 你有受過專門的組裝訓練課程嗎? 雖然沒有,但大家還不是叫你專家, 請你提供意見,請你東拆西裝, 因專家迷思而畫地自限者所在多有~~ |
引用:
卓見不敢,但美學這種東西完全無法量化 所以一般我們用sense 而且Design, it's all in the detail. 線條的彈性,型的交界,線的消失,比例的平衡,律動而不毛燥,簡潔而不無聊..... 沒有定律,但可整理出規則 同一規則在不同地方,效果完全不同 完全不按規則的鬼才照樣可以創造他自己的規則 就像寫詩,李白完全不按絕律規則,卻仍創出千古傳頌 就以benq以上產品 1.不對稱的平衡(相對於市場大部分的產品,這是主設計特點...主設計特點是一定要的) 2.清晰interface,(這是型,也是功能)完全不用看說明書, 但就正面這張照片你已經幾乎清楚他的操作與功能 3.測試,確認人機介面正如它造型或ICON上所清晰顯現,而不會讓一般人誤認 4.顏色,螢幕的功能面與操作面以兩種顏色區分(造型上也有層次區分) .....越下面越簽扯到型...就越難讓說明了 5.顯條簡潔,清晰,無多餘不必要線條 6.螢幕周線至操作介面,線條封閉而完整,無忽然中斷的線 (斷線,有吸引注意能力,但同時容易破壞型的完整) 7.背部看不見,但是以細節來說,我能猜到背部型的完整度,會與不對稱型呼應 8.比例適中,框線不過粗,對優雅加分,底座型也一樣輕巧... 底部雖略有稍弱,但整體上還算平衡,不致於產生型的頭重腳輕 轉角弧度也適中 9.產品表面處理....所沒直接接觸,但是要通過IF,這點至少要中上品質 10.底部我沒看到,但是,底是產品與面的接觸...雖不算特點, 但在此它倒是排除了環型接觸,而點接觸與底部的的線條處理,也看出小有用心 沒什麼曲高合寡問題 聯力的哪個塔,線條就只一個"亂"可形容 比例就只一個"糟"字能體會 更不用說型的完整度 或人機介面的區分 設計特點,單一個"抄"字,就得被踢除了 更何況抄不出特色,只剩一個"糙"字 顏色輕浮..... 除了材料與表面處理,我實在看不任何讓我誇獎的地方 至於if.... 十多年的工業設計經驗 從手頭上有if 1990~2003年鑑 待過德國五年,(當年會考慮去德國也是因為喜歡德國理性風格) 參加過德國國內與國際競賽,拿過銀獎上過design report 作品被德勒斯敦博物館借展3年 不敢說專家,但應該還不至於看走眼 連完全不可能的產品都看不出來 |
IF產品很少驚艷之作,理性的特色,細節都處理得很好
interface絕對是一個重點 太有特色的產品,市場接受度問題,反而難受IF青睞 但不是聯力這種"驚與艷"的產品 美學這種東西,不是科學, 設計則是在美學與科學之間的橋 就算讀破萬卷,有人可能還是沒有美學sense 美學是''多看,多做,多試驗,多思考,多生活體驗...'' (看在這裡是''實際的作品,而不是''理論的書'') 就像天生五音不全的人, 後天再如何訓練,能進步會很有限 但如果先天還不算太差 後天訓練則還是能進入"專業" 但天份,真的懸殊就很大 想起n年前大學時期,雖然同是學設計的 班上真的讓我服氣的不過就一兩個 還有不少人是剛好相反 讓我覺得,是用嘴作設計, 不是這些人不聰明 而是我認為那些人士屬於設計先天五音不全者 |
外觀這東西可真是見仁見智
這台帆船機殼長得實在是....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